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爲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講真,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文/ 郭 陽

世界盃話題之王:日本

本屆世界盃上,在中國支持者最多的球隊可能是德國、阿根廷等隊,但話題性最強的,日本隊若說自己是第二,可沒人敢稱第一。

在這之中,既有微妙的民族情感等因素,當然也少不了賽場內的足球原因,甚至還有看臺上與更衣室裡的文化因素。而且,無論是哪次新聞出現,基本都會出現正反兩面絕對不同的聲音,並且造成燎原刷屏之勢。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這勢頭,直到日本16強對陣比利時的賽後到了頂峰。作為淘汰賽唯一的亞洲球隊,這場比賽雖然日本2-3告負被淘汰,但他們面對身價十倍於自己的對手,率先打進精彩的兩球,而且場面也絲毫不落下風,最終攻出去並被絕殺也算是雖敗猶榮。

此外,這波火爆更因為一張賽後照片——FIFA一位名叫詹森斯的官員拍攝了一張日本更衣室的照片,在比賽之後,雖然輸球被淘汰,日本球員還是把更衣室打掃乾淨才離開。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一時間,上至官媒,下至各路營銷號都活動起來,從“冰島兼職”,到“高曉松賭球說”,再到“C羅自律一天300個俯臥撐”,無數世界盃周邊的新聞素材都如此被炒作起來,上升到全民討論的高度。這一次,日本球員賽後打掃更衣室這樣好的話題,自然也未能倖免。

事實上,在日本本屆世界盃的進程中,類似這樣的炒作,起碼有3-4波,讓我們首先簡單回顧一下——

小組賽前兩場的精彩發揮,讓日本成為了“亞洲之光”,雖然時不時有酸葡萄出現,但多數聲音都是讚譽,稱讚日本踢出的精彩技術足球,代表了亞洲的最高水準。

與此同時,另外一件事也被網友發現並得到媒體傳播——日本球迷每場之後都會把看臺打掃乾淨再離開,這一時傳為美談。當然,也有不少媒體指出:其實國內很多體育場,也已經開始有了賽後撿垃圾的情況出現。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而在小組第三場中,輪換了多名主力的日本0-1落後於已經杯淘汰出局的波蘭,此時,由於同時進行的另外一場比分,日本只要維持比分不丟球,也可以依靠公平競賽原則中黃牌較少的規則,小組第二晉級16強。於是,在主教練西野朗的授意下,球員嚴格執行戰術,在場上進行了10分鐘的消極倒腳。

這場醜陋的10分鐘,引爆了世界媒體與各國球迷,無論是日本國內,還是世界各國媒體,都對這樣的戰術安排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舉中國對敘利亞最後不護球痛失好局的表現,稱這樣的表現無可厚非。而更多的人,尤其是日本國內媒體,則對這樣的行為進行了譴責,認為即便不能贏球,也不能採用這樣的方式取勝——這可能會讓孩子誤以為,為了勝利,什麼都可以做。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而在淘汰賽VS比利時一戰之後,由於場上的精彩表現,以及賽後打掃看臺和更衣室的照片,輿論又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學習日本好榜樣,再次成為主旋律。

雖然單場流量估計難以匹敵德國被淘汰的那一天,但從輿論反轉頻繁以及引發的正反兩方討論來看,說日本是世界盃話題之王,絕對不過分。

該學日本,但不該只學打掃衛生

事實上,馬德興、趙宇、徐江、王浩明等媒體大咖,都在第一時間撰文分析了,我們不反感日吹,但是反感無腦日吹。打掃看臺與更衣室當然值得點贊,但千萬別隻學了皮毛的表面工程,而丟了核心的東西。日本當然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絕不僅僅是打掃衛生而已。

  • 雙軌制的人才培養

首先,日本足球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鑑的,是雙軌制的足球機制,而這個話題,生態圈也曾多次進行介紹——《以鄰為鑑,走近體教兼修的雙軌制日本青訓》。

其雙軌制的意思是,除了我們正常意義上俱樂部青訓梯隊,球員也可以通過高中足球部,走上職業的道路。而從J聯賽來看,兩種出身的球員幾乎一半一半,這使得日本足球少年在通往職業之路上由此擁有了更多選擇。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而且,其高中足球的水準相當之高,從1917年舉辦第一屆以來,至今已舉辦95屆,而如今參加全國大賽的球隊如今固定為48支。

