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大特务唐纵中将的最终结局怎样?

芳绯文学

唐纵与戴笠同是黄埔军校第六期,天子门生,后来共同创办了军统,身居高位,命运却大为不同。

同时,唐纵长期服务于蒋介石的侍从室,主管军事情报前后有8年,属于心腹中的心腹,人赢中的人赢。政坛的常青树,派系斗争中的不倒翁。

唐纵中将在军统内部位于三号人物,特务系统的大佬,处在戴笠、郑介民之后,素有军统“儒将”、“智多星”之称,是戴笠最初搞得军统特务十人组成员之一。他办事踏实,参赞中枢决策,夙夜在公,很受蒋介石器重,抗战期间伴蒋八年,出谋划策,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后,军统客观上被分为了郑介民的广东派、唐纵的湖南派以及毛人凤的浙江派,同年唐纵被任命为内政部政务次长兼任警察署署长。

然而,身受派系斗争之苦的唐纵,为人过于谨慎,两面都不想得罪,戴笠飞机失事后,大雨下暴尸三日,唐纵都丝毫没有难过,显得过于薄情,不如沈醉那么豪气干云。 他追随戴笠,也支持戴笠一些政策,戴笠主张一心一意为工作服务,不建议有家室,据《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中记载,他说,

雨农不主张部下结婚,也不主张孝亲,未免太偏,而且失之情理,因此引起部下不少反感。不少女军统为此苦恼不已,常醉酒哭泣。包括一些大特务想结婚都不敢提出申请。
但是在人多为家室奴役的条件下,这个见解是有相当理由的。

抗战胜利后,唐纵主持警政,倡导警察建设现代化与科学化,同时也为蒋介石打内战服务,在处理与保密局的关系时,认为警署只能公开维持社会治安,而特务工作只能由保密局来干,为人拘谨,交往人际屡遇挫折。但正是这样获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工作狂的精神,忠诚的品质,得以受宠多年。1949年,蒋介石败局已定,唐纵已预感到大势已去,心情十分郁闷,但是有感于蒋介石的提携之恩,兵败后继续追随蒋介石赴台湾,到台湾后重建特务系统。

不像毛人凤被挤兑,唐纵还被任命为政治行动委员会的召集人,除此之外,唐纵还热衷教育事业,晚年热社会事业,积极推动中医研究,1981年因患肺疾在台北逝世,终年77岁。唐纵生活自律,内心世界丰富,且语言多精简,留下了很多日记和著述,对于我们了解国民党,了解神秘的军统,了解派系斗争,是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但是,唐纵服务于黑暗的国民党,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需要批判。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历史传讯社

爱看国产谍战的朋友,军统的戴笠、郑介民、唐纵、毛人凤这几个人物抽空要了解一下,有利于啃剧。

在这四人当中,戴老板知名度最高,毛人凤听其名号的时候也不少,郑介民也时有提及,唯独唐纵露脸的次数不多。

比起戴老板的枭雄气概,毛人凤的小人嘴脸,郑介民的老练油腻,唐纵更像个谨小慎微的知识精英,一副白瘦面容,架一金框眼镜,说话声细,举止斯文,既不像军人,更不像传统印象中的大特务。

但一个领域往往最不像的那个人其实才是有名堂的角色,唐纵就是这样有名堂的角色。

先从结局来说吧,军统的前三位戴笠、毛人凤、郑介民几乎都是暴毙而亡,戴笠是飞机撞山而死,毛人凤是重病恐吓二合一暴亡,郑介民是吃老蒋凉西瓜蹊跷速死,只有唐纵是善终,1981年在台湾过世,76岁。

唐纵是黄埔六期生,据说还是学生兵的时候,此人行事就极其缜密,有心机。在黄埔,他很会抓机会给老蒋写小报告,凡教官讲课时有问题或说了对老蒋不满的话,他都会随时向老蒋反映,同学的言行就更不用说了。厉害的是,他搞告密小动作,几乎从未被人发现过。

