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導讀:國劇走過60年,儼然成了中國人日常文化消費中最為主流的一種選擇。從臺到網,從單一類型到多元題材,今天的國劇早已不同於過去的“電視連續劇”概念。2018年是“現實主義迴歸年”,前不久落幕的上海電視節討論最高頻的就是劇集“現實主義”,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後來居上的網絡視聽業,似乎比電視業更願意來談這個“傳統”的話題。“現實主義”為什麼能成為驅動網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視頻網站為“現實主義”操的心落地狀況如何?這裡有一份深度“四問”等你查收。

文 | 吉拉夫

60年,轉眼國劇迎來一個甲子的轉身。曾幾何時,電視劇在電視熒屏上大放異彩;60年後的今天,互聯網的異軍突起帶來了受眾收視習慣和應用場景的改變。短短几年間,劇集在網端的傳播,有了比肩甚至超越傳統電視播出的潛質。已經步入“超級網劇”時代的網絡視聽業,無論自制劇或版權劇內容,都成為了以愛奇藝、優酷、騰訊等頭部視頻網站最為核心的競爭資源。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電視端有的劇集傳統,如何在網絡視聽的下半場競爭中成為發展驅動力?這同樣成為今年上海電視節中被不斷劃重點的議題。被視為每年視聽傳播業重要風向標的這一節展,今年迴歸到了關於劇集的一個底色命題:“現實主義”。而顯而易見,今天的“現實主義”早已不只是電視的事了。尤其對於完全擺脫“野蠻生長”之後的網劇市場,行業的升級迭代需要更有力的內容標準介入,這種秩序的構建,則離不開向“傳統”的取經,並且找到內容戰略演進的立身之本。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答案其實很明確——劇集作為當前主流視頻網站構建競爭力的重要策源地,“大劇”對於流量和影響力的吸附能力不容小覷。例如,愛奇藝在過去幾年間憑藉《盜墓筆記》《老九門》《河神》《無證之罪》等精品劇最先步入“超級網劇”時代,迎來付費會員業務的爆炸式增長。尤其是《河神》等作品的“出海”,更形成內容價值鏈的有力反哺;優酷在去年也憑藉《白夜追兇》拉動流量市場,帶來業務規模成長。這些成功案例背後,其實是視頻網站打造頭部內容更明晰的思路——幾番激濁揚清之後,“立得住”和“站得起”正成為網劇市場的新動向,這意味著除了要差異化的內容傳達,好劇應當對每一個平凡個體形成強烈的共情關照——這就是“現實主義”的四兩撥千斤之力。

2018網劇“半場”前瞻:

暑期檔競爭升級,“大劇”又有新標準了?

2018年過半,在今年的上半場裡各大視頻網站在劇集業務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迭代升級。電視端爆款劇缺席,收視低迷之下視頻網站發揮有力拉動作用。例如《老男孩》在愛奇藝的播出點擊量破20億,敲開今年現實題材劇的核心受眾市場。而面對版權劇在上半場有所欠缺的表現,幾大視頻網站也在自制劇方面強勢補位。愛奇藝在明確的自制劇戰略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劇集內容的差異化策略,校園+軟科幻的《同學兩億歲》延續此前《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的熱度,完成對新青春劇的定義;騰訊視頻推出的迷你劇《東方華爾街》,也為行業劇注入新表達。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無論是都市劇、青春劇、行業劇,上半年為網劇市場注入核心競爭力的劇集作品都與“現實”有高度勾連。總體上,愛奇藝定調先行,率先打開“現實”局面;騰訊和優酷隨後,也有“現實”代表作湧現。面對白熱化的下半年市場,如何促成劇集內容更強的貨幣化能力與體系化發展,馬上到來的暑期檔可以提供一定線索。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2018暑期檔三大視頻網站自制劇、版權劇數量 (數據來源:影視前哨綜合統計)