據悉,該比賽有43家電視臺機構向全日本進行轉播,比賽從每年的12月底開打,在東京國立競技場進行的決賽,更是日本國內的一次盛宴,因為數萬觀眾、精彩比賽以及青春熱血,如今會一年一度的刷爆我們的朋友圈。

  • J聯賽的職業化探索

此外,日本的職業化差不多與我們同時起步,雖然不比中超金元的來勢洶洶,但已經率先搭建起聯賽金字塔,並且一直在進行著探索。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很多時候,決定高度的並非金字塔頂,而是塔基。更不用說,金元化的中超反而挾制了中國球員出海踢球的可能性,而給年輕球員過高的薪水,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他們的意志。

此外,J聯賽的吉祥物,應援歌曲,應援經理,各支球隊設計精美的隊服,或許算得上值得我們借鑑的因子。

  • 找準道路,然後堅持

最後,也是最終要的一條——找準道路,然後堅持。

日本足球在1996年制定了百年計劃,提出了包括“2050年足球人口1000萬,佔日本總人口10%,再舉辦一次世界盃並獲得冠軍”等一系列的目標,當時看來彷彿痴人說夢。

但如今看來,日本已經實現了2015年500萬足球人口的目標(2010年480萬足球人口,104萬註冊球員,2.8萬國內球隊數),計劃中有關足球地圖、年收入、草根計劃、社會責任等目標,都在逐漸實踐之中,而日本女足也已經奪得世界盃冠軍。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日本女足幫助日本提前完成了世界盃奪冠的目標

或許就像《日本足球考》的作者趙宇說的那樣——

別再羨慕什麼日本足球了,也別再東渡考察了,全世界的規律都是一樣的。日本足球曾有過二十年的臥薪嚐膽經歷,我們是否也能夠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思用最笨的方法去做事情?發展足球的方法其實很簡單,隨便找個球迷也能說出“最正確的方法”,能不能做到才是最核心的。

的確,發展足球,甚至是發展體育產業,都沒有什麼捷徑可言。唯有堅持而已。這或許是日本足球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或許也是我們最學不會的地方。

說多了都是淚,但還是要說

最後再多說幾句心裡話。在反駁冰島業餘說,以及高曉松賭球說之後,後臺每日罵聲不斷。

有人跟圈哥說,任由他們說去吧,你們就踏踏實實寫體育產業,何苦蹚這渾水呢?還免不了被人懷疑是蹭熱度。世界盃過去,他們自然又有新的營銷熱點了,就不來跟你們體育新聞了。

蹭這熱度又何苦?吹上天去,日本足球也沒有晉級過世界盃八強,甚至也如同馬德興老師所寫的那樣,日本足球也出現多次問題,走過不少彎路,甚至西野朗都是臨危受命拿起教鞭的。

但即便如此,人家還是培養出了一大票在歐洲五大聯賽立足的球員,讓人羨慕得肝疼。不吹不黑,日本足球就如同一塊鏡子,樹立在中國足球的對面,照出妖魔鬼怪與貓膩,照出中國足球的世事百態。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不吹不黑,盡力還原一些真相,還不是因為放不下這全民關注體育的好契機啊!等這波過去,謠言根深蒂固,再想撥亂反正就難了——

"連冰島導演都踢不過!"

"日本撿著瓶子就把球給贏了……"

下次國足成績再有波動,這樣的風涼話又會再度席捲我們的足球,而這些並不會為足球花一分錢,也不會送自己的孩子去接受足球鍛鍊。

於是乎,圈哥也斗膽跟各位媒體大大一起,振臂疾呼,呼籲尊重體育規律的重要性,呼籲堅持,呼籲每個人參與到體育中來。

在日本足協“2005宣言”裡,除了有關目標的言論,還有這樣一段話——

“通過足球創造體育文化,創造一個健康的社會。通過普及足球,把體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為大家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商業改變體育,體育改變生活,這樣一幅圖畫,也是我們共同的心願。

我們為何如此熱衷於討論日本足球?

體育產業生態圈 www.ecosports.cn 原創稿件,歡迎轉發,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尋求轉載請添加圈哥微信(ID:tiyuchanyec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