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工程質量管控「大招」已上線——這些必備要點值得一看

結構工程是建築的“骨架”,在承載荷載,保障建築安全性能與使用性能方面發揮著最重要的作用,對結構工程進行全方位、全週期的質量控制是施工階段不容忽視的重點內容。

結構工程質量管控“大招”已上線——這些必備要點值得一看

分段質量控制

(1)全面控制施工過程,控制重點工序質量,確保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均符合質量標準。嚴格檢測每道工序,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後續施工。

(2)貫徹預防為主的防控理念,加強對原材料質量的控制,加強事中過程控制,對質量的事後檢查把關,加強對中間產品的質量控制。

(3)預防系統性因素的質量變異,通過制度,強化技術交底與安全交底,消除人員、材料、機具等質量風險,減少偶然性因素的不良影響。

混凝土結構

(1)對有特殊要求、技術複雜、施工難度大的混凝土結構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2)大體積混凝土須做好溫控及保溼保溫措施。

(3)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預拌混凝土供應商,根據運輸時間調整配合比。

(4)加強混凝土養護,預拌混凝土的第一次養護時間應儘量提前。

鋼結構

(1)鋼柱、梁安裝時須檢查柱底板下墊鐵是否墊實、柱是否存在偏斜或位移,並進行矯正。

(2)螺栓安裝階段須檢查原材料合格證和複試單,螺栓孔不得用氣割擴孔,板接觸面須大於 75%。

(3)加強對螺栓施工的質量檢查,終擰完畢後須全部檢查,對欠擰、 超擰的應進行補擰或更換。

(4)鋼結構施焊前須檢查焊條質量,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 焊瘤,不合格的焊縫不得擅自處理,且同一部位的焊縫返修次數不宜超過2次。

(5)焊接拼裝完成後須進行防腐材料及防火材料的塗刷,施工前清理鋼材表面焊渣及汙跡,塗刷後檢測塗刷遍數及塗層厚度是否達標。

砌築結構

(1)砌塊成型時採用自然養護28d,在蒸汽養護達到規定強度後,再停放14d。

(2)施工時嚴格控制水泥石灰混合砂漿配合比,控制砂中的含泥量,確保砂漿飽滿。

(3)頂層圈樑可增設砌體水平鋼筋,加強整體性能。

(4)建築物端部外縱牆與內橫牆交接處及山牆與內縱牆交叉處均設置構造柱,增強空間作用及整體性。

(5)施工時控制溫差,減小材料的溫差線膨脹係數,冬季及夏季須做好防寒防曬工作,控制裂縫出現。

結構工程質量管控“大招”已上線——這些必備要點值得一看

損傷識別

(1)對結構進行損傷識別,分為整體法和局部法兩種,分佈評價整體結構的狀態或某個特定結構部件檢測。

(2)整體檢測法包括模型修正與系統識別法、神經網絡法、遺傳算法等。

(3)局部檢測法包括聲發射法、頻域ARX法、超聲光譜法、幾何時域法等。

結構優化

(1)通過樑鉸機構增加柱端抗彎能力,使除底層柱以外的各柱端在較強的地震作用下不出現塑性鉸。實際配筋中縱筋用量相對較多。

(2)通過強柱弱梁,增大後柱彎矩進行柱端控制截面的承載力設計,使梁端出現塑性鉸比柱端出現更早更多,實際施工中箍筋用量相對較多。

(3)通過強剪弱彎,增大構件的抗剪能力,面對強烈地震作用時,避免結構延性未發揮出來之前出現非延性剪切破壞。

(4)控制受拉鋼筋的配筋率,包括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同時保證梁有一定的受壓鋼筋分擔部分剪力。

加固措施

(1)混凝土置換加固法:適用於梁、板、柱、牆和一般構造物的混凝土重置(置換)加固,但溼作業時間長。

(2)粘貼鋼板加固法:施工快速、現場無溼作業或僅有抹灰等少量溼作業,對生產和生活影響小,但加固效果受施工水平影響較大。

(3)加大截面加固法:施工工藝簡單、適應性強,溼作業時間長,影響加固和建築物淨空。

(4)預應力加固法:加固效果溫度,可顯著提高整體承載力,但影響原結構外觀,且不可在高溫環境下施工。

(5)增加支承加固法:加固效果好,但顯著影響建築物原貌及淨空,使用空間收到影響,一般僅適用於特殊情況。

結構工程質量管控“大招”已上線——這些必備要點值得一看

建立各方責任體系

(1)勘察、設計單位的質量責任:必須在資質等級許可的範圍內承攬相應的施工任務,禁止已經承包的業務轉包他人或者以違反法律的手段進行分包。

(2)建設方的質量責任:簽訂質量合同,明確質量責任,合法招標選擇工程建設各方,並對發生的質量問題承擔相應責任。

(3)工程監理單位的質量責任:在資質等級範圍內承攬相關業務,不得轉包監理業務,遵循人監理合同複雜建設方對建築質量的委託。

(4)施工單位的質量責任:根據承建資質承接工程項目,禁止出現轉包或者分包,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管體系,劃分質量控制環節與關鍵點。

質量預控

(1)預判施工過程中突發情況,包括處理設計變更、工程簽證等。

(2)定期對設計文件進行審核,核查結構計算書,確保滿足相關規範要求。

(3)加強機械控制及材料控制,包括設備採購、健全“人機固定”、“持證上崗”、定期維護、安全使用等,消除安全與質量隱患;原材料須嚴格檢查驗收,合理使用,加強運輸、儲存環節的質量控制,消除不合格風險。

(4)根據項目類型合理選擇施工工藝,並審核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安全性與經濟性是否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