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吃没文化的亏了,卖粮3大骗局,农民要心中有数

每年的六月份都是农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这个月内,农民将会把小麦收割上来,同时把水稻栽下去。虽然现在很多的农民都已经在外面打工,但到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是会回到家中,这样妇女就可以减轻很多的压力。而粮食收割以后很多农民都会选择将粮食晒干然后卖掉,虽然现在卖粮食比较不划算,但至少不会占用家里的空间,同时重量也多一些。而从6月1号起,

小麦的收购价《预案》也已经正式实行。

国家针对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做了详细的说明,如果在连续3天的时候市场价低于收购价,那么粮食价格将会启动《预案》中的最低收购价标准。而国家针对粮食也分为三个等级,三等级的价格为115元/50kg,之后每提高一个等级价格上涨0.02元。同时针对那些粮仓的收购中心,国家也进行了明确的约束,禁止他们压价或抬价,不能有欺骗的行为。但事实上因为农民没有文化,不清楚套路,也由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收粮骗局常常发生。以下三种是常见的卖粮骗局,农民早看做到心中有数:

不要吃没文化的亏了,卖粮3大骗局,农民要心中有数

电子秤上做手脚

这个问题在农村太普遍了,农民在卖粮食的时候都会事先在家里秤一遍,然后再将粮食拉到收购站处,但在收购站收购的时候重量明显减轻很多。但农民也只能吃哑巴亏,不然的话人家不收购你的粮食,或者粮食的价格压低。现在称粮食都是使用电子秤,但其实电子秤有很多的空间在做手脚,首先就是干扰器,干扰读数,这样数字就可以随意的变动,往往在那一瞬间的时候粮食重量已经少了很多,这样一来就算价格给的高一点商家也是赚钱。

不要吃没文化的亏了,卖粮3大骗局,农民要心中有数

.从含水量上做手脚

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在电子秤上做文章,毕竟你这次做手脚,下次农民就不会将粮食卖给你。但往往商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在测量含水量的时候做文章。要知道粮食的等级主要就是含水量决定的,只要含水量超高,那农民的粮食就不会卖个好价钱。但农民对于这些仪器也不懂,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认栽,毕竟仪器是“权威”的

不要吃没文化的亏了,卖粮3大骗局,农民要心中有数

打白条

在农村粮仓收粮食的时候都会选择写欠条,等到有钱的时候再将钱补给农民。这种情况是国家严格禁止的,要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太大,很多粮仓在收购粮食后就会跑路。在各地都会报道这样的事件,事后再将辛苦钱拿回来就不容易了。

以上都是收粮食的骗局,很多时候农民知道这是骗局,但又怕自己的粮食卖不出去,所以只能认栽将粮食卖出去。所以有关部门要进行重点监督检查,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