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与德国同种同宗,为什么与匈牙利组成奥匈帝国?

冲击时评

这个问题的根子要归结到曾经存在过欧洲的“神圣罗马帝国”上面去。从罗马崩溃后,日耳曼蛮族们虽然纷纷做了国王可是都觉得底气不足,还是罗马看着比较神气,所以都争先恐后的想法弄到“罗马人的皇帝”这个头衔,他的国家就叫做神圣罗马帝国。只可惜,这个所谓的帝国是几百个诸侯组成的,皇帝就是个最强大的诸侯有最光鲜的头衔,没别的太多好处了。反正罗马教皇承认谁谁就是(为啥承认,这要看他的腰杆够粗不……)


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德国国王奥托一世最先弄到了,可惜他的后代不争气觉得意大利还是舒服,不管老家了,结果德意志的诸侯们各种胡折腾他也不管。最后自己稀里糊涂的把老家丢了精光。这时候匈牙利人还是凶狠的游牧民呢……


后来匈牙利人看着日耳曼人过得不错,也学着信了天主教,然后建立了王国。第一个王朝叫做阿尔帕德王朝,当了国王就跟西方那些国王平起平坐了嘛,然后就是各种通婚什么奥地利大公啊,卢森堡啊,波西米亚国王,波兰国王等等……顺便说一句,这些国王还是公爵大公的,统统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份子。


等着过了几百年,阿尔帕德家族绝嗣了……根据欧洲的王位继承法则,想当国王要看谁跟王室血缘关系近,而且日耳曼的萨科利法规定,女儿不能有继承权自动转给他身边最近的男人。这么一闹腾神圣罗马帝国里面的好几家都够格,于是普舍美斯家族的波西米亚国王来干了几天,然后是维特尔斯巴赫家的国王也来干了几天。最后比较牛的是勃兰登堡侯爵(这个侯爵国可是后来变成了普鲁士呢!!)西吉斯蒙德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时候也干了好久。


值得一提的是,西吉斯蒙德死了也没有直接继承人,所以他的一切都落到了女婿来自哈布斯堡家的阿尔伯特二世手里……


匈牙利可是一块肥肉,谁能把他抢到手?显然是神圣罗马帝国里最牛的那个诸侯,也就是皇帝喽……就这么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一直干了几百年。不过这时候的匈牙利只有国王是外国人兼任,国政基本还是自己贵族组成的议会说了算的。



可是好景不长啊,先是蒙古人来搞了一票弄得国力大衰,然后奥斯曼土耳其就来了,没事干就打一票,西吉斯蒙德很热爱匈牙利甚至为了这个国王头衔都把自己的老家勃兰登堡送人了,可是他死活打不过奥斯曼土耳其,几次下来匈牙利就被灭了……


不过土耳其人牛了一百来年也到头了,1566年他们又进攻维也纳结果被哈布斯堡家的皇帝组织诸侯打得大败。这样子,苏丹不得不跑回家去,奥地利顺势收复了一块匈牙利故地。本来就有匈牙利国王头衔,这次还收复了故地当然匈牙利国王还是哈布斯堡家来当嘛。另外一片被奥斯曼扶植了几个当地贵族弄成特兰西瓦尼亚(吸血鬼大公他家),剩下的土耳其自己直接统治,再后来崩溃的时候扔给了塞尔维亚成了今天的诺维萨德自治省那片。


原先匈牙利王国的一切都被奥斯曼扫平了,哈布斯堡家弄回来那片自然不用在乎什么以前的贵族国会了,匈牙利王国又被他家跟新到手的克罗地亚合并成了匈牙利克罗地亚联合王国。


哈布斯堡家统治着这里,使劲搜刮啊,然后拿着钱和兵去对付神圣罗马帝国内部的诸侯,打算搞统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拿破仑这小子突然冒出来一口气打得哈布斯堡家满地找牙最后不得不和亲,高兴之余拿破仑顺手就把自己大舅哥的神圣罗马帝国给废了。怎么能让他神圣,那自己这个皇帝看着多么山寨啊……


好吧,神圣罗马帝国没了,哈布斯堡家老老实实自己玩奥地利帝国,也就是奥地利大公国加上匈牙利克罗地亚联合王国,意大利国王,还有什么好几个乱糟糟的公爵侯爵的。其他好多投靠拿破仑的德意志诸侯被集合了一个莱茵同盟国,拿破仑兼任护国主,为啥?大家心知肚明吧?


等着拿破仑帝国一挂掉,奥地利立马来劲了,想着收复失地啊,来吧什么莱茵同盟老实回来跟我一起搞德意志邦联,下一步就是恢复神圣罗马帝国……可是这时候,英国,普鲁士和沙俄都很强大了,能容的他家这么干?


