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畢業季,身邊認識的幾個大四學生都在各自忙碌著。

問他們畢業之後有什麼打算。

有的說去找工作。有的說想給自己一個畢業旅行,然後去找工作,基本上無一例外。

當我感慨為什麼所有人都這麼想時,一個同學說:“這很正常啊,難道大家不都是這樣?”

是的,的確這樣,很多人的潛意識裡,生活似乎都應該是這樣按部就班下來的:

20幾歲大學畢業後馬上找個工作,過幾年會買房、結婚、生子,十年之後就會基本安定下來,人生也從此定型……

我們也常常以為這些規則是對的。

比如,到了什麼樣的年紀就應該做到什麼樣的事情。

比如,30歲之前一定要結婚,否則就沒人要了。

再比如,一定要考上好大學,不然一輩子就完了。

事實上,有時我們也覺得這樣並不甘心,但拗不過一句“大家都是這樣啊!”

最近看了一個演講視頻。

視頻中一位學校校長正給學生講著他們未來的人生規劃:

再過兩年,你們就會完成 A Level 的學業;

再過三年,你們就會去自己想去的國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學;

再過五年,你們會步入職業生涯,

在座的很多同學,會進入全球頂尖公司工作……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一如開頭說的那樣,每個人必須在每一個人生環節都要正好卡住時間節點,直到最後三十歲人生定型。

校長用一分鐘,就總結了人的一生。

之後,從後臺走進一名男生,反駁了校長的話:

“不好意思,校長,我想告訴你為什麼你的這些話是錯的。”

接下來,他的每一句話都值得人深思: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到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

有的人 16 歲時就確信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卻在 26 歲改變了想法……

你怎麼敢說人生就一定會按著一個規則走下去呢?

幾年前,在老房子的鄰居家結識了一個姐姐。我上高中的時候,她大學剛剛畢業。

大學畢業後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高薪且穩定。之後談了個男朋友,男友條件也不錯。25歲的時候他們結了婚,之後生了一個挺可愛的寶寶。

聽上去這簡直是順風順水人生贏家的感覺,曾經她的生活也是我所羨慕的。

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直到最近,聽說她離了婚也辭掉了工作,並且打算帶著孩子去一個她喜歡的城市重新開始生活。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或許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上大學時她一直有考研的打算,但是家裡人都說,女孩子讀完研都多大了,然後不也是要找工作的麼,人生好光景就那麼幾年,還是早點工作比較好。畢業時她聽從了家人的建議。

本來想既然工作了,那就趁著年輕在職場上好好打拼一下。但是家裡人又說,工作穩定了就應該早點成家才對,於是工作2年左右,在家人的介紹下,認識了她的前夫,戀愛半年左右,就結婚了。

之後又在家人“生孩子要趁早”的理論下,順理成章的生了寶寶。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可是她的婚姻生活並沒有那麼幸福,工作也並不是真正熱愛。當所有的矛盾都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也就到了爆發的時刻了。

姐姐說,現在想想,她的人生節奏好像一直按著家人的預設走,卻並未達到他們預想的幸福結果。

“本以為30歲前能夠徹底安定,然而我現在快到30歲了,人生卻又要重新開始了。只不過,這一次我要按著自己的節奏為自己而活。”

她在說這句話時,眼神裡寫滿了堅定。

所以啊,人生中每一件事,其實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節奏,沒有人能替你提前做安排。

我們常常會受到他人的影響。

同齡人都買房買車了,自己還一無所有;

同齡人都年薪百萬了,自己還是月光一族;

同齡人都準備結婚了,自己卻感覺快要孤獨終老了……

於是焦慮也隨之產生。

可是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節奏啊!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馬克 · 庫班 25 歲時,還只是達拉斯一家酒吧的酒保,快40歲的時候才成為了億萬富翁。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被出版商拒絕12次,JK•羅琳32歲時才出版《哈利·波特》。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馬雲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摩根•弗里曼52歲才在演藝事業上有了重大突破。

“35歲後成家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他們並沒有“成名很早”,也沒有在某個特定的年歲就定型了自己的人生,可他們還是成功的。

35歲後成家也沒什麼不可以,40歲後再買房也不丟人。

只要你一直有一個目標,並願意一直為之努力,收穫的稍晚一點,也比最終一無所獲的要強啊!

愛因斯坦曾說過:

並不是所有重要的東西,都能計算得清楚。也不是所有計算得清楚的東西都重要。

所以,何不耐心一點,不要讓任何人擾亂了你的人生節奏,也要給自己時間,走屬於自己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