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又是一年毕业季。找工作、租房子,独立生活,这成为很多大学毕业生刚走出校门所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涉世不深或急于求成,时常有毕业生遭遇种种骗局和套路,不仅影响个人发展,或许还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小编梳理了几起涉及毕业生就业被诈骗的典型案例,提醒大家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案例一:“培训费”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去年4月,龙岩的小翁在58同城网上发简历求职。没过几天,她接到一家公司打来的电话,称正在招聘动车乘服员,工作地点在福州。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后,小翁到福州面试。面试过程中,对方提及上岗前要参加一个为期5天的培训,收费6800元。

小翁当时身上没有那么多钱,对方表示,培训费可以从以后的工资里扣。小翁签协议后,被告知钱已经从某贷款平台里贷出,“还款分成24期,每月本金加利息300多元”。

接下来的5天里,小翁接受了培训。培训结束后,她被带到福州火车南站附近的东方爱维清洁有限公司面试,并被录取。但事后她得知,到该公司上岗前根本不需要花钱培训。此外,小翁入职后发现,岗位待遇以及休息时间也不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她认为被骗了,于是离职。经过协商,提供培训服务的公司退还一半培训费。

福州市公安局后洲派出所民警王辉提示:求职者应提高警惕,不要在应聘过程中向招聘单位缴付取培训费用、服装费、资料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或抵押证件;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将身份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求职者遇到招聘骗局可向110报警寻求帮助。

2

案例二:“走后门”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骗子谎称与某某单位领导或某某局局长是亲戚或朋友,可以为求职者打通关系找到合适的工作。走后门总是免不了要花钱打点,于是骗子便顺理成章地从求职者口袋中“掏”走了钱。

福州市民许先生一直希望在儿子毕业后将儿子安排进一家福利待遇优厚的国企,但苦于没有门路。其朋友黄某便毛遂自荐,告诉许先生自己认识这家公司的高层领导,现在该公司正要招考一批员工,许某儿子的条件符合招录要求,可以帮忙活动活动。同时,黄某还策划了一场笔试和面试,结果先后5次骗走老朋友的5.6万元后跑了。

福州市公安局安泰派出所民警林商提示:为避免被此类骗术欺骗,最重要的是心防。只有摆正心态,不去惦念这些“人际关系”,认识到社会竞争是公平竞争的,用自身努力去达成理想,才不会给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案例三:“传销窝”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现如今,网上找工作成了最流行的应聘方式,现在网上找工作成了最流行的应聘方式,将个人的信息填写完毕之后,等对方回复,然后进行面试,既方便也快捷。但很多传销分子正利用这一点,从网络上筛选简历,以套近乎、极具诱惑的条件对目标进行说服,哄骗受骗人入伙。

来自三明的小李是福州某高职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临近毕业,他在一家人才招聘网站上发布了求职简历。

两天后,一个自称“华美食品公司”人力主管的人打来电话,说在网站上看到小李的简历,希望聘用小李,并请小李先去东莞总部培训,然后安排回福建工作。“人力主管”还安排了近30分钟的电话面试,面试非常专业,让小李彻底相信了对方。

小李到达东莞后,被“工作人员”接走。第二天一早,“工作人员”就把小李的手机“借走”,然后告诉他,公司不是“华美食品公司”,而是一个“大学生合作创业团队”。小李顿时明白自己身陷传销组织。在传销组织期间,小李除了每天早起晚睡上“洗脑课”,还不能出门,如果强行要走,就会被打。

福州市公安局洋中派出所民警黎婷提示:在网上发布求职信息时一定要到正规、合法的人才网站,接到聘用公司电话时要了解清楚应聘职位的具体内容,多询问细节,对那些门槛低薪资却很高的岗位要尤其小心。还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去陌生的地方面试,如果一定要去,请让家人朋友陪伴或与家人密切联系并随时让家人知道你所在的位置,一旦失联,家人可立即报警。如不幸被骗至传销窝点,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前提下,想方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尽可能记住窝点位置及接触的人,切勿贸然采取行动。

4

案例四: “个人信息”陷阱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2016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多所大学的20多名学生向“亚马逊”公司投简历,通过面试后,对方一再重申自己是大公司,面试者应聘时资料必须带齐全。这20多名学生并无多想,应聘时提交了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和宿舍地址。

其中一名女生小伟幸运地通过了面试,进入到培训期。可是培训了半年多,小伟却始终没有上岗机会。

培训过程中,对方还向小伟提出过视频认证的要求。没想到,不久后小伟就接到了借贷公司的催款电话,她这才知道自己的信息被对方套用,在各个网络借贷平台贷了款。后来,小伟得知亚马逊从来就没有在烟台地区招过兼职。

类似这样的个人信息泄露案例数不胜数,而且五花八门。这些个人信息除了“被贷款”,还可能被不法分子售卖。有些“招聘单位”常常以“优越条件”为诱饵进行招聘,并让求职者填写一份十分详尽的个人简历,要求填写具体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然后打包售卖。

福州市公安局苍霞派出所民警张棋提示:针对此类诈骗,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密,如家在哪里、有什么亲属、亲属的联系方式等,这些都没必要留,顶多留求职者手机号码和身份证号码就够了,家庭住址之类的信息完全没必要填写。此外,在求职过程中,如果发现职介机构和招聘单位在招聘时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可以在第一时间向人社部门举报,也可拨打人社部门的咨询电话12333求助。

民警提示:

刚毕业的你在找工作时?请自觉远离这些“陷阱”

毕业季也是骗子活跃的时期,很多不法分子利用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又急于寻找工作的心理,实施各种诈骗。这些招数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但作为应聘者,还是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切莫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不慎“掉坑”了,要及时报警或者求助相关部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