因为很会迎合老蒋,又有事事唯命是从的姿态,所以他很早就颇得老蒋的信任。

从黄埔毕业后,唐纵就在老蒋身边工作,以侍从秘书的名义帮老蒋做情报工作。1932年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时,老蒋不放心把这个特务机关完全交给戴笠,除了指派郑介民当副处长外,老蒋的另一监督眼线就是唐纵。桌面上,他是帮戴笠主管内务的书记,桌面下,他是老蒋监督制衡戴笠的棋子。

在特务处,唐纵这个人有几个鲜明特点,胆小惜命、行事缜密、口风甚严、会以柔克刚、懂逢源善迎合——

此外,就是有脑子,像个精英专才。

因为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套路,唐纵在特务处虽无霸道实权,但却颇得戴笠的欣赏与看重。

这是唐纵高明的地方,戴笠明明知道他本质上是个眼线,但却并不讨厌他,排挤他,相反在某些方面很倚重。

1933年下半年,唐纵遇到了麻烦。

因戴笠去河南办事,由唐代理特务处工作,结果就代理出了一个大麻烦,抓反蒋分子的时候因误会把汪精卫的人给抓了。

汪精卫一施压,老蒋为了敷衍汪,于是就拿掉了唐纵特务处书记一职,改任驻德使馆副武官。

其实这是老蒋变相的保护和栽培。

在担任驻德副武官期间,唐纵很是为自己镀了层金。回国后,他成了精通德国法西斯特务统治办法的方面专家。本来,回国后的唐纵是不想再干特务的,但戴笠却执意留他。许多特务回忆说,在戴笠的“三顾茅庐”下,唐纵最终留在了特务处,但他原先书记一职前就此加上了一个“长”字。

期间,这位号称军统智多星的特务专家为戴笠在特务的系统作业、科学作业上帮了不少忙,属于两人亲密合作的阶段。(在谍战剧中如果看到军统使用当时的高精尖设备,多半是唐纵的功劳。)

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蒋有意扩大特务组织,于是军统局正式成立,戴笠成了实际掌门人。这时候,老蒋觉得身边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来替他主管各方面的情报,因为有戴笠的推荐外加老蒋本来就信任唐纵,于是唐纵被调为侍从室参谋,主管情报业务。

国府迁至重庆后,老蒋将侍从室的组织和权力予以扩大,借此契机,唐纵便被提升为侍从室第一处第六小组少将组长,依旧主管情报业务。

自1938年调任侍从室,严格意义上唐纵和军统就已无关系了,但戴笠却始终密切地拉拢着他。

巧妙地给唐纵送钱送物,这样的事,军统局本部总务处长沈醉每月都得来上那么几回。

但高升(实质上)之后的唐纵似乎在并不太买戴笠的账,两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似乎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戴笠觉得两人是死党,唐纵却觉得他只是老蒋的人,对戴笠当初的推荐之情,他似乎有些忘恩负义。

总之,唐纵有些阴谋家的味道。

1943年,戴笠兼任中美合作所主任后,老蒋为了搞平衡,防止戴笠做大,又手令派唐纵兼任了军统局的帮办。

掣肘的意味很重。

所谓军统的派系,从此就很明显了。戴笠的江山帮自不必说,郑介民的广东帮,唐纵的湖南帮同样不容小觑。

在这段时间,因为戴笠的存在,唐纵一方面很懂务虚之道,不与戴笠争锋,另一方面他时刻不忘向老蒋、小蒋以及如陈诚等实权人物靠拢。

当然,有机会向戴笠捅刀子,他也不会手软。戴笠和陈诚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双方都想扳倒对方,1944年戴笠利用第六战区一帮年轻参谋暗自发起的“清军侧”事件狠狠地摆了陈诚一刀,并因此让陈诚丢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的职务。