從三大視頻網站即將在暑期編播的劇集分佈來看,愛奇藝形成一定的領先局面,自制劇、版權劇的體量均在市場規模的分取上有顯著優勢。暑期檔三大視頻網站上線劇集超過40部,愛奇藝佔比超過兩成(含拼播劇),超過優酷與騰訊上檔劇集的總和。騰訊視頻和優酷雖在數量上有所不及,但如有爆款劇的出現也有機會促成長尾效應。

自制劇作為視頻網站內容生態持續發展的核心,不僅對用戶粘性的增加有助益,也對平臺的核心業務發展有提振作用。從數量顯示看,暑期檔自制劇愛奇藝上線10部,騰訊6部,優酷5部。

從即將到來的視頻網站“暑期檔之爭”來看,兩個變化值得注意:一是資本對規模化內容的發展支撐更為顯著,數量是爆款劇策源的重要前提。在這一點上,今年完成IPO的愛奇藝有充足的資金鍊來支持內容業務的持續增長,這也為下半年的增量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二是在劇集選擇日益增多的今天,“大劇”不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標準,需要堅持底色、多方探索。三家視頻網站都不約而同地在現實題材方面有所深耕,這是從“傳統”中覓得的現實——在中國電視劇的發展史中,留得下來、走得出去的大多是精品現實主義力作。與此同時,網劇作為一個年輕態的市場,如何在此基礎上進行類型創新、圈層突破,是接下來競爭的核心發力點。

在這一方面,定位於“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的愛奇藝有天然優勢。其在完成上市後,也與不少外媒對愛奇藝的這一發展潛質有所關注。

早前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援引野村證券分析師評論認為,愛奇藝擁有“卓越的內容製作能力”,這為進一步擴大其用戶群提供了強有力的優勢。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美國最著名和權威的電影雜誌Variety(《綜藝》)也報道,愛奇藝原創內容是其制勝戰略的核心,是其超越其他競爭者的特質,可以幫助平臺從依附廣告轉變到付費用戶模式。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全球領先的媒體情報公司CISION認為,愛奇藝作為中國領頭的娛樂視頻網站,不僅引領了中國線上內容付費模型,而且也是最早同頭部人才合作生產高質量原創劇集的公司。

微博話題的聲量反映出觀眾對劇集的口碑評價及期待程度。截止至2018年6月3日,微博閱讀量達1億以上的劇目有23部,其中,愛奇藝18部,優酷9部,騰訊視頻13部;微博話題量TOP10大劇中,愛奇藝7部,騰訊視頻7部,優酷5部。市場對愛奇藝、騰訊視頻劇集偏愛期待程度更大。至於暑期檔的表現究竟如何,也有待於我們持續觀察。

政策、市場雙向驅動“現實主義”:

頭部視頻網站的共同發現是偶然嗎?

在過去一階段中,資本市場的力量湧動帶來大卡司、大IP、大投入之風盛行,部分劇集過度追求流量效應,立意漂浮、情節虛化、人物模糊。事實證明,忽略敘事的社會現實土壤,只會帶來大量“留不住”的劇集。所幸,各大製播主體紛紛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近兩年中努力扭轉。

2017年,這一行業亂象有了巨大改觀。直到被官方定義為現實主義劇集迴歸年的2018年,不論是一線電視平臺或是視頻網站,都找到了“現實主義”構築內容合理性的支撐:一批立意積極、敘事紮實、有豐富移情空間的優質劇集湧現,讓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成為主流,政策和市場兩隻手的推動功不可沒。

隨著最嚴“限古令”的出臺,2018年大IP古裝劇市場缺位。2018年廣電總局進一步加強對古裝劇審查,並調整了一線衛視的古裝劇黃金檔播出時間和比例。與之相反,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則受到大力扶持,在備案和過審方面有更多的政策利好。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從2018年1月至4月總局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情況可以看出,反映當代社會現實的都市劇、農村劇,展現近代革命歷史的革命劇等過審佔比較大,而古代題材劇過審不超過15%。

