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题咏开元寺(扬州江都大桥镇)

开元寺,原在江都大桥镇永济桥西二百多米的地方,它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开因此得名。寺名由唐代大书法家李邕题写,时称扬州开元寺或广陵开元寺。它在当时是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齐名的江准一大名寺。

唐诗题咏开元寺(扬州江都大桥镇)

开元寺

开元寺的建成,在当时是一大盛事。因此,前来观光的游人旅踪不绝,许多著名诗人还留下了宝贵的题咏。

刘长卿(?-约785)字子房,河间(今河北)人,开元进士,诗人,官随州刺史,人称刘随州。他写有《冬夜宿扬州开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卿之江东》:

唐诗题咏开元寺(扬州江都大桥镇)

刘长卿

“迁客投吴越,穿阴淮海凝;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寂寂莲宇下,爱君心自弘。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唐诗题咏开元寺(扬州江都大桥镇)

卢纶

卢纶(748-约800)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诗人,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他在《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中咏道:

“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寒蝉噪暮野无岸,古树伤秋天有风。数穗远烟凝陇上,一枝繁果忆山中。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

唐诗题咏开元寺(扬州江都大桥镇)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余杭(今浙江)人,文学家,曾任镇海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他的《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一诗如下:

“满槛山川漾落辉,槛前前事去如飞。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笙歌炀帝归。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红楼翠暮知多少,长向东风有是非。”

这些诗虽然反映了诗人各自不同境遇的不同感悟与讥剌,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对开元寺的客观描述:

如“江蹙海门帆散去,地吞淮口树相依”,“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是说开元寺地势的险要与位置的独特;“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是写开元寺殿宇的宏伟森严与香火的旺盛;“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是咏开元寺夕照流丹,水云相映,隐翠飞虹的宜人环境与迷人景色;“寒蝉噪暮野无岸,数穗远烟凝陇上”,是赞开元寺南眺江涛散帆,北观陇陌炊烟的开润境界与座落乡间的自然野趣。

从这些同时代文人的动人诗篇与绝妙诗句中,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依然可以想见这座古寺在当时的声势与影响来。(原创作者:朱毓麒 )(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