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人生在世,需要三個方面的管理,就是健康管理、才智管理以及心靈管理。

今天,請允許我以“對人生的思考”為題,就“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人生?”談談我的想法。

這個話題,過去我也曾談及。我認為人生在世,需要三個方面的管理,就是健康管理、才智管理以及心靈管理。在這三者之中,今天我著重講述心靈管理。

2005年2月在橫濱舉辦的盛和塾關東地區塾長例會上,我談過這個話題。今天我以那次講話為基礎,將內容加以改變,重新論述:

1

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心靈管理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心靈管理被忽視

如今,人們對健康越加關注,注重健康管理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每年都接受一次健康診斷和全身體檢,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並根據檢查診斷的結果,或接受治療,或控制飲食,努力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

還有不少人或去健身房,或購買健身噐材,或跑步,不僅維持健康,還進一步增強體力。

同時,許多人認識到,僅僅對身體進行管理,僅僅保持身體健康,還不能讓人感覺到人生的意義。所以他們致力於對頭腦的管理,或者說才智管理。比如說,上成人學校,讀書,聽講演等等。在管理身體的同時也管理才智,努力維持、提升自己的才能。

然而,人具備身體、才智的同時還具備心靈。很多人重視身體管理、才智管理,卻忽視心靈管理。而這個心靈管理對人而言至關重要,但許多人卻對這項管理卻漠不關心。

正因為如此,現代人患心理疾病者不少。煩惱、擔憂、不滿常在我們心裡作祟,我們因而痛苦、焦慮。加上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心中很容易滋生妒忌和憎恨。而這類心病又會影響到肉體。

例如,精神壓力導致胃潰瘍,還有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一般都認為,這些疾病都起因於人心中的苦悶和煩惱。還有,心中的不平不滿、惱怒、忌恨等情緒滋長蔓延,就可能患上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如果這種心靈的荒廢進一步加劇,還會引發家庭暴力、虐待兒童,甚至導致自殺。

我認為,人們一味強調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只在肉體和才智管理上花功夫,而忽略了對心靈的管理,這才是上述現象的根源。

當然,雖然認識模糊,但我們一般也知道心靈對肉體有影響。然而,正視這個問題,認認真真實行心靈管理的人卻非常之少。

進一步說,心靈的影響所及,不僅僅限於肉體,它還對我們的人生帶來極大的影響。或許大家認為,自己心中想什麼是隨意和自由的。但實際上,你心中所想會作為現象呈現。所以保持何種心態至關重要。

為此,在宗教的世界裡,非常注重保持心態的平和。我皈依了禪宗,而坐禪這項修行就是為了保持心境的平穩和寧靜。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活躍在20世紀初期的英國哲學家詹姆斯・埃倫,在他的著作《原因和結果的法則》一書中,對於心靈管理,有如下的論述:

人的心靈像庭園。這庭園,既可理智地耕耘,也可放任它荒蕪,無論是耕耘還是荒蕪,庭園不會空白。如果自己的庭園裡沒有播種美麗的花草,那麼無數雜草的種子必將飛落,茂盛的雜草將佔滿你的庭園。

就是說,人的心靈猶如庭院,如果不加耕耘、任其荒蕪,不去播種美麗的草花,那就會雜草叢生。

接下來,詹姆斯・埃倫又寫道:

出色的園藝師會翻耕庭園,除去雜草,播種美麗的草花,不斷培育。如果我們想要一個美好的人生,我們就要翻耕自己心靈的庭園,將不純的思想一掃而光,然後栽上清純的、正確的思想,並將它培育下去。對心靈加以管理,讓自己具備正確的思想,那麼,在你心靈的庭院裡,就會如你所願,盛開美麗的花草。如果不修煉心靈,讓其放任,那麼,你不喜歡的雜草就會瘋長蔓延。兩者必居其一。

詹姆斯・埃倫所說的“美麗的花草”,無非是指人生的結果。想要實現你心中所描繪的幸福美好的人生,那麼你就必須對自己的心靈進行管理。詹姆斯・埃倫用園藝打比方,說明了這個道理。

然後,詹姆斯・埃倫得出如下結論:

我們選擇正確的思想,並讓它在頭腦裡紮根,我們就能昇華為高尚的人。我們選擇錯誤的思想,並讓它在頭腦裡紮根,我們就會墮落為禽獸。播種在心靈中的一切思想的種子,只會生長出同類的東西,或遲或早,它們必將開出行為之花,結出環境之果。好思想結善果,壞思想結惡果。

