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从古至今,楷书都是最实用的书体。当下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方块字印刷体的规则。人们常常会用印刷体的眼光去衡量当代书家的楷书创作,

常常把整齐、板滞误以为美

新手入门,常以欧阳询楷书为范本,比如临习《九成宫醴泉铭》者甚多,此帖是欧阳询穷尽一生工夫的代表作品,对于一个初学者,怎么能一下子领悟到其中的内在精神呢?初学者费力不说,想学好更难。所以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国展评委曲庆伟老师就提醒: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

既然初学者不应该选择“极标准化”的唐楷作为入门范本,那应该如何入门楷书呢?曲老师的建议是从魏碑、或者略有行意的一些楷书入门,再介入法度严谨的唐楷效果会更好一些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曲庆伟老师临《雁塔圣教序》册页 局部

提及楷书就和欧体画等号,这是错误的认识。魏碑也是楷书的一类,常常被人忽略,还有魏晋时期楷书,比如智永的《千字文》,唐朝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以及元代赵孟頫的楷书都是楷书入门的好选择。这些楷书法帖各有特点,法度又不至于过度严谨,比较利于初学者掌握

如果你不想写“死板”的楷书,选择这几类楷书临习是必要的选择,曲庆伟老师也介绍了这几类楷书的特点,并梳理了临习这几种楷书能取得的收获:

《元桢》《元略》属于墓志。《元桢》主要解决方笔一路楷书的结构用笔问题。《元略》属方圆兼备型,结字变化亦趋丰富。我认为,习墓志,方笔一路解决了问题,就学到了本质。在此基础上会变化,就可以写的灵活了。智永楷书,属于帖学一路,二王正派,非常秀润。有了墓志的刚健,还要辅之以秀润,二者不可偏废的。有了智永的基础后,楷字能润,能活,始有行之活脱,也可为入手二王行书作些铺垫。

褚书集北魏二王行意于一身,学此可以理解魏之骨,行之韵。赵孟頫楷书,主要是王字的楷化,活而不失骨力。这一路写下来,自会有所悟。目的是法意要兼得,不要大家写死板的楷书。”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曲庆伟老师临《元桢墓志》

楷书作为主流书体,在各类国展中也都占据主体地位,那么在国展评委眼中,好的楷书作品应符合哪些标准呢?对此,作为全国第二届楷书展评委,曲庆伟老师作出这样的解读:“一件好的楷书

首先要有传承性再次要有独到的理解。楷书的学习,首先要继承传统,魏晋隋唐元明的楷书各呈风貌,没有这种传承,楷书作品便失去了根本,也不可能写出格调。再者,楷书作品,不是古人的任意‘翻版’,有古人面目固然没错,但更应有自家的独到解读。也就是‘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曲庆伟老师临智永《千字文》局部

当代楷书创作,已经脱离了实用的束缚,必然会向艺术性多方探求。看惯了神道碑与墓志铭,你会发现古人留给后人超越的空间其实很小很小。曲庆伟老师也感叹到:“想写好楷书,真的很难!”

“写楷书,误以整齐、板滞为美!”这是曲庆伟老师对楷书学习者的提醒。唐楷技法繁复,往往是学了法度,又会囿于法度,韵致难求。其实,基本功往往不在于习什么书体入门,主要看一个人临摹的能力,诸如对笔法、造型、墨法的感知调控能力。而这些能力必须是在日积月累中渐次提升的。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曲庆伟老师临赵孟頫《妙严寺记》局部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曲庆伟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协翰墨薪传工程授课专家,第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全国第二届楷书展评委。

全国首届三名工程书法展50名家之一,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黑龙江省第八届文艺奖一等奖等,参加中国书协兰亭奖、全国展、以及单项展、邀请展等四十多次。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广东省深圳市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中国书法》当代书坛六十位中青年名家提名,《书法》首届中国书坛中青年书法家百强榜百强,《中国书画》提名黑龙江省十大青年书法家等。

作品欣赏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楷书国展评委:唐楷作为入门字帖不合适,这样学楷书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