也就是拜拿破仑所赐,欧洲各个民族开始觉醒了,匈牙利出了一个领袖科苏特带着大家也搞独立运动,成立了匈牙利共和国。还好哈布斯堡家立马拉上讨厌一切革命的沙俄镇压的很顺手。


不过这一顿镇压啊,闹得哈布斯堡家元气大伤,匈牙利人还恨死哈布斯堡家但是又一时间没法推翻。


正好,强大起来的普鲁士想统一德意志。可是这个奥地利吧很讨厌,他家的地盘里乱糟糟的没多少日耳曼人,偏偏还赖在邦联里,俾斯麦立马开打,最后把奥地利从邦联扫地出门,德意志统一成了新的帝国。哈布斯堡家很受伤,那边匈牙利人又闹得凶了。再打可就自己家啥都不剩了,这样子吧,妥协一下。很久以前西吉斯蒙德那阵子,匈牙利人不是挺满意的么?我们也学着搞?


于是奥地利帝国最后成了奥匈二元君主国,换句话匈牙利自己玩自己的只是国王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来做……


千里岩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奥地利和匈牙利混在一起也是无奈的事,奥地利从十三世纪开始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哈布斯堡王朝热衷于扩张领土,十六世纪的时候就把匈牙利给拿到手了,随后在和如日中天的奥斯曼帝国的一仗中击退奥斯曼帝国,从此奥地利在中欧的地位如日中天。在神圣罗马帝国诸邦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基本上哈布斯堡家族就代表着神圣罗马帝国。


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灭亡,普鲁士也在之前被波兰掌控的屈辱中慢慢泛过劲来,成为了欧洲强国之一。

奥地利和普鲁士两邦就开始争夺德意志地区的霸权。

1866年,在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精心策划下,普奥战争开打了,普鲁士方有有梅伦堡、奥尔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奥地利方面有萨克森、汉诺威、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一加塞尔、黑森一达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联的其他成员国。虽然看起来奥地利帮手多,但是军事实力上奥地利远远无法与从里到外渗透着军国主义的普鲁士为敌。

(蓝色方为普鲁士,红色方为奥地利)

最终奥地利不敌普鲁士,双方签订《布拉格合约》奥地利出了割地赔款让权益外,还被踢出了北德意志联邦。成为孤家寡人。

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因此战受到了巨大冲击,为了挽回损失,巩固统治,不得不与统治了数百年的匈牙利贵族们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

(哈布斯堡家徽)

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守仁看剧

奥匈帝国是当时欧洲仅次于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大帝国,总人口仅次于沙俄与德意志,国力强悍,有丰富农业资源、石油出产,军工业发达,是当时世界五大强国之一。

因为奥地利被普鲁士排挤,踢出了德意志,而19世纪中后期,奥地利帝国的国力被严重削弱,其实力已经不足以完全压制领土内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迫不得已组建了二元制的“奥匈帝国”。


185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奥地利丧失在亚平宁半岛所有非历史领土;1866年普奥战争奥地利惨败被排挤出了德意志;奥地利帝国元气大伤。当时的奥地利不仅统治着奥地利,还有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捷克、匈牙利等很多地区,而匈牙利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支,奥地利在1848年在沙俄支持下镇压了匈牙利人的革命,使得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匈牙利实力强大让奥地利非常头疼,但是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独立出来,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奥地利皇室与匈牙利贵族采取了折中方案——奥地利皇帝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并且为了显示匈牙利在帝国境内的特权,加冕仪式在布达佩斯举行,同时在布达佩斯设立拥有立法权的议会。

历史上著名的茜茜公主,就是奥匈帝国的皇后,也是匈牙利的王后。茜茜公主的父亲是巴伐利亚的公爵,母亲路德维卡是巴伐利亚的公主,其丈夫弗兰茨是其亲表哥,因为弗兰茨的母亲也是巴伐利亚的公主,是茜茜公主的亲姨妈。


澹奕

奥地利人和德国人同文同种,为什么却与匈牙利组成了奥匈帝国?其实奥地利不止和匈牙利进行了联合,与其联合的还包括了捷克人克罗地亚人等斯拉夫民族。而形成这种说德语的日耳曼民族之间无法联合,不同民族之间却可以联合的局面,则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原因。


地理因素的阻隔

桃花石杂谈经常会提示各位朋友,在阅读古代史的时候,永远都不要忽略地理因素所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在说到德国和奥地利的关系时,地理也同样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虽然同说德语,在地图上看也是紧密相连,但其实他们之间却有着一个重要的地理隔离,即阿尔卑斯山。而在历史上,和其它许多国家的边界一样,阿尔卑斯山就成为了奥地利地区的德语人群和其它地区的德语人群之间的一个天然边界。