回顧我自己的人生,正如詹姆斯・埃倫說的一樣。人的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了人一生的結果。如果這個人是企業經營者,還決定了他的企業的業績。可見其作用之重大。

然而,這樣的道理卻沒有人明確地教導我們。正如前面提到的,幾乎所有的人,都沒有認識到心靈管理的重要性。上了年紀後,人們對身體的健康認真管理起來,但對心靈認真管理的人卻很少很少。

當下世相紛亂,社會上很多人困惑而不知所措。我想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此。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人的心中“真我”與“自我”在爭鬥

詹姆斯・埃倫看到了人的本質,他規勸說:“請拔除自己心靈這個庭院中的雜草,耕耘庭院,播種自己希望的、美麗的花草,精心地澆灌,施肥,管理。”我想對詹姆斯・埃倫的話做進一步的簡明扼要的說明。否則,這樣的道理很難付諸實踐。

我曾給大家講過,人的心靈構造可以看作是以真我為中心的多層同心圓,真我的外面是自我、感性、知性。但是,心靈的中心同居著“真我”與“自我”,這兩者在爭鬥。我認為,這樣的描述易於讓我們理解人心的本質。

所謂“真我”,它充滿著愛、真誠與和諧,它可以用真善美這個詞來表達,它美好無比。

天台佛教中,有“山川草木悉皆成佛”的說法。山也好、川也好、草也好、木也好,森羅萬象,世間萬物,皆駐宿著佛性。這個世上,不管是生物還是無生物,全都像佛一樣,都具備優雅的、滿懷慈悲的、關愛他人的高層次的心靈。我將這種佛心稱作真我。

與這種高層次的“真我”相對應,所謂“自我”則是基於本能的,就是說,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好。比如憎惡、嫉妒、貪婪、虛榮、猜忌,還有自戀等表現。如果說“真我”是高層次的自我,那麼“自我”就是低層次的自我。

同時,也可以把“真我”稱為利他之心,把“自我”稱為利己之心。利他之心就是關愛、救助他人之心;利己之心就是隻要自己好就行的自私自利之心。每個人身上都同居著這兩種心。這就是我們的心靈。

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文中有如下描述:

我只身來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裡已經站著另一個我。

那個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誰呢?

為了避開他,

我躲進岔道,

但是,我無法擺脫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邁步,

捲起地面的沙塵。

我謙恭地私語,

他高聲地複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恥辱。

我卻深感羞愧。

伴隨這卑賤的小我,

我來到您的門前。

泰戈爾的詩中描述了醜惡卑賤的自我和純潔美麗的真我,這兩者在我們每個人身上同居。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所謂心靈管理,就是抑制“自我”,讓“真我”呈現

對我們心中利己的自我不予抑制,就會糟蹋了我們寶貴的人生。那麼,將這種低層次的自我當作雜草一樣連根拔除不就行了嗎?但事情並不如此簡單。

實際上,正因為有了“自我”,我們才能生存。僅靠純潔美好的自我,人無法生存於世。

比如,為了生存,自己要多得多佔的貪慾,為了保護自己,要頂撞對手的怒氣,這些都是造物主賦予人的生存的本能。沒有了這種本能,作為生物,人無法維持自己的生存。還有一些事例,比如名譽欲、權勢欲,乃至種種的怨恨,這類佔據心中的低層次的“自我”,成為某些人們生存下去的動力和活力。

然而,這種“自我”儘管為生存所必須,但低層次的“自我”決不可以過度膨脹。用泰戈爾的詩來解釋,就是不能讓那個卑賤的自我成為支配心靈的主角。如果低層次的“自我”成為主宰,人生必然遭遇挫敗。

在這裡點名批評未免失禮,我們見過很多像堀江貴文這樣的人物,猶如彗星出現在天空,一時成了時代的寵兒。可不久他就誇口說:“只要有錢,什麼都能幹成”,傲慢不遜。果然,好景不長,很快他們就從舞臺上銷聲匿跡。這是因為他們沉醉於一時的成功,忘卻了謙虛,放任心中那個利己的自我肆意妄為的結果。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出現,就必須對心靈加以管理。

