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甘穀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武警兵團指揮部七支隊政委敬海友真情溫暖基層

幫年輕官兵念好“家和經”

話題由來

年輕幹部責任大、擔子重、工作忙,又普遍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爬坡期”,面臨的事業家庭矛盾尤為突出。令人欣慰的是,武警兵團指揮部七支隊100餘名年輕幹部大多家庭幸福、夫妻和睦、事業有成。對此,官兵稱道最多的是,支隊政委敬海友幫大家念好了“家和經”。

愛人就業

不在門路上費工夫

“家和”贏在“轉觀念”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網絡配圖

軍嫂楊玥隨軍前,在江蘇揚州一家企業上班,待遇優厚。符合隨軍條件後,正處於事業上升階段的她毅然辭掉工作,辦理了隨軍手續。夫妻團圓的生活是美好的,可作為女強人的她對失去工作總覺得有些遺憾。妻子這一心結,也讓丈夫夏存喜頗感愧疚。

夏存喜的心事,瞞不過“火眼金睛”的敬海友。談話中,敬海友幫夏存喜指點迷津,鼓勵他不妨“轉念”想一想:“靠政策安置就業難度大,駐地也難找到心儀的工作,你愛人素質能力不錯,何不自主創業呢?”一番交流過後,夏存喜頓時豁然開朗。幾經丈夫鼓動,楊玥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籌資辦起了廣告噴繪店。她憑藉誠信經營和過硬技術,噴繪店很快小有名氣,回頭客越來越多,當年營業額超過10萬元。妻子就業難題解決了,夏存喜幹工作勁頭更足,當年榮立了三等功。

受職業所限,軍人安置家屬大都缺少門路。敬海友引導大家一靠政策支持,二靠組織幫助,不在所謂門路上費工夫。

說起組織幫助,十二中隊指導員曾勝感慨更多。1.75米個頭的曾勝,精神帥氣。去年6月1日,他卻向教導員孟祥國“倒苦水”。

曾勝的戀情可謂一波三折。本來他與女友餘梁音一個精神帥氣、一個楚楚動人,人稱天造地設的一對。可曾勝的部隊遠在大西北,讓女方父母很不踏實。

後來,女方父母見兩人確實感情深厚,也不忍“棒打鴛鴦”。這時候,兩位老人有意無意地開始擔心起兩人成家後,女兒工作怎麼安排,小家有沒有房子。

孟祥國及時將曾勝的煩惱報告支隊。敬海友分頭找班子成員商量,大家意見一致:“趕快行動起來,一定幫一幫小曾。”不久,兩個好消息接踵而至:餘梁音隨軍後的工作安排有了眉目,曾勝還獲准休假看望準岳父岳母,商量婚禮舉辦的具體事宜。

夫妻團聚

不因為分居鬧生分

“家和”贏在“小確幸”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網絡配圖

結婚以來一直分居,夫妻倆感情還新美如初,秘訣是啥?特勤中隊中隊長張廣勇妻子楊俊的回答是:儘管分居,可他很懂得浪漫!

婚前,楊俊幾個閨蜜擔心她“嫁給當兵郎,常年守空房”,日子肯定難過。令楊俊意外的是,結婚好幾年,丈夫一直挺浪漫,定期在部隊網絡學習室跟她視頻聊天,那種感覺“就像在身邊一樣”。

張廣勇的浪漫,也是敬海友教出來、帶出來的。

前幾年,支隊已婚幹部離婚率有所增加,有個畢業於復旦大學的幹部,本來立志在邊疆幹一番事業,可因戀愛屢屢受挫,最終含淚離開部隊。敬海友調研發現,已婚幹部和愛人相聚的日子普遍較少,探親休假制度也打了不少折扣。鑑於這種情形,他督促相關部門儘快辦好兩件事:建設網絡學習室,開通網絡視頻功能;嚴格落實探親休假制度,根據工作實際實行“分段”休假。