但老蒋身边的第一实权红人岂是戴笠能彻底扳倒的,待陈诚复出后,针对戴笠的反击开始了,这其中就有唐纵的影子。

从某种意义上,戴笠机毁人亡不说,军统局后来的缩编,戴老板的家业被消减,这其中就有唐纵的一份功劳。

说白了,一方面他要继续迎合老蒋,另一方面他要借机争权。

正因为如此,戴笠一死,军统内部的权争就开始了,毛人凤继戴笠之后代表浙江帮,郑介民代表广东帮,唐纵代表湖南帮。

起初,唐纵是想把保密局局长一职拿到手的,但三方在激烈权斗后,老蒋最终先选了郑介民,进而又让毛人凤取代了郑介民。

而对唐纵呢,老蒋也没凉着,最后将警察总署的位子给了他。

争来争去,最后都是老蒋辛辣权术的棋子罢了。

不过不得不说,唐纵后来的命运挺好。国民党败逃,警察总署署长的大权泡汤后,到台湾,他无形中倒也避开了保密局这个是非地,和蒋经国的关系又挺好,所以他后来当了多年的国民党中央党部代理书记长,算是又回到了高端大秘、参谋顾问的位置上。

因此,他得了个善终的结局。


黑句本

说起军统,大家可能第一个跳出来的人就是戴笠。确实,戴笠和军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但是军统内部并不那么简单,也不是戴笠只手遮天。

军统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势力最强的三个派系分别是浙江派,湖南派和广东派。而这三个派系的头脑人物分别是戴笠、唐纵、郑介民,因此这三个人也被称为军统三巨头。

因为戴笠是军统的主要负责人,所以在军统里面,浙江派明显要压过湖南派和广东派的。抛开郑介民不说,只说湖南派首脑唐纵。虽然说戴笠在军统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对于唐纵,戴笠并不敢惹,因为唐纵有一个戴笠所没有的身份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

委员长侍从室,说白了就是蒋介石的私人秘书团队,是蒋介石心腹中的心腹。蒋介石将唐纵安在军统,意图非常明显,就是用来监视戴笠的。

唐纵其人,祖籍湖南,黄埔六期生。如果单从表面上看,唐纵这个人倒是有几分知识分子的形象,带着眼镜,看起来还挺儒雅。但实际上,唐纵是个工于心计,非常严谨人,否则也不可能在蒋介石身边这么久。



戴笠死后,毛人凤成为军统中浙江派的首领,唐纵在与毛人凤的斗争中落败,没能称为军统的领导人。

但是对于自己衷心的老部下,蒋介石并没有忘记他,让唐纵担任内政部次长兼警察总署署长,主持全国警政,并负责掌握全国保安部队。虽然脱离了军统,但权势依旧。去了台湾之后,唐纵依旧受到重任,但任“内政部政务次长”等要职。


反观军统中江浙派的前后两任首领,戴笠在1946年坠机去世,毛人凤则在台湾被蒋氏父子逐渐架空,最终死于癌症。而唐纵则是依旧高官厚禄,于1981年在台北病逝,终年76岁,也算是得以安度晚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最终唐纵还是笑到了最后!


小镇月明

唐纵是军统的老牌特工。他和戴笠一样,都是黄埔军校六期生。1929年5月,唐纵从黄埔军校毕业,分配军队工作。唐纵斯文沉敛、文质彬彬,细皮嫩肉地像个白面书生,不适应军队舞枪弄棒的火热生活。于是他离开了部队,来到南京投奔左曙平和陈奠南,此时左陈二人任职国民党中央党部,于是他们一起创办了《文化日报》。唐纵学识过人,文笔极佳,成为《文化日报》的主笔。


唐纵进入情报系统的领路人还是戴笠。在唐纵编辑《文化日报》期间,戴笠已是军委会调查通讯组二科的负责人。独具慧眼的戴笠认为气质儒雅、有学者风范的唐纵是个特工好苗子。戴笠此时也在极力拉拢人才,培植个人势力。于是戴笠、周伟龙、唐纵等人组成“十人团”,总部位于鸡鹅巷53号。不久唐纵等人把《文化日报》改为《建业日报》。

1932年,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戴笠、郑介民分别任处长、副处长,年仅27岁的唐纵出任复兴总社副书记。唐纵沉稳内敛、谨言慎行,行事低调圆滑,很受戴笠赏识,戴笠对他刻意栽培。

1935年,汪精卫的改组派人士被唐纵误捕,唐纵因此作为驻德副武官被派驻海外。这其实是蒋介石以外交官的身份为外表,派驻唐纵赴德学习德国的警务、特务系统。1937年底唐纵归国,出任特务处书记长。