剛才講過,人的心中同居著“真我”和“自我”。這裡的要點是:“自我”即利己心具有專橫跋扈的特性,一旦放任不管就會膨脹,以至將“真我”即利他心逼至角落。

實際上,我們在判斷事物的時候,往往以得失或面子等等作為判斷的基準。很少能用“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進行判斷。在這一點上,即使是長期修行的僧人等專門磨練過自己品格的人也一樣。

另一方面,基督勸人說:當人打你右頰時,你把左頰也讓他打。而佛陀提倡對怨恨報以微笑。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是因為美好的、優雅的利他之心佔據了他心靈的大部分空間。

我們是凡人,成不了基督或佛陀。而為了生存,最低限度的“自我”即利己心乃是必須。“自我”多少要一些,但又必須讓“真我”在心中佔據主要陣地。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要做到這一點,就非抑制“自我”不可。注視自己的心態,當只要對自己有利就行的“自我”冒頭時,即刻壓制它,猶如“敲擊鼴鼠”的遊戲那樣,把剛抬頭的“自我”壓下去。若能如此用心,“自我”就能減少,減少的部分為“真我”所佔領,“真我”所佔的部分就會擴大。

這樣做,“真我”在心中佔據的比例就會增加,這一過程本身就是人格提升的過程。就是說,通過每天每日的自我戒勉,“自我”的比率削減,“真我”的比例增長,這就是所謂“提高心性”。

把這件事當作家常便飯,反覆進行,在這樣努力的過程中,心靈得到磨練,就會被人稱為“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

還有,通過持續不斷地磨練心性,對事物的判斷水準也會發生變化。

“真我”所佔比例擴大以後,就會以利他之心,即美好的充滿關愛他人的心對事物進行判斷。相反,如果“自我”佔據的比例大,就會以“我呀我呀”的利己之心,就是隻以自己個人的得失或面子對事物進行判斷。判斷同一件事,用利他之心判斷,還是以利己之心判斷,結果將截然相反。

人在判斷事物的時候,並不是僅僅驅動理性。確實,我們在使用理性判斷事物,但此時,成為判斷基礎的乃是心靈的狀態。這個心態是利他還是利己,判斷的結果大相徑庭。

以利他之心為基礎判斷時,就能看見事物的核心,判斷就很少失誤。以利己之心思考時,判斷就會迷惑,就會扭曲,往往導致錯誤的結果。

最近發生的食品偽裝事件就是實例。連續數起食品廠家的事故,就是因為這些廠家忽視消費者的存在,忘記了作為食品企業的大義。“保質期稍稍超過沒關係吧!將品質標識稍加篡改別人看不出來吧!為了盈利這是不得已的”等等,就這麼為了私利,胡亂判斷。

在做判斷時,經營者和幹部以低層次的“自我”,即以利己之心為基礎進行判斷,結果不僅給社會帶來極大的混亂,也讓企業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機,也使眾多員工惶恐不安。

我們必須認知,在我們的心中,同居著惡的“自我”和善的“真我”。推出善的真我充當主角,讓那惡的自我只當配角,按這樣的原則,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自己的劇目。

2

向無私者西鄉南洲學習心靈管理的方法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西鄉南洲也論述過真我之重要

我最尊敬的西鄉南洲是我的家鄉鹿兒島的老前輩。他倡導“無私”即去除私慾,並親身躬行。他說的“無私”,就是我上面講的“抑制惡的自我”。

西鄉南洲留給後世的遺訓中,關於“應該如何正確做人”這一點,寫得言盡意切。歸納起來說,無非是“如何抑制惡我”、“如何培育善我”,也就是“抑制自我”、“擴展真我”,如此而已。