這些辦法讓基層官兵直接受益。張廣勇工作生活兩不誤,所帶中隊連續兩年榮立集體三等功,個人還在武警部隊“魔鬼周”極限挑戰中奪得“勇士勳章”;楊俊也生下了可愛的小寶寶,一家人其樂融融。支隊作訓參謀賴丙陽的小家在另一個城市,路途不近不遠。婚前,兩人約定:平時閒暇多聯繫,妻子楊娜“串休”到部隊探親,與丈夫團聚。婚後,賴丙陽業餘時間能與楊娜視頻聊天,每年還能“分段”休假。楊娜“那一頭”負責操持家務,賴丙陽“這一頭”負責保家衛國,夫妻倆的“小確幸”著實令人羨慕。

支隊機關距烏魯木齊市不足半小時路程,起初,幹部有家不能回,下班後只能耗在機關。敬海友提出:“軍人職業特殊性決定了要比常人多一些分居、分離的煎熬,但組織上有義務幫助減少不必要的分居和分離。”支隊在嚴格落實戰備執勤比例和有關規定的同時,正式開通了“幸福小班車”。從那以後,多數幹部家庭更和睦了。一度夫妻冷戰的十中隊中隊長王祥奎一家,還被武警部隊表彰為“五好文明家庭”。

恪守孝道

贍養老人不留遺憾

“家和”贏在“新時尚”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網絡配圖

任務繁重,遠離老家,父母無人照顧。勤務中隊指導員席耿亮為此苦惱不已。

敬海友利用週末時間,與幹部股一起為席耿亮的父母聯繫駐地環境優越的敬老院。老人住進敬老院,洗衣、做飯、洗澡等日常生活,有護工代勞服侍,平時還有一群“老夥伴”陪伴。席耿亮幹事業少了“後拉力”,閒暇之時還能看望父母、彌補孝心。

老齡化浪潮湧來,大多數年輕幹部面臨贍養老人和打拼事業很難兼顧的矛盾。

今年,支隊幹部胡智也遇到這樣的難題。敬海友指導他與父母溝通,將家裡十幾畝地停耕轉租,租金用來為父母進城租護工,老人家衣食住行得到了更好保障。前不久,胡智還為父親報名上了老年大學呢。

作為軍人忠孝難兩全,怎樣才能不留遺憾?敬海友的回答是:“讓老人過得體面,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有尊嚴。”他倡議幹部家屬建立“我們是一家”微信群。通過微信群,家屬們互幫互襯,部隊領導定期反映年輕幹部的表現。瀏覽微信群,遠在千里的家屬“像在身邊”。為了在微信群裡多給家人“報喜”,越來越多的年輕幹部工作起來更賣力。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敬海友(1970.7),男,漢族,甘肅甘谷縣新興鎮苟家村人,1989年3月入伍,中共黨員,武警烏魯木齊指揮學院畢業,大學學歷,上校警銜。歷任武警兵團總隊戰士,排長,指導員,幹事,組織股長,紀檢科長,組織處長,支隊政委等職。在疆30年,先後在參與處置新疆“7.5”事件;自治區成立60週年;國家召開G20峰會,APEC會議,金磚五國會議等大項工作中,擔任支隊基指首長,負責烏魯木齊環線安保活動,取得卓越成績,為新疆長治久安做出了貢獻。

「天南海北甘谷人」幫武警戰士念好“家和經”的知心政委

甘谷人,號稱甘肅的猶太人,他們吃苦耐勞,他們走南闖北,自強不息,從祖國的西北邊陲到發到的沿海城市,寒冷的東北平原到高速發展的珠三角,到處都有他們奮鬥的身影。

甘谷在線為了展現甘谷人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面貌,為了挖掘甘谷精彩,鑄就甘谷輝煌,讓世界瞭解甘谷,讓甘谷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甘谷人的新形象,弘揚社會正能量,激發甘谷人的發展鬥志,甘谷在線特開設《天南海北甘谷人》欄目,不限職業,不限年齡,無論你是老闆還是打工仔,是官員還是學者,只要你是在外奮力拼博的甘谷人,甘谷在線小編都會願意將你的故事和你的精彩展現給家鄉父老鄉親。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天南海北甘谷人】往期內容