1937年底,戴笠听闻蒋介石要为自己配备一名情报参谋,戴笠想这个美差必须要由军统抢占,不能让陈立夫的人抢去。于是,他向蒋介石推荐了唐纵。蒋介石对唐纵也很满意。1938年,唐纵出任侍从室二组上校参谋,后任六组少将组长,主管情报。

戴笠推荐唐纵出任侍从室,本想在与中统的争功中占得先机,而唐纵在工作中“客观中立”,唯蒋的旨意马首是瞻,做事滴水不漏,令戴笠大失所望,但戴笠对他还是极力拉拢。


唐纵在侍从室主管情报长达8年之久,深为蒋介石信任。为了限制戴笠权力,蒋介石派心腹唐纵出任军统帮办,制约戴笠。而精明的戴笠倚重他的江山帮毛人凤,唐纵实际被架空。

戴笠坠机后,郑介民联合毛人凤在军统局长之争中胜出,唐纵被挤掉。

1946年,唐纵被任命为内政部次长,不久出任警察总署署长。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唐纵依然受宠,从事情报工作。历任总裁办公室资料组组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等职。1981年唐纵去世。

唐纵一生身居要位,处事缜密谨慎。在私生活方面也非常自律,绝不授人以柄,所以深受两蒋信任,常胜不倒。



岁月是一条河流

唐纵是蒋介石的亲信,是总统先生派到军统监视戴笠的秘密大特务。军统改编成保密局后,唐纵脱离军统,成为全国警察总署长,逃亡台湾后担任多种要职,1981年病死于台湾!

唐纵是黄埔六期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国民党军队效力,先后任戴笠的情报处主任秘书,委员长侍从第六组组长,长期主持国民党内的情报工作。在斗倒戴笠、改编军统等工作中出了大大的力气,是蒋介石的忠实追随者!



唐纵一生都从事军警情报工作,在军统有“智多星”称号,为人机智谨慎,工于心计,善于政治斗争,是一个真正的人精。能在蒋介石、戴笠、毛人凤等人精手中活下来还做了不少事,充分说明了唐纵的才干与心智俱佳。唐纵对于抗日战争还是出了不少力,在情报工作上做的很出色。


大秦铁鹰剑士

谢谢邀请。相比军统头子戴笠的飞机失事,毛人凤的郁郁而终,唐纵的病逝显然是一个最好的结局。

军统三巨头戴笠,唐纵,毛人凤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作为黄埔6期毕业的学员他不仅有着黄埔人优秀的军事才华还有着出色的文笔。唐纵可以说是一个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角色。他也因此深得蒋氏父子喜欢。工于心计的他,很会讨蒋介石欢心,迎合蒋氏父子,在黄埔时,他就将自己观察到同学一言一行秘密报告给蒋。



对于唐纵的为人和行事风格,我们可以从同在军统,身为四大金刚的沈醉写的《唐纵其人》看出一二。外表斯文,心狠手辣,用“冷面书生”“杀人狂魔”来形容他也不为过。军统中的二号人物毛人凤遇到问题都时常请教唐纵。抗战期间,唐纵也表现出了自己爱国的气节。在1937年的一国际军事演习酒会上,公开表达自己对日寇的义愤填膺。这期间他为了帮助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独裁,可以说费尽心思,编书,演讲,创造“神话”。解放战争期间,他造成多起血案,行为让人愤慨。



1949年,他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不久军统二号人物毛人凤死去,当初的三巨头,只剩下唐纵(去台湾时,唐纵的日记留在了大陆,唐纵的日记很有名,就是他的妻子都不准看,也是展示当时军统国民党一些事件的直接史料)。在台湾他跟随蒋介石身侧,出谋划策,被称为“智多星”。1981年的时候在台北病逝。


文/红雨说历史


红雨说历史

1944年,戴笠用第六战区的“清君侧” 事件狠狠地摆了陈诚一道,害得陈辞修失去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职务,起复后的陈诚立即与陈立夫、陈果夫结成政治同盟,向戴笠发起反击,间接导致了戴笠的机毁人亡和军统缩编,史称“三陈一唐战军统”,这个一唐,正是军统元老唐纵。