我們凡人實在很難效仿他。西鄉南洲事實上就是這樣管理自己心靈的,正因為做到了這一條,他才能成就明治維新這樣的偉業。時至今日,他那些金玉良言依然在我們心底迴響。

我想,在現代已很難同西鄉南洲過一樣的生活,但敬慕古鄉的英雄,儘量學習、仿效他的人生態度,那麼我們的人生也會變得更加美好。

那麼西鄉南洲在抑制惡我、培育善我方面,究竟是怎麼做的呢?搞清楚這一點,對於我上面所講的“心靈管理”而言,非常重要。我想引用《遺訓集》中的話來做說明。

西鄉的遺訓集《南洲翁遺訓》,是由幕府末年的戊辰戰爭中幕府一方,就是西鄉的敵人一方的莊內藩的有識之士彙編的。其中的原委,正好體現了西鄉南洲這個人物的品格。

莊內藩與新政府軍作戰,徹底投降。這種時候,一般都由勝者解除敗者的武裝。然而西鄉卻相反,他收繳勝者官軍一方的刀劍,讓他們赤手空拳進入莊內藩。這是為了預防粗野的武士胡作非為而採取的措施。而為了體恤敗者的尊嚴,表達敬意,在讓勝者卸械的同時,西鄉卻允許敗者佩刀。莊內藩人因此大吃一驚。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後來,西鄉因為“遣韓論”之爭而失敗下野,迴歸故里。因為西鄉度量宏大、人格高尚,一批仰慕他的莊內藩年輕武士專程來鹿兒島求教。其中還有莊內藩藩主的身影。此外,莊內藩的武士中,還有人追隨西鄉,參軍投入西南戰役,直至戰死。

這些接受過西鄉薰陶的莊內藩人,將所學的西鄉的教誨歸納編輯,留給後世,這就是西鄉南洲的遺訓集“南洲翁遺訓”。

這部遺訓集的第二十六條如下:

[遺訓第二十六條]

愛己者,不善之最也。修行不成,事業無果,錯而不改,功而生驕,皆因愛己起。故決不可偏私愛己也。

(譯)只愛自己,就是說,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好,對別人如何不必考慮,這種利己的思想,是做人的大忌。治學不精,事業無成,有過不改,居功驕傲,所有這些,都由愛己過度而生。這些利己的事情都決不可為。

“愛己者,不善之最也。”西鄉南洲終其一生都倡導“無私”,即去除私慾。而且他還不斷強調,諸事不順,都是因為“我呀我呀”的利己心作怪,就是說,都是愛己過度而生的災禍。

但另一方面,在遺訓第二十四條中,他又說“以愛己之心愛人”。乍一看兩者似乎是矛盾的,但這意思正如我剛才所講:應該戒除的是,只看重自己的自戀自愛,也就是低層次的“自我”。而西鄉在第二十四條中所講的“以愛己之心愛人”中的愛己之心,指的是一切待人接物都要持慈愛之心。指的是“對他人之愛”即“真我”。西鄉所說的是:請秉持同上天一樣闊寬的關愛之心去生活、工作。只要這樣做,福報一定會迴歸於你。

做生意也一樣。我們往往考慮的是隻要自己賺錢就好,這不對。江戶時代倡導商業道德的石田梅巖說過“做買賣對方也賺錢、我方也得利”。讓對方也獲利這是商業的鐵則,也是從商成功的秘訣。

如果自己想賺錢,你就要讓交易對方、讓客戶也賺錢,讓他們滿意高興。所謂“好心自有好報”,好報一定會降臨到你身上。我想西鄉的教誨無論對人生也好、對工作也好,都非常重要。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為了持續提高心性必須不斷加強對心靈的管理

西鄉遺訓第二十二條是這麼說的:

[遺訓第二十二條]

克己,於事事物物臨機而克,則不克。平素修心則克也。

(譯)克己,凡事想要在當時當地、即所謂臨場去克己,很難克得了。必須在平日裡就振起精神,進行克己自制的修行才行。

人在聽到克己重要性的告誡時,會說“好,我明白了,到時我一定注意。”

但一旦遭遇狀況,並不能立即將克己精神付諸實施。正因為這樣,西鄉說道“克己,平素修心則克也”。就是說,克己自律的道理,光用頭腦理解還不夠,必須從平日起就要進行抑制自身慾望和邪念的訓練。而且抑制慾望和邪念這件事要成為習性,就是說,必須融入自己的性格,必須達至此種境界。

沒有成為自己的性格,沒有變成自己的血肉,那麼一旦出現情況,那時即使想要剋制自己也剋制不了。所以,從平時起就要努力剋制自己,進行剋制慾望的訓練,也就是要不斷努力去提升心性。

我一直強調“企業經營由經營者的器量決定”。不管你主觀上想把企業搞得多麼出色,但“螃蟹只會比照自己殼的大小打洞”。企業的發展的水平取決於經營者的品格,即人的器量的大小。

比如說,企業小的時候經營成功,但隨著企業規模變大,經營者掌握不住經營之舵,導致公司破產倒閉。因為經營者沒能隨著組織規模擴大而拓展自己的“器量”。

企業要發展壯大,不僅需要增加知識,增強技術技能,還要求經營者相應地擴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說,經營者要有意識地做出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性、哲學理念、思維方式和人格。