奥地利和德国多数地区以阿尔卑斯山(地图中下方)为界

当然德国和奥地利之间还是有一段边界并没有被阿尔卑斯山所阻隔,但这个地区在历史上却有着更加难以逾越的人为阻隔,即宗教信仰的不同。

奥地利和德国的宗教差别

咱们中国人在看世界其它地区历史的时候,很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宗教因素。因为中国历史在世界上是个特例,即中国的主流政治在商代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政教合一的神权统治,所以宗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发挥过特别大的作用,除了一些极其特殊的时期,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基本没有产生过什么特别大的影响。

但在欧洲,教会的统治持续了差不多1000年,所以古代欧洲许多政治事件的演变里宗教都发挥了核心作用。在欧洲,很多时候宗教信仰的区别是高于民族归属的。比如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民族,到现在可以说唯一的区别就是宗教信仰。再比如很多朋友也有耳闻的北爱尔兰问题,其实归根结底不是民族问题,而是宗教问题。

而在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区别方面,宗教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德意志人和奥地利人在中世纪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核心族群,都说德语,因此在当时其实只是不同贵族领地的区别。但这种一致性在公元16世纪却发生了变化。公元1517年,德意志地区一名叫马丁路德的基督教神甫在萨克森选帝侯弗雷德里希的支持下,开始倡导宗教改革运动。这其实也就是德意志地区的本地贵族希望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的舆论战。

(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的宗教对峙,橙色调是新教区域,蓝色调是天主教区域)


因为摆脱罗马教廷在当时符合大多数德意志地区贵族的利益,因此宗教改革运动很快在德意志地区扩展开来。到17世纪初,多数德意志地区的公国都已经通过宗教改革和罗马教廷决裂,成为了新教国家。但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却仍然保持了天主教信仰,而这在宗教改革如火如荼四处扩散时的欧洲,已经足以让双方势同水火了。

三十年战争战役场景


果然在17世纪初,德意志地区各公国联合瑞典、荷兰和丹麦等北欧新教国家和以仍然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代表的神圣罗马帝国爆发了异常激烈的三十年宗教战争。而这场战争顾名思义,确确实实打了整整三十年,而且异常惨烈,总共造成了800万人死亡。而三十年战争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德意志人和奥地利人彻底决裂,双方以宗教信仰划界,完全成为了彼此敌视的两个阵营。后来虽然信仰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地区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正好又成为了德国人主体和奥地利人之间的隔离带,使德国人的主体始终将奥地利人视为异类,反过来也是一样。

反映三十年战争之惨烈的图片,深棕色区域人口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浅棕色区域人口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当然这里也要说明一点,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在现代反而小了一些。因为在二战之后,也许是因为德国人在内心深处对主要信仰新教的美国的抵触情绪,德国的新教信仰明显衰落,目前反而人数又比天主教要少了。


所以经过这些变故之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和当时同样信仰天主教的匈牙利人以及一些斯拉夫民族联合,组成了奥地利帝国,后来又改组成奥匈帝国。因为奥地利本身人口较少,所以奥匈帝国始终是以天主教和多民族为特色的国家。而德意志地区的公国后来则由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形成了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德国。因此双方经历了几百年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都有很多差异,难以调和,所以始终无法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桃花石杂谈

谢邀,这是昭杨为您回答的第212道问题。

这个问题本身就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同文同种的人群倾向于共同组建一个国家。但是这个原则其实很新,是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萌发的结果,并且带来了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

然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段和,同文同种或者其背后体现的民族主义原则,根本就不是欧洲国家组织的主要标准。王朝传承和王室婚姻,宗教信仰,经济结构、地理条件以及政治组织形式都是国家组织更重要的条件。

其实,19世纪的欧洲,严格意义上的同文同种的国家很少,英法被认为是民族国家的典范,但是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既不同文,也不同种。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和布列塔尼人也没太多共同点。

比利时和瑞士更是既不同文也不同种国家的典型,前者在19世纪独立建国,后者在19世纪更加巩固,这是对同文同种原则最好的讽刺。

具体到奥匈帝国的建立,实质上两国的联合还是由王朝原则和历史共同经历决定的。要知道,中世纪的时候,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和匈牙利王室就互相通婚。但是,匈牙利国王路易在1526年的摩哈奇战役中大败于土耳其,在逃亡中死亡。王位被他的亲戚哈布斯堡王朝斐迪南一世获得,接着斐迪南一世又在1556年从他兄长查理五世手中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位,主要领地就是奥地利附近。从此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命运就因为王室联姻和传承而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当时,匈牙利大部领土都被土耳其占领,因此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成为召集匈牙利人反击土耳其乃至收复失地的中心。在整个近代时期,奥地利和匈牙利都因为共同的外患(法国,土耳其和普鲁士)而结成紧密的联盟。匈牙利为奥地利提供了一流的骑兵。

到了1866年成立奥匈帝国的时候,严格意义上只是奥地利帝国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而已。整体上修复了1848年匈牙利革命失败后被打压的现状,匈牙利的地位上升,和奥地利的地位更加平等了。

奥地利和德意志帝国的主导普鲁士从1744年奥地利皇位继承战争起,就和普鲁士发生数次战争,失去了西里西亚,荷尔斯泰因。后来更是在俾斯麦的设计下被排除出了德意志。

一个是几百年的盟友和战友,一个是百年的竞争对手(即使谈不上仇敌),奥地利选择哪个还不清楚吗?