唐纵,湖南人,黄埔六期,复兴社特务处助理干事出身(戴笠为干事),到1930年戴笠成为特务处长时,唐纵是主任秘书。抗战时期任委员长侍从室六组组长,戴笠死后曾经短期代理军统局局长,是蒋介石在军事情报领域的心腹人物。



说白了,唐纵就是蒋委员长埋在戴笠身边的一颗钉子,负责监督和监视,人为培养出来的“政敌”。

唐纵为人生活严谨,工作认真踏实,深得蒋介石倚仗和器重。抗战时期虽然在级别上与军统副局长戴笠相差无几(六期,少将),但由于是蒋介石的贴身侍从,实际地位却高于戴笠。尽管郑介民和唐纵从不去军统局上班,但是由于三人分管业务有所重叠(军委会二厅厅长、侍从室六组组长、军统局副局长),内斗是不可避免的,被称为“军统三驾马车”,也分别是军统内部广东系、湖南系和浙江系的头领。



1944年晋升国府中将参军,军统到抗战末期势力的极度膨胀,也是唐纵客观反映给蒋介石的,终于使蒋下决心缩编军统。

军统局整编的“八人小组”之重要成员,戴笠身死后,唐纵代理军统局长进行整顿和裁汰;1946年7月1日,军统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二厅厅长郑介民兼任局长,唐纵和毛人凤为副局长。为争夺保密局的实际控制权,三个派系明争暗斗长达一年之久,最终蒋介石选择了浙江系的毛人凤接任保密局长,郑介民升任“国防部次长”。



为了安抚唐纵,升其为“内政部次长兼警察总署署长”,实际上将全国警权授予了唐纵,这恐怕是蒋介石最妥善的一种安排,再不会出现戴笠那样一个机构尾大不掉的局面,玩政治,这位委员长是高人。

1949年逃台,兼任“总裁办公室组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1981年逝于台北。


度度狼gg



我们说起国民党的情报系统马上想到的就是军统,说起军统马上想到的就是戴笠,戴笠就想是国民党情报系统的代名词。当然,军统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戴笠和毛人凤毛森这几个人,还有我们很容易忽视的唐纵和郑介民,唐纵很低调,低调的人更容易活得久。

唐纵和戴笠同是黄埔六期,是所谓的军统湖南派老板,但是,唐纵的身份很特殊,他还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第六组的组长。

侍从室的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受蒋介石的直接领导,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如果不是老蒋的心腹想到侍从室任职那绝对是痴心妄想。这个第六组负责情报工作,这意味着军统和中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它负责,在老蒋决定成立第六组的时候,戴笠是绞尽脑汁想当组长,结果老蒋撇开戴笠指定了唐纵。唐纵当了第六组组长后,戴老板立刻买好礼物屁颠屁颠跑去跟唐纵套热乎。但是以对老蒋所起的作用而言,唐纵或许比不过戴笠。

唐纵的结局与戴笠的结局比起来,那更是好得没边。戴笠在1946年本来还想着飞去找老蒋,继续好好为老蒋效忠,结果飞机“轰隆轰隆”撞到山上了,他还没反应过来便歇菜了。但是,唐纵可是活到了1981年,寿终正寝。



1946年3月17,戴笠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军统各系势力闻风而动,以毛人凤为首的浙江派,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无不积极运作,试图将军统老板的宝座移到自己的屁股下。

1945年10月,老蒋撤销了侍从室,这对唐纵算是个打击吧,唐纵自1938年当上第六组组长到1945年,将近6年的时间,要说他对老蒋突然撤销侍从室没想法的话,我反正不信。明朝的官员谁不想进内阁?清朝的官员谁不想进军机处?宦官谁不想进司礼监秉笔、掌印?

