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德軍克萊斯特元帥指揮的A集團軍羣在高加索的大撤退?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1942年底德軍在高加索的A集團軍群能夠成功的撤退,除了得益於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在左翼的強力掩護外,更多的是要歸功於A集團軍群司令克萊斯特大將的優異指揮。也正是這次成功的大撤退,讓克萊斯特被提升為陸軍元帥,足見撤退之意義重大。



當時的蘇軍突擊部隊已經到達距離羅斯托夫70公里之處,而克萊斯特的部隊還在羅斯托夫650公里處,希特勒命令克萊斯特任何情況都不得後撤,克萊斯特向其表明這等於是宣判了整個A集團軍群的死刑。最終在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的勸說下,希特勒最終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並且要求帶走全部的裝備和物資。

當時正值冬季,天寒地凍,路途遙遠,要短期撤退如此數量的軍隊已是不易,再加上龐大的物資,以及蘇軍對其脆弱側翼的威脅,這對克萊斯特來說確實是極為困難的。在秋季德軍A集團軍群同蘇軍在高加索陷入僵持後,這種靜態的防線往往會儲存較多的作戰物資以備長期使用,所以這種部隊撤退要花費很長的準備時間,而這對於時刻有被切斷後路的A集團軍群而言又是不允許的,時間是最關鍵的。


克萊斯特利用機動靈活的防禦戰術成功的將其部隊全部撤回了第聶伯河一線,並且利用其機動性較高的第1裝甲集團軍協同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成功的在哈爾科夫發動了一次漂亮的反擊,收復了哈爾科夫,重新穩定了南翼的局勢。

通常多數將領都是因為攻城拔寨才能得以晉升元帥,例如曼施坦因和隆美爾等,但克萊斯特卻是通過撤退來取得的,但是他所榮獲這一獎勵卻是實至名歸。著名的軍事家李德•哈特對這一撤退行動評價到“在如此險惡的情況下能夠全身而退,史所罕見!”。


小小狼王

一個好的撤退不亞於一場勝利的戰役

打仗既非是雙方死拼人力,物力,和裝備,主要講究戰略和策略,一場戰役的勝利與否並非看雙方的傷亡人數和財力損耗,而是看是否在戰略上取得勝利。

A集團軍在高加索的撤退是一場秩序,有組織的撤退,

兵敗如山倒,軍隊一旦被打散,不管多少人都是待屠的羔羊,此時組織有生力量進行阻擊,讓打散的軍隊撤退是明智的。軍隊撤退重組仍是可以戰鬥的。反之不阻擊,集團軍有可能被合圍,包括精銳力量,而整條戰線都可能更加被動。從而導致全線吃緊。

二戰後期希特勒最多的命令是決不允許後退

此命令讓德軍幾十萬部隊陷入包圍,被蘇軍消滅或投降,嚴重的損耗了德軍的力量。加速了德軍的失敗。



歷史軍武研討員

從42年底接到撤退命令開始,A集團軍群的撤退分二條線路,一條是第一裝甲集團軍按來時的原路回撤,由第四裝甲集團軍和被圍的第六集團軍提供掩護,經羅斯托夫,抵達頓尼茨克地區;第二條線路是A集團軍群所屬第十七集團軍,退入庫班半島。

意義在於及時挽救了A集團軍群的主力,使主力第一裝甲集團軍成功經羅斯托夫退入急需兵力的曼斯坦因集團,勉強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德軍南翼。但勞夫將軍的第十七集團軍退入庫班地區,爭議是很大的,曼元帥認為在那毫無希望的地域,白白浪費了整整一個集團軍。


探測衛星A

不好意思,我對這個方面知識瞭解的不大詳細。

不過個人觀點是戰略方向問題。進攻蘇聯從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東,中,西三個集團軍本身任務是迫使蘇聯承認德國當前既得利益和放棄東歐控制權。總之是希望通過武力打成妥協。

但戰爭進行到中期蘇聯的戰爭意志被低估了。於是德國參謀部和希特勒有點方。想著向高加索地區進發控制部分產油地區。據說羅馬尼亞也有不少油田。這樣可以支撐這場戰鬥。然後再中後期德國軍隊面臨了一個戰略任務分裂的情況。東,中兩面面攻擊莫斯科兵力不足,西路南下後補給,兵力優勢都成問題。另外蘇聯製造打量戰機緩解了制空權的尷尬局面。到中後期,德國軍隊面臨補給問題,兵力問題。和軍隊進攻或者撤退的糾結也是這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