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个大学教授鉴赏诗词时满腹才学,却作不出一首好的诗词作品来?

国学守望者

鉴赏和创作是两回事,都是需要专门训练的。所以会鉴赏的人不一定会创作,会创作的人也不一定会鉴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宋代人严羽写了一本《沧浪诗话》,是中国古代很有名的一本诗歌理论和诗歌美学著作,被评价为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但是,你知道严羽写过什么著名的诗吗?不知道吧。

所以专门研究鉴赏诗词的教授,却写不出好的诗词作品,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有一点是底线:格律不能错。如果研究诗词的教授却不懂格律,写出的诗词在格律上就有问题,那这样的教授有欺世盗名的嫌疑。

比如去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十场结束前,两位评委,康震作诗一首,郦波集句一首,遗憾的是这两个作品在最基本的格律上就出了问题。


康震诗:

大江东去流日月,仄平平仄平仄仄

古韵新妍竞芳菲。仄仄平平仄平平

雄鸡高歌天地广。平平平平平仄仄

一代风流唱春晖。仄仄平平仄平平

明显平仄不合格律。

郦波集句:

人间有味是清欢,

照水红蕖细细香。

长恨此身非吾有,

此心安处是吾乡。

“是清欢”和“是吾乡”,“非吾有”和“是吾乡”,在相同的位置上用了相同的字“是”、“吾”,可谓僵化呆板。

这些先不论,此诗第一句以平声收尾,应当押韵。但在平水韵中,“欢”字是十四寒,“香”和“乡”都是七阳,可见“欢”字出韵了。哪怕是新韵,“欢”字韵母与“香”、“乡”不同。


两位教授想必对诗词有很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俩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之前,为什么不仔细检查一下格律,竟然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士常斋”,阅读更多有趣文章。


梦露居士

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意思。的的确确,我们经常看到大师们在讲解诗文时,常常讲解得头头是道,什么历史背景、中心意思、修辞手法、作者的生活履历等等的,说上去口若悬河,看上去情绪激昂。从他的讲解和鉴赏来看,诸般事情,仿佛他亲身所历一般;但若是查找这位大师的大作,却令人失望,除了对其他人的诗文进行讲解外,并无一首称得上是好的诗文。

如果一定要对这种现象给个解释的话,只能说这样的教授是有知识而无才华。有人说鉴赏和创作是两码事,就像是美食家未必能做出美食来,品酒师未必能酿出好酒来一样,我个人认为这个比喻是不对的,是偷换了概念。美食家或品酒师并不等于教授,而且功能也是有区别的。美食家或品酒师,凭借的是感官去品味各种味道,以此来判定食品或酒品的高低好坏来;但教授鉴赏诗词凭的是知识。事实上,教授既然具备了鉴赏诗词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讲,就应该能够创作出好的诗词来的,因为他具有创作诗词的知识,也懂得创作诗词的方法。

这就进入到一个死结中去了,就像是自己患有不育不孕症,却打着“祖传秘方专治不育不孕症”的招牌到处给人治不育不孕症一样滑稽可笑。对这样的教授,我个人认为,要么是叶公好龙,要么就是书呆子。叶公好龙是把好龙当招牌,显摆给别人看;书呆子是只知道掌握死知识,而不知道活学活用。

诗词创作,靠的是掌握的知识加上形象化的思维,要有想象力,能在脑海中展开一幅画卷。比如电影《少林寺》中的插曲:“日出崇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就是一幅山水画,你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样的画卷,凭着你掌握的文化知识,便可以创作出来,而你创作不出来,很显然就不是缺知识,而是缺乏想象力,缺乏才情。我想,这应该是一位教授鉴赏诗词时满腹经纶,却创作不出一首好诗词的原因所在吧。


陇之语

随意翻了几个高点击率回答,令人大跌眼镜!不知道诸如“博士”“文化达人”头衔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很有水准,至少提问者对诗词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提问者一个疑惑,但要搞清楚就要弄明白这几个问题:

1、什么是平仄和格律?

2、平仄是怎么由来的?

3、为什么要遵循平仄?

4、不遵循平仄行不行?

————————————————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统称为仄声。

古诗歌中关于平仄有个规律:(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对联:(联尾)上仄下平

【第二个问题:平仄的由来】

平仄论起源于隋代,与科举考试有深层关联,定型成熟于唐代,如五言、七言律诗体。

科考起源于隋代,为便于公平取士,需要一套标准答案,于是“平仄论”应运而生,所有考生科举作诗必须符合此规范,考官也方便阅卷效率高不易出错。有人疑惑为什么不详细分析诗词的寓意呢?一是阅卷量大时间紧,二是揣测诗意每个阅卷老师仁者见仁,无法统一。所以用“平仄论“最简单高效。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要遵循平仄】

上述提到了,参加科考作诗必须遵循格律平仄(暂且称为考试体)。到唐代,这种考试体体逐渐形成了一类专门诗歌【格律诗】,也称【近体诗】。

格律诗,区分明显。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

【第四个问题:不遵循平仄行不行】

行!行!!行!!!