更何况没了第六组的话,老蒋会安排他坐什么位置?老蒋总不能踢了戴笠,然后扶他唐纵坐上去吧?不过,好消息在半年后终于传来了,戴笠飞机失事,肉身成圣歇菜了。唐纵听到戴笠的死讯后,哪里顾得上什么兔死狐悲,积极争取当上军统老板。唐、毛、郑三人的军统老板争夺战,毛人凤是最关键的人物,这毛乌龟阴起来确实让人防不胜防,戴笠刚死便迫不及待将老婆向影心关进疯人院的人,真不要期待毛人凤跟你玩什么公平竞争。

戴笠死后,毛人凤赶紧跑到老蒋面前表现,虽然在老蒋面试对戴笠的死表现得很伤心,可是心里肯定很开心。当然老蒋问他,戴笠虽然死了,但是军统的工作还要继续,你看唐纵和郑介民谁适合接戴笠的班?毛人凤听得心脏咯噔咯噔地跳,原来自己竟不在老蒋的考虑范围!毛人凤想了想,然后在老蒋面前揭了唐纵的短,说在特务工作方面唐纵不如郑介民,将郑介民推了上去。毛人凤当然没这么好心推郑介民,只是因为郑介民是三人中势力最弱的,即使郑介民当了老板,毛人凤也能实际操控军统。但是唐纵就不同了,湖南派的势力毛人凤不敢小觑,所以只能先将唐纵踢出局。结果也正像毛人凤预料的那样,郑介民很快垮台,毛人凤坐上军统局长位置。

事实上,毛人凤的资历肯定不如唐纵,在蒋介石的心中,毛人凤更加不如唐纵,毛人凤是戴笠的心腹,唐纵是谁的心腹?是老蒋的心腹。但是,唐纵最终还是败给了毛人凤,不得不说在手腕方面,唐纵与毛人凤相比还是差了点火候。从这点来说,唐纵算是辜负了老蒋的栽培,栽培了八年到最后还是没开出朵花来。



唐纵的晚年:好好活着,是最好的人生。

在1946年的军统老板争夺战中败下阵来以后,唐纵再次沉寂下来,风头让给了毛人凤。实际上,唐纵败给毛人凤,虽然说在手腕上差了点火候,但是能够稳坐第六组组长将近八年,除去他对老蒋的中心,也说明他是有能力的。我们夸他行事严谨,但是严谨也有个度,过了这个度便不叫严谨,叫怕事,叫优柔寡断,但是这种争夺战却很看重临机决断的本事。唐纵输的也不冤。

1949年,老蒋慌慌张张携款逃跑去了台湾,唐纵当然是紧随其后。

唐纵到了台湾后,虽然老蒋还是给了他几个官职,但是也可以看得出来,他正在慢慢地从政治漩涡脱身。反观曾经的对手毛人凤,因为到台湾后不肯将军统的权力交还给蒋家,被蒋经国整得痛不欲生。

戴笠、毛人凤最终都没得善终。

唐纵生于1905年,曾经作为老蒋的高级幕僚,已经享受过风光,到台湾后又好好享受了几十年生活,直到1981病逝。

真正聪明的人,知道激流勇退,因此能得善终。


吾与吾国

很多人不了解唐纵这个人,但是就从这一个中将军衔就可以告诉大家,唐纵绝非常人;一直主导中统,大名鼎鼎的军统头子,戴笠死后才被追认为陆军中将。而几乎和戴笠同是黄埔六期毕业的唐纵在1945年戴笠还没死的时候,就被晋升为中将参军,由此可见,唐纵在军统中的地位。

今天,史论纵横就来讲讲军统大特务唐纵的事情。

军统湖南派大特务唐纵

唐纵是湖南人,1929年黄埔六期毕业后在国民党中央情报处、复兴社等部门任从事情报工作,1930年任代理部情报处主任秘书,1932年任复兴社总社副书记,还曾担任驻德国大使馆副武官,主要调查研究德国的情报组织情况;回国后任侍从室第六组少将组长,在蒋介石身边主管情报工作八年之久。

唐纵和一般特务的区别在于,唐纵饱读诗书,工于心计,善于千变万化,笑里藏刀,当然,能够坐到这个位置,没有点能耐也是不可能的。

可以说,唐纵能够一直处在情报工作的中心,实际还是得益于老蒋的提携和信任。

唐纵在军统中组建了湖南派,基本可以和郑介民的广东派,戴笠的江山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然,实际上还是戴笠的江山派比较厉害,这也是毛人凤能最终接替戴笠的根本原因。