當然,不止於“有形的手”,近幾年市場選擇也展現出對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青睞。都市職業劇、諜戰劇、革命劇開始回暖。2017年《人民的名義》成為爆款,在愛奇藝平臺累計播放近80億次,《雞毛飛上天》也達到近22億播放量。這兩部精品電視劇通過現實主義手法,以真實飽滿的人物塑造、貼近生活的故事情節,打動了億萬觀眾的心。更進一步來看,爆款劇出自網端的可能性正在不斷增長,前兩年愛奇藝的《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優酷的《白夜追兇》、騰訊視頻的《一起同過窗》等,都已經表現出超越電視端的“引爆”能力,而這些作品都有著對於“現實主義”的豐富理解。某種意義上,對於“現實主義”的反應,有著敏銳洞察力的視頻平臺其實想得更多、想得更遠一些。

2018年暑期檔,這三家頭部視頻網站也搭上了“現實主義”班車,增加了現代都市、軍旅、諜戰、革命等題材電視劇。其中愛奇藝題材覆蓋最為廣泛,多達20種,騰訊和優酷緊隨其後。若是單把現實主義創作分列出來,愛奇藝15部,騰訊7部,優酷5部,也能反應一定的狀況。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在平臺編播現實主義劇的趨勢方面,我們同樣能從整體的劇集業務中尋得線索。除了自制劇,視頻網站對版權劇的選擇也呈現出高度的“現實主義”特質,並且在今年上半年收穫不俗反響。以6月某日電視劇收視排行中可見,入題“現實”的電視劇在前五強中佔據四席,《脫身》《愛國者》在愛奇藝、騰訊視頻播出,《走火》在愛奇藝和優酷雙平臺播出。由此,可進一步闡釋“現實主義”的理念和手法對當前主流視頻網站的助推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如同《愛國者》這樣的主旋律正劇,也不再絕緣於年輕人主導的視頻網站,“眾望所歸”的現實主義創作依然是主流受眾市場的主導性選擇。在這一方面,視頻網站以高度自覺的清醒意識,在內容的擇取方面表現出了更強的包容度。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再談“現實主義”:

視頻網站應當具有怎樣的“現實主義劇集觀”?

從現實題材創作到現實主義創作,今天再談“現實主義”,意義或許已經發生了流變。鄭曉龍導演曾在談及他創作的《甄嬛傳》時說,今天的現實主義應當是劇集創作的一種普遍觀念和手法,未必是當代題材,卻要在內核上呈現當代風貌。《甄嬛傳》就是這樣一個例證:雖然講述的是後宮女性的故事,但它對女性意識的認識,卻是對當代女性有照拂意義的。

由此,我們理解今天的“現實主義”,自然也需要有更遼闊的視野。現實題材並不能完全與現實主義創作畫上等號,實際上無論是哪種題材,只要能夠找到社會生活的痛點、接近現實生活、引發人們共鳴的劇集,它們都可以是現實主義的。

這或許意味著國劇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現實主義劇集可以是浪漫的、懸疑的,可以是歷史古裝的,也可以是青春校園的;可以植根現實世界,也置身虛構世界——但無論如何,作為關照現實的底色都是一以貫之的。

從1958年出現的第一部中國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開始,國劇進入了漫長的“現實主義”探索,60年過去後依然在路上;但僅有6年時間發展的網劇,在清晰地意識到這一問題如何後起直追?其實幾大視頻網站的“掌門人”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緊迫性。

從今年的網劇業務發展來看,愛奇藝在現實主義劇集創作的“存量”和“增量”方面其實都表現出了可圈可點的成績。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在於,愛奇藝劇集在對“現實主義”的創作認知表現出了更多層次、更為深入的開發,不僅關注現實題材,也在現實主義的手法上有所深耕,其目的在於打造一批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貼近情感的精品力作。

