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个税大修点评」个税改革助推扩大内需

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此次改革的重点包括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等。

个税本身具有调降空间

个人所得税是目前我国仅次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第三大税种,中国上一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是7年以前,从上一次修法至今,除了2012年个税累计同比增速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两位数增长,且大幅高于GDP增速。另外,个人所得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2016年已经达到8%,创出1999年来的历史新高。从绝对规模和结构来看,个税本身都具有调降空间,尤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启动内需的关键时期,个税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更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中银宏观:个税大修点评」个税改革助推扩大内需

「中银宏观:个税大修点评」个税改革助推扩大内需

综合征税迈出第一步

采用综合所得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并首次增设专项附加扣除的方式,这标志着我国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综合征税是将所有收入统筹在一起适用具体税率,能达到调节收入差距和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而现行的分类征收是将不同收入分开、分别适用不同税率,这当中可能导致因收入结构不同带来的实际税负差异,从而部分抵消个税再分配的作用。因此,与国际接轨,首次采用综合征税这种世界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征税模式,能够更好地体现税收公平,体现个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专项扣除切中民众负担痛点

此次税改中,首次提及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而教育、医疗、住房正是目前中国居民支出中最为刚性的部分。中国居民储蓄长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社会保障较弱,居民以此三项为主要目的进行预防性储蓄的习惯。此次税改将三项民生最大负担列入抵扣环节,虽然预计在操作上会设置抵扣上限,但在实际增加收入的效果上导向意义明确,能够切实增加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促进内需扩大。另外,抵扣环节的设置为以后政策可扩展性建立了合法的“口子”,例如二孩、紧缺人才个税优惠等导向性政策均可以通过立法在此框架中得以实现。

个税改革大力助推扩大内需系统性改革

财政部表示,将以现行3%至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将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并优化调整部分税率的级距。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3%税率的级距扩大一倍,现行税率为10%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3%;大幅扩大10%税率的级距,现行税率为20%的所得,以及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10%;现行税率为25%的部分所得的税率降为20%;相应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这三档较高税率的级距保持不变。本次改动,虽然级距数保持不变,但具体级距的税率皆有降低。对于中低收入群体而言,降低税负的力度会更加明显。

中国曾经多次实施过扩大内需战略,包括家电下乡、新能源补贴等政策,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理想中与中国庞大人口相对应的消费市场,其中关键就是由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抑制了潜在消费空间增长最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此次个税改革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惠及数量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为扩大内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势头。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中美贸易战的外部压力也给了中国推动全面内部改革的契机,结合普降消费品关税、不动产登记全国联网等多年呼吁的政策正式落地,预计减税降费、放松管制、对内开放等一系列措施也将会有重大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雄安新区、海南、粤港澳、自贸区等区域的开放政策或将因此而得到重大突破。

---------------------------------

本文为中银国际证券宏观固收研究系列报告,作者华夏、朱启兵。中银国际证券宏观固收研究团队致力于以翔实的数据、缜密的逻辑为基础,发现价值,匹配收益与风险,愿我们的研究服务能为您的投资成功尽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