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南相:孤掌难鸣

北人南相:孤掌难鸣

有只刚出生不久的蚊子问妈妈:“妈妈,哪里危险啊?”妈妈说:“领导开会讲话的会场里。”“为啥?”“那里掌声多,会把你拍死的。”

会场里掌声是多。会议成功不成功在很大成份上是看会议气氛好不好,气氛好不好就看掌声多不多。浩瀚大海里有浪花,这大海就有力量有威势,否则就是个死海。

为了防止出现死海,要时不时地去生造鼓掌的气氛。如同文艺晚会上“我想死你们了”、“大家好吗”、“要不要再来一首”……这个时候就是要掌声,这就叫造气氛。造的气氛如何,就看秘书写材料的水平了:“表示衷心的感谢”,鼓;“表示热烈的欢迎”,也鼓;“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必须鼓。当然领导的一张嘴也很关键:领导讲话时,放慢速度并加重语气,鼓;特别是再抬起头来往下一看,得鼓;特别特别的就是身子站起来又点头,下面必须鼓,这是规矩。

还有一个规矩就是鼓掌的时间及时间的长短,啥时鼓啥时不鼓;鼓5秒还是鼓10秒;响声20分贝还是30分贝,都有说头。

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凡是参会人员都有一定级别,或大或小。级别有了参会次数就多,参会多了鼓掌次数就多,鼓掌多了就成了习惯,成了习惯就成了自然。有的还能自然到炉火纯青、修炼成佛的地步。

他就修炼到了这个程度。只要领导吐字慢了语气重了声调高了,你鼓就行,保准没错。

北人南相:孤掌难鸣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会议。领导正在激情澎湃地念着:“在……的坚强领导下,在……的正确指导下……”他干秘书出身,写过材料,下面该讲什么,他能寻思出来。他知道,这是刚开始念,离结束还早着呢。

既然还早,那就想点会议之外的事情吧。他开会开小差是多年治不好的顽疾,他的思绪经常“坐椅日行几万里”地去周游世界。

这次“去”了美国。他低头沉思,目光下垂,想到了地球反面,思绪也随着地球转到了美国国土:特朗普蓄意挑起上千亿美元的号称“可以让美国再次强大”的对华贸易战能得逞吗?他真的怀疑今年是否是特朗普的本命年,难道总统是属狗的?实在是低看了这头已经睡醒的东方雄狮。中国要“说到做到”、“奉陪到底”、“笑到最后”……

突然,他迷迷糊糊地听到会议的主席台上加重了语气,长音拉了起来,声音也洪亮了起来。

到时候了。

他立即用他的左手掌迅猛地连续地狠狠地去击打他的右手掌---他左撇子习惯先抬左手---两个掌心刚一接触,就发出了很突然很清脆的响声。

他抬头一看,其他人齐刷刷地回过头侧过头伸着头看着他。怎么就他自己在鼓?

坏了,但为时已晚。

一场电视电话会议在他的“孤掌难鸣”中胜利闭幕。

北人南相:孤掌难鸣

作者简介:北人南相,东营市垦利区人,现供职于政府机关,闲暇时写点小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