即將到來的2018年暑期檔,愛奇藝推出的劇集作品中,現實主義題材覆蓋面進一步延展,覆蓋近20種類型劇。從抗戰劇《愛國者》、軍旅劇《伙頭軍客棧》、革命劇《脫身》,到都市情感劇《時間都知道》、都市商戰劇《再創世紀》,對“現實主義”的構造有了豐富的註腳。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獻禮改革開放40週年,聚焦互聯網創業的熱點議題,也於今晚八點登陸愛奇藝全網獨播。從播出方式看,這部劇開啟了首創性排播模式:48集會員一次看全集。從劇作品質到排播模式,愛奇藝為現實題材作品增添創新註腳。

四問“劇變”:都在談的劇集現實主義,視頻網站可能想得更多更遠

此前備受關注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由“國劇良心”正午陽光製作,也將在愛奇藝播出。作為一部IP古裝劇,如何“避雷”也成為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在影視前哨(ID:yingshiqianshao)對本劇的觀察和接觸中,其創作不僅規避了亂象問題,也在現實主義的加持下表現出亮眼的成色:通過展現北宋時代風雲變化中一個家宅的興榮,刻畫了古代禮教制度下女性的奮鬥成長史。

曾經的《炊事班的故事》塑造了小毛、老高、小胡、大周等具有生活氣息的角色。10年後的《伙頭軍客棧》以退轉軍人再就業為背景,講述了某部炊事班戰士退伍後創業建設客棧的故事;《瘋狂創客》則以“大眾創新、萬眾創業”中創業公司遭遇瓶頸期為背景,講述了六位年輕人攜手互助的幫公司渡過過瓶頸期青春正能量故事……這些打上愛奇藝標籤的作品,會有更強的耐力來應對市場的選擇。

所謂“現實主義劇集”,是對時代洪流的再現,是對社會風雲變幻的記錄。愛奇藝的選擇自然是順勢而為,從價值觀開始,自上而下地構造自己的內容體系。與時代共振,與人民情感共鳴,視頻網站要走的現實主義之路都始於這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正劇在視頻網站的激活下有了更多生命力。以愛奇藝為例,其與TVB共同打造的自制劇《再創世記》講述新一代內地人、香港人在兩地和海外的商場打拼,展現小人物與大時代共同的命運牽動;《愛國者》則以十四年抗戰為背景,展現了大無畏的民族犧牲精神。

或許“現實主義”只是一個小小的切口,但管中窺豹,我們看到的卻是以愛奇藝為代表的新興視聽傳播力量,努力在同質、共性的現實主義底色中尋找個性化的藝術表達,這種路徑也許是我們今天定義網劇“網感”的重要線索。一如愛奇藝所強調的“守正用奇”,這也是新時代裡國劇新勢力崛起的關鍵基礎。

一點反思:

是“現實主義”,還是以“現實主義”為名?

當今天的主流市場重新推崇“現實主義”時,這個熱門詞彙會不會像過去的IP、流量一樣被異化呢?面對資本的逐利性湧入,投入現實主義懷抱的也可能各有各的“小算盤”。這樣可期的繁榮景象背後,還有許多需要行業警惕的東西。

《人民日報》曾發文批“偽現實主義”。現實主義是要有土壤的,它植根於中國文化與社會環境,所謂“偽現實主義”的本質,就是脫離了中國的社會土壤,一味地追求想象中的美好建構。當脫離了社會土壤與環境,劇集的邏輯性、藝術性、故事性也就消失殆盡。

在今年上海電視節上,來自劇集行業的一線創作者不少提及這一議題。在節展中,記者也採訪到了愛奇藝的相關負責人,談了對這一問題的看法。雖然現實主義創作已經有了更豐富的內涵,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它的標準放諸四海皆準。好的創作,依然要能夠再現社會的變遷、再現社會中的個體變遷。在愛奇藝的擇劇標準中,一定要拒絕打著現實主義旗號的懸浮劇、偽現實劇,只有這樣,才能助力內容生態的創新發展更有序、更持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