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夏天到了,很多人都喜歡游泳。蛙泳作為最容易上手的泳姿,通常是新手的第一選擇。但是世界紀錄中蛙泳是沒有自由泳快的,男子50米蛙泳的世界紀錄是26秒67,而50米自由泳的世界紀錄是20秒91。最有效的往往不是最容易上手的。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同樣,對於溝通來說也是一樣的,我們生來就會的溝通方式,也並不是最有效的。作者芭芭拉•派崔特在《正向溝通——非暴力人際溝通技巧》這本書中就介紹了能幫助人提高溝通技巧的“萬能模式”。這種被稱為“WAC模式”的溝通技巧,是芭芭拉在綜合20餘年溝通經驗和大量案例基礎上提出的。芭芭拉•派崔特是一名商務溝通培訓師,尤其擅長人際溝通、禮儀訓練領域。多次受邀為世界500強企業開設溝通技巧培訓班。

小時候我們和朋友發生矛盾,結果通常有兩種:打一架和幾天不說話。但是很多人在成年了之後,仍然在用這種解決衝突,只不過打一架變成了變成了大吵大鬧,而互不理睬變成了迴避。小時候有矛盾可能幾個小時後就能和好,但長大後的衝突會讓關係直接破裂。很多朋友就是這樣因為一件小事最終形同陌路的。迴避並不是一種比暴力更高明的手段。那麼為什麼說WAC模式是正向溝通呢?WAC代表著用積極的態度去解決問題,不僅是你說了什麼,更關鍵的在於你在用怎樣的態度。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中國人喜歡給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籤。它表達著我們的渴望,也符合了我們的期待。當你嘗試去溝通,對方才有機會回應你。

接下來我們簡單介紹一下WAC模式呢。

W是單詞what的縮寫,代表著你遇到的問題

A是單詞ask的縮寫,代表著你希望對方有怎樣的行為

C是單詞check-in的縮寫,代表著你希望得到對方的反饋

W意味著讓你反感的因素,你需要明確問題的實質,什麼導致了你需要和對方溝通。不要概括,直接說出讓你不快的行為和情況。也不要帶有主觀想法,你描述的是問題而不是你的感受。

A代表著你的要求,你的要求需要恰當並且具體,無理的要求只會讓你們的關係更加惡化。尤其在你沒有想好要求是不要溝通,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有明確目的的溝通才會起作用。

C表明了你希望對方作出回應,溝通都是雙方的,類似“英語聽力”一樣的單方面溝通總是難以解決問題。所以C應該是“明白了嗎”、“這件事我們都清楚了嗎”這種疑問句。

舉個例子,對於總喜歡背後說閒話的同事,你的WAC措辭可以是這樣的:“我已經瞭解到了你對我的不滿。如果你對我有任何意見,我希望你能當面和我溝通。你明白了嗎?”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這就是一個完整的WAC,它包含了問題、解決方式和希望得到的反饋。

是不是隻要掌握了WAC模式,一切溝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呢?不是的,溝通不僅僅是語言。

有一些語言之外的東西,會讓對方曲解你的意思。同意某個提議時,卻在不自覺地皺眉頭;想要的要職位卻在面試中穿拖鞋。當你的非語言表達和語言不一致時,對方就很難明白你的本意。這些非語言包括但不僅限於:眼神、姿勢、手勢、著裝、聲音。

朋友越來越少,其實是你用錯了方式

要知道自由泳並非適合所有人,有的人就是喜歡蛙泳,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永遠無法知道哪種溝通方式對這個人更有效。但是掌握正向溝通,給了你一種在暴力和迴避之外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