您的转发和点赞决定了我的文章能陪您走多远。


昭杨

我来补充一点吧,德国🇩🇪奥地利🇦🇹确实同文同种,在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双方都是选帝侯,都是帝国的一部分,后来为了统一德意志民族,双方大打出手,就是为了决定是由普鲁士来统一德国,还是由奥地利来统一德国,原本从历史来讲,奥地利更加正统,因为奥地利皇帝长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时哈布斯堡王朝也实力超群,背后还有罗马教廷的支持,但就是这样,普鲁士的军事贵族在卑斯麦和威廉一世的带领下依然轻松战胜了奥地利,从此把奥地利的皇位继承权剥夺了,为了断绝后患,也为了减少天主教信徒的加入,卑斯麦把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联邦议会之外,这为以后两国难以合并也埋下了伏笔。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瓦解,奥地利被手下的邦国抛弃,只剩7万平方公里和600万人口,难以为继,于是请求回归德国🇩🇪,注意,是回归德国,也就是浪够了,老大梦破灭了,想回家了。但是国联(英法美)为了杜绝一个强大德国的出现,在巴黎和约中明确规定,永久禁止德奥合并。所以,如果不能打破现有规则,德奥是不会合并了。

但可喜的是德国奥地利之间关系融洽,双方人员来往没有任何阻碍,现在是亲如一家,奥地利已经没有资本在欧洲立足,只不过因为其他欧洲列强不允许,才没有加入德意志。相信会有合并的一天。


埃尔文萌萌哒

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险峻的国内外政治形势。

趁着北方普鲁士和奥地利处于紧张对峙中,在法国的帮助下意大利独立战争最终获得了胜利。哈布斯堡家族在意大利的所有非奥地利领土最终都丧失了。1866年时,普鲁士甚至和意大利结成反奥同盟,同步对奥宣战。意大利最终取得了威尼斯地区,



而普鲁士的胜利则将奥地利彻底踢出了德意志国家邦联,奥地利撤销了在德意志的一切利益。

同时1854年之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由于奥地利实际上站在英法那边保持所谓中立,所以俄奥关系破裂了。但奥地利还需要处理1848年在俄国支持下镇压的匈牙利革命的烂摊子。

民族革命的意识觉醒使得帝国的统治愈发困难,奥地利被迫成立匈牙利人和日耳曼人主导的二元帝国。


当时日耳曼人占人口的23%,匈牙利人占21%。还要保证匈牙利人的独立特权,在布达佩斯设立有立法权的议会。后来事实证明,奥匈帝国为了安抚这些地区利益者和民族主义者,只能用高福利政策和低税优惠来维持。

第二个原因就是历史上政治联系的亲密关系了。1522年,神罗皇帝和奥地利大公斐迪南的妹妹嫁给了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这为日后王位的兼并埋下了伏笔。1526年由于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在对苏莱曼一世的反击中战死,奥地利大公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匈牙利和波米希亚的王位。从1526年到1918年的将近400年间,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王位是捆绑在一起的。而诸如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以及普鲁士这样的邦,他们的名字是与维特尔斯巴赫家族,韦尔夫家族,韦廷家族,霍恩佐伦家族这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之间的政治联系力肯定更会受到现实局势的操控。
(不同的德意志诸侯家族纹章)


第三个原因就是哈布斯堡家族试图重现帝国荣光的失败。

第一次就是1618年开始的30年战争了。德意志新教诸侯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且在宗教意识形态上与天主教传统的奥地利愈发分离了开来。

第二次尝试甚至都没能表现出来。施瓦岑贝格在1852年的突然去世让这一切成了泡影。

普鲁士想要建立一个把奥地利剔除在外的德意志联盟,而奥地利甚至想要建立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中欧大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庞大。将普鲁士先削弱然后摧毁。而事实上,普鲁士统一德国都是惊心动魄,依赖俾斯麦的高超外交狡猾完成的。像奥地利这种设想,势必会招致整个欧洲列强的干预。在民族国家建设的浪潮中,他只能苟延残喘了。


南风过境与夏夜流星

过去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他们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他们崛起时,神圣罗马帝国一片散沙,奥地利实力强大,普鲁士王国后来崛起的,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地区的主导权,他们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相反匈牙利王国毗邻奥地利,实力较弱,被奥地利吞并了,但给了匈牙利贵族以自治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