我年輕時也不具備優秀經營者所需要的那種“器量”。年輕時,許多方面都不成熟,但我有點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缺點,我每天不斷努力,使自己有所進步,有所成長。

有一位經營者曾說過這樣的話:20多年前,我曾對他說過,我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就是“不斷提升理念的每一日”。這位經營者說:“您說的不是提高經營技巧,而是說每天不斷提升經營理念、哲學思想、思考方式,這一點讓我深受感動。”

其實,從年輕時起,我就習慣在枕邊放上幾十本有關哲學和宗教的書籍,每晚臨睡前都要翻閱幾頁,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上一兩頁。從年輕時起我就這麼天天努力。所以我才會把自己的前半生歸納為“不斷提升理念的每一日”。這麼說或許不夠謙虛吧。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我想很多經營者都是這麼努力奮鬥過來的。例如“松下電器產業集團”的創業者松下幸之助先生,創立了“本田技研工業”的本田宗一郎先生都是如此。

30多年前,“京瓷”順利成長髮展,開始考慮上市。我去拜會一家日本有代表性的大銀行的總裁,我談到平時經常閱讀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著作,非常尊敬他,自己也想擁有像他一樣的人生觀,像他一樣工作、經營企業,說了許多自己的想法。

那位銀行總裁年輕時便認識松下幸之助先生,所以我想他一定會附和我,不料他卻說:“松下幸之助先生年輕時也很任性,胡鬧得厲害。哪像你這麼年輕,卻盡講些老成的話。”話語中帶著教訓的口吻。

聽了這話,我不禁愕然。因為是人嘛,在年輕時難免有很多缺點。但是我認為,關鍵是能否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即使是大銀行總裁對此也不予理解。讓我感到意外和納悶。

後來松下先生晚年時,我有幸與他相見,並獲得了與他對談的機會。名不虛傳,他果然具備高尚的人格,富於真知灼見,不愧為舉世罕見的經營者。我想,他定是傾其一生,不斷努力擴展自己的“器量”。正因為如此,“松下電器產業”才能發展成為世界屈指可數的高科技企業。

本田宗一郎先生也是如此。本田宗一郎先生開始不過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老闆,據說年輕時脾氣非常暴躁。現場有人工作馬虎,鐵拳和扳手什麼的馬上就會飛過來。他本人公開說過,“就是為了享樂才工作。”每天晚上招來藝妓,喝酒唱歌,喧鬧不已。

本田宗一郎先生功成名遂,他晚年時,我有幸與他相會。那年本田宗一郎先生等幾位經營者,還有我都被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應邀一起參加相關活動。

一個星期左右,我和本田先生等一同巡遊瑞典各地,同吃同住,我切身感受到本田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柔和謙虛,富有同情心,令人難以相信他年輕時的那些軼聞。我想,正是由於本田先生不斷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才能赤手空拳創建“本田技研工業”,並使之發展成世界頂級的汽車工廠。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對於經營者的人格與企業的業績同時提升的現象,我用“提高心性,擴展經營”這句話來表述。這句話道出了經營的真髓。你想擴展經營嗎,那麼先決條件是,作為經營者,你必須提高自身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格,能夠做到這一點,企業業績就會提高。

如果忽視了心性的提升,即使一時取得巨大成功的經營者,也難免沒落的命運。經營成功,當初似乎很優秀的人,早則十年,晚則三十年,往往開始走上衰退之路。這是因為,當初他們埋頭工作,一時提高了人格,但在功成名就之後,不知不覺間忘卻了謙虛,懈怠了努力,無法再把他們的人格維持在高尚的水準。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具備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見識。在人生的歷程中,人們憑著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尤其是我們經營者, 擔負著很大的社會責任,因為我們僱傭了眾多員工,要對他們的生活負責。我認為,孜孜不倦,堅持學習,終生努力,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格,這是想要立身出世的經營者應盡的義務。

學習和實踐這一教誨,我還從東方哲學的大家安岡正篤的著作中獲得教益,這就是“知識”、“見識”和“膽識”。

人生活在這個世上,必須掌握各種各樣的知識。但僅憑知識,在實踐中幾乎發揮不了任何作用。必須把知識提升到“知識要這樣運用”的“信念”的高度, 即提升到“見識”的高度。