但是,也可以牵制其他派别,这也是蒋介石政治权术的表现。

唐纵与郑介民、毛人凤的竞争

1946年戴笠意外去世,军统的第二梯队,唐纵、郑介民和毛人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之间各有春秋,郑介民资历最老,做事最稳;毛人凤更懂得隐忍之道;唐纵则是对蒋介石较为中心,受蒋的器重。

但是,毛人凤当时最有势力,虽然资历不足,然而,老蒋也颇为忌惮,毕竟江山派的势力还是很大,毛人凤也不毛遂自荐,而是推荐郑介民,这样的话,唐纵一看,江山派和广东派都联合起来了,自己肯定没戏了,于是退出了。

结果还是毛人凤心狠,还能忍,先是推荐郑介民当局长,然后再把郑介民的黑材料往蒋介石那一送,气的老蒋免了郑介民。

这样毛人凤最后登上了局长的宝座。

唐纵的最后结局

又一句说的好,祸兮福之所倚,正是没有当上军统的老大,到台湾之后反而下场没有那么凄惨。

当上军统老大的毛人凤在去台湾之后也没潇洒几年,反而因为和蒋经国闹矛盾,最后生病连医院都不敢去,最后再吃了江湖术士的偏方后,心脏病爆发而死。

可以说下场很凄惨,唐纵则在一直处于权力的上层,败退大陆之前是内政部次长兼警察总署署长,去了台湾之后依然担任内政部政务次长,深受蒋经国的器重。

有的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啊!毛人凤就是一条道走到黑,结果军统这个系统不断被改组,最后淡出权力核心,毛人凤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能耐了。

在台湾的唐纵深得蒋氏父子的信任,为老蒋出谋划策,被称作老蒋的“智多星”,直到1981年才在台北病逝,享年七十六岁,相对于戴笠、毛人凤下场应该算很好了。


史论纵横

和戴笠,毛人凤相比,唐纵这个人相信很少有人知道。可相比戴笠和毛人凤的结局,唐纵却要幸福的多。不仅仕途平安到岸,而且寿终正寝。

一、

戴笠在的时候,对手下防范极严,严禁下属结党营私。戴笠死后,军统便分裂为了浙江派,广东派和湖南派。毛人凤,郑介民和唐纵分别控制一派,被称为军统保密局的三巨头。

唐纵这个人,外表看起来是个儒雅书生,却工于心计,城府极深。戴笠虽然是军统局的一把手,可他也不敢得罪唐纵。原因是唐纵有一个让戴笠忌惮的身份,便是蒋介石侍从室第六组组长。

侍从室是专为蒋介石服务的,是蒋介石的幕僚机构。这个官职其实并不大,但却很有用。


从1938年,唐纵担任侍从室第六组组长开始,主管军事情报长达八年,一直到1945年,大家都称他为军统的智多星。

唐纵凭借自己出色的情报分析能力和极高的办事效率,深受蒋介石的器重和栽培,不久便升任为警察总署署长,负责掌握全国保安部队和全国警政工作。

1946年,戴笠飞机失事以后,以唐纵为代表的湖南派和以郑介民为代表的广东派对军统代理局长一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最后蒋介石还是同意了毛人凤的提议,任命郑介民作为军统局的代理局长,唐纵落败。

1949年,唐纵返回台湾,仍然担任内政部政务次长,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等要职工作。

1981年,唐纵在台北逝世,享年76岁。


二、

唐纵有一本日记,叫《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

这篇日记是唐纵的私密日记,唐纵在世时,从来不让外人看,甚至唐纵的老婆都没有机会看到。

这篇有600多页,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日记,讲述了唐纵是如何从一个低阶的参谋一度成长为蒋介石身边红人、最终官至民国警政总署署长的一个高级技术官僚的成长历程。


三、

这本日记不仅是唐纵的草根逆袭史,其中更是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比如工作要“干一行,专一行”,唐纵真正的做到了把工作当事业,情报工作一做就是八年,兢兢业业。

比如理想信念要坚定如一,唐纵的一生都在跟随蒋介石,这也是唐纵晚年跟随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依然受到了蒋介石和蒋经国的高度信任,最后得以善终。


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要提高自己出色的个人能力之外,还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这也是唐纵最后告诉我们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