老軍人的情懷——原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國將軍書畫院理事,張臣剛

原甘肅省軍區政治部主任、少將 —— 石新貴

北京廣濟寺方丈演覺法師

用生命丈量信念的西王家硬漢子 —— 史林傑

奮鬥成就人生 —— 艾建兵(馬務寺)

種菜能手 —— 頡建明

勇追泰拳夢的金山少年 —— 張強強

特別版:致奮鬥在吳忠的甘谷人

清末學者鞏建豐九世孫 —— 鞏作義

追逐光影的北漂男人——段順平

隴右左刀客 —— 馬宏偉

隴人嬌子、中國最美快遞員——王小敏

鍾情鍾馗赤子心----訪甘肅鍾馗畫名家野風

遠在哈薩克斯坦的甘谷女強人胡反挖

挑戰激光極限的甘谷男人——魏志義

大莊席掬糞和他那放羊的小姑娘

奮發圖強的大石李川創業軍人——李小剛!

甘谷八里灣中岔飛出去的鴻雁——張桂棠

甘谷吹響的兒子-----大石鄉曲坪村劉元平教授

姚莊少年的北漂電影夢

悉心問道,落墨傳情——記甘谷金山青年畫家王淵皓

西北地區唯一獲"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好醫師獎(金刀獎)"主任醫師一一王雲

被聯合國授予“維和勳章”的甘谷軍人鞏保軍

隴上武林驕子 —— 金雲龍

刀尖上的舞者——禮辛尉克敏

蘭州文理學院旅遊學院院長、國家二級教授、學科帶頭人 —— 牛海楨(新興七家村)

東莞理工學院建築工程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 八里灣馬崇武

甘肅省名中醫,省中醫院出名的“慢郎中”—— 張志明(金山)

勞謙謹敕成醫者 —— 劉家莊劉銘銳教授

85後“環境工程學”博士,新興鎮劉家莊劉鵬的“魔術”創業旅途

男科專家 —— 馬鵬程

Google(谷歌)中國研究院院長張智威教授

致富不忘家鄉的新興鎮好男兒王杜林

藝舟蕩雙楫----劉雲鵬的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

最是“墨”香能致遠——記著名軍旅書法家謝興平少校

真菌奧秘的探索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劉偉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 博士 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會員 張世奇

嚮往大海 追逐夢想的甘谷漢子——楊克勤

白衣丹心鑄大愛 —— 記蘭大二院皮膚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大像山鎮駱志成

天山腳下的創客 —— 從農民工到商會會長的王永福

甘谷飛出的百靈鳥——記著名青年女歌唱家黃春燕

來自甘谷的中國名醫——解放軍總醫院肝膽胰腫瘤外科主任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劉榮

懷揣夢想 鍥而不捨——上海歐瑞實驗室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禮辛鄉董渠村-李濱皓

勇敢放棄鐵飯碗從零開始的蔣家莊男孩——蔣凱

一代國學大師——雒世銘

與恐龍打交道的甘谷籍著名科學家 —— 汪筱林

甘谷籍著名學者、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教育處負責人汪金國

甘肅測繪事業的開拓人之一 —— 甘谷名士 張志正

美國傑出青年科學家 —— 原迎春教授

四中嬌子——甘谷籍著名科學家彭應全

蟲子的敵人 —— 甘谷籍昆蟲學科學家張新虎

一心向佛的金山少年 —— 淨土寺住持海正上師

古建築畫師 —— 磐安楊家村何雲

甘肅省政協常委、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副院長 —— 六峰新村郭順林

我國首例克隆牛和轉基因克隆綿羊的骨幹研究人員 —— 苟克勉

磐安謝家坪的儀器儀表專家 —— 漆隨平

牛眼看世界•影像兵團 —— 牛想偉

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物 —— 汪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