但是,這還不夠。安岡先生說還必須把這種見識提升到“膽識”的高度。所謂“膽識”,就是不管發生何種情況都要絕對實行、毫不動搖的堅定的決心。

我認為,能帶來這種膽識的就是勇氣。

缺乏排除萬難、堅持到底的勇氣,任何知識都用不上。但許多人明知這麼做是對的,但實行時卻猶豫不決,就是因為缺乏勇氣。

那麼為什麼許多人鼓不起這種勇氣呢?因為他們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會遭人誹謗吧?”“不會惹人討厭吧?”盡顧慮這些,因要自我保護而不能付諸實踐。把自己看得輕些,拋棄個人得失,“被諷刺為糊塗蛋也好,遭人蔑視也好,都不在話下”,只要有這種氣度,那麼不管困難多大,定能付諸實行。

常言道“讀論語而不知論語”。我們大都讀過聖賢的書,聽過聖賢的教誨。有人提及,就會答道:“就這個道理啊,我知道”。但是僅僅知道,沒有任何意義,必須將它上升到“見識”,再進一步,拿出真正的勇氣,將“見識”轉化為“膽識”,才能付諸實行。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考驗是進行心靈管理的機會

這一點正是西鄉思想的精髓。正是在歷盡艱險、克服辛酸苦難的過程中,西鄉的思想昇華為膽識,成為發自靈魂的吶喊。

遺訓第五條最具代表性,它凝縮了西鄉經歷考驗後的思想。

[遺訓第五條]

某時,作七絕一首:“幾歷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愧瓦全,一家遺事人知否,不為兒孫買美田”。

如果我有違詩中所言,眾人可視我西鄉為言行相反者,而將我拋棄。

(譯)人的志向、信念在經歷多次艱難困苦的考驗以後才變得堅定不移。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扭曲自己的信念而求生存,那是恥辱。我留給家人的遺訓,世人或許並不知曉。那遺訓是不為子孫買良田,也就是不給子孫留財產。我以這首七律漢詩表明自己的志向。如果我的所作所為,有違反詩中所言之處,大家可把我西鄉看作言行相反的小人而嫌棄我。

備嘗辛酸,歷盡苦難,在忍耐中不斷努力,克服、超越種種考驗,只有這時,人的志向才能堅定如山。這正是西鄉在自己悲壯絕倫的人生體驗中歸納出來的金玉良言。

西鄉南洲的人生經歷,我想在座的許多人都瞭解,但在這裡,我想再次談一談西鄉所經歷的苦難和磨練。

那是西鄉三十歲時發生的事情。

當時,井伊直弼這位大老發動了“安政大獄”。由此,對尊皇攘夷派的鎮壓即刻嚴厲起來。位於京都東山的清水寺的和尚月照,也成了幕府緊急追捕的對象。對於西鄉來說,月照和尚不僅是實現維新革命理想的同志、親友,而且是自己的師長。為了幫助月照和尚逃避迫害,西鄉將月照帶到薩摩藩,懇求藩主的父親島津久光保護月照。島津久光當時執掌薩摩藩的政權。

但是,島津久光害怕與幕府發生意外的磨擦,拒絕了西鄉的請求。並下令將月照驅逐出薩摩藩,押送至日向(現在的宮崎縣)。在當時,押送日向,就是遣送至長州藩。背後的意思是,在越過薩摩和日向的藩境後,將月照斬殺。對於這一點,西鄉心裡明白。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在夜色中駛往日向的船上,想到棄同志一人於死地而不顧,乃是不潔之舉,西鄉不齒,西鄉決意與月照一起絕命赴死。於是兩人交杯對酌之後,攜手共投錦江灣。

月照溺水而亡,而西鄉卻被人發現後救起,雖然吞入大量江水而神志不清,卻奇蹟般地留下一命。

本來就有了與同志同死的覺悟,現在卻留下自己一人苟全性命,對武士而言,這比死亡更痛苦,是難以忍受的恥辱。為防他再次自殺,據說西鄉的家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西鄉目能所及處的利器全都隱藏了起來。

佛教修行的“六波羅蜜”中,有“忍辱”這一條教誨。承受屈辱,忍耐它,對人而言,是最難做到的事。忍住難忍之事,正是這時候,人才能接近開悟。

西鄉忍受了恥辱,選擇了要繼續活下去。

此後,西鄉暫且回到了鹿兒島。但他觸怒了島津久光,被流放到沖水良部島,囚徒生活極為嚴酷,牢房沒有牆壁,四面僅用格子搭建,狹小而簡陋。陽光無情曝曬,風雨肆意侵入,時而海浪也會打將進來。環境如此惡劣,加上一日只供兩頓稀飯,眼看著西鄉日益消瘦。

