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古寺高僧圆寂后竟肉身不腐 被誉为朱元璋皇业发祥地!


安徽凤阳皇觉寺是朱元璋早年出家的寺庙,在其登基为皇帝后,由原先的破烂小庙一夜间名扬天下。寺庙于明洪武十六年重建,并赐名“大龙兴寺”,因其与明王朝的渊源关系,又被称为圣庙,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

当年朱元璋出家后从最低等的勤杂工做起,相传他在天王殿扫地时,因四大天王腿粗如柱,扫地不便,于是就一边扫一边喊:“脚抬起来!”四大天王竟然真的坐下,把脚跷了起来,后来天下寺院纷纷效仿,四大天王塑像也都由站立改为了坐姿。

龙兴寺虽历经600余年风雨,大部分建筑与遗址仍森严壮观,可见其当年的宏伟气势。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规模堪称安徽寺庙之冠,殿内正中供奉着高5.3米的三世佛像,佛像前设有香火长案,香火自古长盛不衰。

明太祖殿是只有龙兴寺才有的殿宇,殿内供奉着明太祖朱元璋坐像,据说此像是按原寺内所藏的朱元璋钦赐画像所塑,塑像额角隆起,下颏凸出、凤眸龙颐,相貌确与常人不完全相同。身后两侧分立着明代开国功臣徐达、汤和。

太祖殿左边供奉着寺内高僧通幻和尚的肉身,通幻和尚于1997年10月26日圆寂后坐缸,遗体被弟子们护送到寺庙后的九华山上砌灵塔供奉。2000年启缸后发现,通幻和尚肉身不腐,体态依然,而所穿的衣帽都已腐朽。

对僧人来说,能留下肉身非常不易,需要通过严谨的修持,长年坚持食素不沾荤腥,使内心清净无污染,并且在大限来临前的十几天食不沾、水不进,减少体内的脂肪和水分,才有可能圆寂后肉身不腐。但即便如此,能成为肉身菩萨的也是寥寥可数。

太祖殿后面的一口大钟为为明代建寺时所铸,高2.05米,重约4吨,顶部铸有龙生九子之一的奇兽“蒲牢”。明清时期,钟声响彻云霄,远传数十里,素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龙兴晚钟”也被誉为“凤阳八景”之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