然而,處在如此苛刻的環境中,西鄉卻沒有吐露絲毫的怨恨。其後,承蒙島上官吏的好意,西鄉被轉移到禁閉室關押。並獲得允許,可以帶進中國古代典籍。從此,西鄉天天讀書,沉浸於冥想中。經過這一系列嚴酷的考驗,加上苦學先賢的教誨,西鄉成長為具備堅定信念的志士,這是一種在任何情況下都絕不動搖的信念。

數年後,回到薩摩後的西鄉,品格度量已今非昔比。這時的西鄉開始朝著實現維新的目標大步邁進。

要談自己的經歷,我未免惶恐。孩童時期我患過肺結核;報考舊制初中兩次沒考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兩天--1945年8月13日,在鹿兒島大空襲中,我老家的房屋被炸燬;兄妹們放棄升學而支持我上大學,志願的大學卻沒考上;因為沒有門路,畢業時的就職考試又屢遭挫折。我哀嘆自己命運不濟,埋怨社會不公,鑽起牛角尖來,甚至想去當一名智能型暴力團員。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現在追憶往昔,我的人生雖不如西鄉般跌宕起伏,但也因為克服了種種苦難,才錘鍊了我,讓我的意志堅定起來,造就了今日的我。如果我出身在富裕的家庭,生長在在優越的環境,不知苦難為何物,順利進入期望的大學,就職於優秀的大企業,那我的人生必將與現在截然不同。

孩童時代,父母常告誡道:“千金難買少年苦”。每當此時,我會反駁說:“那你們可別賣啊”。但現在回顧,父母所言實為真理。

逆境是重新審視自己、促使自己成長的難得的機會。在逆境和挫折的考驗中,不要消極,不要悲嘆。而是把它們看作錘鍊意志的良機,拿出勇氣,迎難而上。只有通過考驗才能堅定志向。

同時,西鄉誓言:“不為子孫買美田”。言下之意,即使最疼愛的親生的兒子、孫子,也不給他們留下財產。這是極度的無私,連自己的兒子、孫子的生活也提出如此嚴格的要求,一個“我”字更是完全置之度外了。

秉持這種超越骨肉親情、幾乎不近人情的無私之心,誓言“不為兒孫買美田”。這種程度的無私,苛刻得近乎違揹人間的常情常理,故一般人難以徹底踐行。然而,西鄉曾備受艱辛,他決不會違背誓言,他以詩言志,表明了自己志向的堅定不移。

我們也應像西鄉一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絲毫不改初衷,抱著堅定的信念,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但是,我們生活在今天這個富裕的時代,已經無法體驗西鄉經歷過的辛酸苦難。然而,反反覆覆自我告誡:“我就要以這種方式度人生!” 讓這種想法滲透到自己的靈魂深處,這應該可以做到。

正因為生活在富裕的時代,所以就更需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我認為,如果我們不這麼做,世相勢必愈加混亂。

無私的程度達到“不為兒孫買美田”。我認為,正因為西鄉持有如此強烈而徹底的信念,一場促成日本國家發生巨大轉變的革命---明治維新---才得以成功。誠然,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們,沒有必要過分地效仿西鄉。我想,給可愛的孩子們留下若干財產也未嘗不可。

西鄉南洲遺訓第二十五條的內容如下:

[遺訓第二十五條]

不與人對,與天對。與天相對,盡己誠而勿咎人,尋己誠之不足。

(譯)心中謹記,不要把人當對手,而要與天相對。對照天理,竭盡自己的誠意。決不苛責他人的過錯,而是反省自己真心之不足。

“不與人對,與天對”,意思就是不要把人當作對象作比較,而是以天道、以自己心中具備的真誠,以自己心中具備的良知,即秉持正道,去判斷,去處事。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在日本泡沫經濟最盛行時,不僅房地產商,連大銀行的分行行長也來熱心推薦:“去買房地產吧!”當時整個日本處於泡沫之中,只要買土地就會升值,只要買股票就會升值。給買土地、買股票者融資,銀行也能收貸款利息而賺大錢,因此,銀行三番五次來勸說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整個日本都腦發熱、眼發紅,捲入了這股投機狂潮之中。

然而,因泡沫破裂房地產價格和股價一落千丈,損失慘重者不計其數。這是因為大家都只是“與人對”,沒有“與天對”,沒有捫心自問這種投機行為是否符合天道。

額頭不出汗,不付出辛勞,僅僅從右手轉到左手就能賺取暴利。做這樣的事,真的正確嗎?應該對照天理良知,冷靜思考。可惜,當時能如此反躬自問的人真是鳳毛麟角。大家紛紛只“與人對”,相信說客的勸告,夢想投機發財。

房地產和股票價格暴跌,損失慘痛,這時,人們又責怪當初勸說自己投資的人。

“我本不想買,都是你說買吧買吧,都是你說給貸款給貸款,我這才買的!”這不對!西鄉說:“不與人對,與天對。與天相對,盡己誠而勿咎人,尋己誠之不足。”因為自己的過錯,因為自己誠心不足,才導致了失敗。應該這樣來思考,把失敗看作提升心性的良機。不做自我反省,而歸咎於人,未免荒唐。

然而,非常遺憾,儘管吃了那麼大的虧,但由此而提升了心性、能“吃一塹、長一智”的人卻少而又少。正因為如此,泡沫經濟陰魂不散,到時恐怕還會再現。這或許也是人世間的常態吧。

當代需要的領袖---由真我驅動的、“不好對付”的人

說了些口氣很大的話。不過,我還是認為,要改變社會現狀,最重要的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的狀態。我們要把西鄉南洲的遺訓當作鏡子對照,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性,哪怕是提升一點點。如果我們不做這樣的努力,日本國將何去何從,我很是憂慮。

現在日本的狀況堪稱國難。克服國家面臨的種種困難,能夠擔任二十一世紀日本國舵手的人,是具備如下資質的人。這種資質包括在西鄉遺訓第三十條之中,這是我非常喜愛的一段話。

[遺訓第三十條]

“不惜命、不求名、不謀官位、不圖金錢的人物,不好對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難與共,則國家大事難成也”。

(譯)不惜命、不求名、不謀官位、不圖金錢,這樣的人物不容易對付。不是此等難以對付的大人物,同他一起分擔困難、共同成就國家大業是不可能的。

“不惜命、不求名、不謀官位、不圖金錢的人物,不好對付”。

我認為,這幾句話正是西鄉本色的真實寫照,體現了西鄉這個人的真價值。西鄉自己就是一個不惜命、不求名、不謀官位、不圖金錢的、無私的人,捨棄了私利私慾的人。

人一旦有了私慾,只一句“給你錢財”、“給你地位”、“給你名譽”,就可以輕易收買。而沒有私慾、不為得失所動的人,就不好對付。那麼,用什麼才能打動這種不為私慾所動的人呢?為社會為世人,或者說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也就是用高層次的“真我”,才能打動他。不是這樣的人物,與之共同克服困難、成就國家大業就不可能。這就是西鄉要說的意思。

我們普通的人,要想達到西鄉那種境界,成為西鄉那種“不好對付”的人,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只要有強烈的意願,決心向西鄉學習,天天努力,哪怕只實行西鄉教誨的幾分之一,那麼無論我們的人生還是我們經營的事業,都一定會順暢起來。

實際上,在培養心靈相通、值得信賴的幹部、部下的時候,我並不強調要達到西鄉 “不惜命、不求名、不謀官位、不圖金錢”那樣的高度。但是,當幹部的人,至少是不為私慾所動、不會得失所動的人。只有靠真誠驅動的人,才有當幹部的資格。

稻盛和夫:心靈決定人生,決定一生的結果,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3

結束語

西鄉南洲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不懈地耕耘自己心靈的庭院,那兒綻放了大朵的鮮花。聚集在盛和塾的經營者們,我們也要辛勤地耕耘自己心靈的庭院,哪怕只是一朵小花,也要讓它開得鮮豔奪目。

這樣,經營者們率先垂範、不斷提升心性,那麼,不僅可以使各位自己的人生豐富多彩,而且可以拓展經營,可以實現各位企業裡眾多員工的幸福。我堅信這一點。

今天,我以“對人生的思考”為題,引用西鄉南洲的遺訓,論述了渡過幸福人生所需要的思維方式。

長達兩天的、精彩的全國大會,在在座各位協助之下順利閉幕,對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祈願在盛和塾學習的經營者們,務必再次學習西鄉的教導,闊步走在《人生的王道》上。我的講話到此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