某种程度而言,平仄论是为考试而生,虽然最后发展成定式和官方,但依旧不代表诗歌艺术成就!

这里不得不提另一诗体【绝句】,绝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必须遵循律诗平仄特点;古绝押韵但自由不拘泥平仄对仗。尤其,唐朝初中期绝句称为近体绝句,大部分也不讲究对仗,称作散体。有的绝句像律诗的一半,格律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后四句或中间四句。同于律诗前四句的,后两句对仗。同于律诗后四句的,前两句对仗。同于律诗中间四句的,前后两句对仗。

☞因此,提问中两位老师的作品属于这一类绝句。☜

所以,若以格律平仄论好坏,《全唐诗》至少一半不合格!当然当时不乏“考试体”绝世高手杜甫、李商隐……;然而李白、王昌龄、李贺、刘禹锡、孟浩然、白居易,以及后世的陆游、李清照……,近代领袖毛主席……等等,都算不上合格,但他们的诗歌地位毋庸置疑!

所以,诗歌创作不应拘泥于形式,文学的作用在于抒发情感,不是越深奥越优良。好的诗歌流传千古,无一不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多学学白居易提出的“文学创作使命”,别拘泥刻板言之无物本末倒置》】!!!



举剑四顾竟茫然

这个问题,像是在说中国诗词大会,去年刚好出了这个丑闻。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第十场结束前,康震教授朗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
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这首诗一发表,即刻显露了康震教授的水平,还引来了诗词论坛不少的热议。单看这首诗,平仄不合格律姑且不谈,从文笔上看,浅白无味,与老干体无异。

再看郦波教授的这首集句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
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什么是集句诗?顾名思义,就是摘取古人不同的诗句重新集合成一首诗。这首诗的平仄没有什么问题,但重要的一点,“欢”字出韵,“香”与“乡”同音,犯了连韵。格律四声八病尚且不论,自古“无韵不成诗”,押韵是基本的要求,写诗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显然与诗词教授的身份不符合。

中国诗词大会一直被人诟病为背诗大会,为什么不是诗词创作?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今天一些学者对古诗的研究有前人的注释见解作参考,一旦要来评今人的作品,便不知从何入手。

有人说,“会鉴赏诗词的人不一定会写诗词”,这个观点纯粹是片面之谈。

真正鉴赏一首诗词作品,一定在会发掘意境的同时,感受到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的立意以及构思,久受熏陶之下,岂能不会写出一二,鉴赏者和作者本应该是相通的。也许没办法像古人一样写出优秀的作品,但至少可以保证不会出现纰漏。

这是一件诗词爱好者都可以做到的事,何况是诗词专业的学者。


古典诗词披上流行的外衣,原本是一件好事。虽说观众喜闻乐见,但也不能因此糊弄。不知只是自我陶醉,还是以为众人皆醉


诗词补习班

现在的大学教授能鉴赏诗词且有才华,但写不出好诗词,我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原因形成的:

一、术业有专攻。如果教授的主攻方向就是诗词鉴赏,于此,当然满腹经伦,娓娓道来,但并不必然会作诗、作好诗。好比,南朝的钟嵘,其著作《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我国南朝前的历代诗人、诗作多有独到見解,但鲜闻他的诗作。应该说人各有所长,有人擅长理性分析、评论;至于诗人,人常说“愤怒出诗人”,诗人有其独特的性格气质,或沉郁顿挫,或慷慨悲凉,或奇幻想像,或清新明丽,总之与理性的评论家有别。

二、与创作者的思想深度、文学才华等有关。精通声律、对偶、辞藻等诗歌理论,写诗大概不甚难,但要写出好诗,却是不够的。

看看唐宋八大家吧,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所以他的笔下有文采、有思想、有哲理,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去思考宇宙、沉思生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置情思于景物,给人美感及隽永的回味。

柳宗元,唐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他的杰出诗人的桂冠,正是哲学、儒学、政治乃至文学交汇的成果。“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写实而又意蕴无穷。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非但于诗有建树,也是词、赋、散文方面的翘楚,政治家、史学家使其有卓越見识,方能写出立意甚高的作品。

苏东坡,真正的旷古奇才,于诗、词、书、画无所不精,他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无不成诗,所作无不精品;顺境,坦然;逆境,通达。“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苏东坡,岂百年不遇?

不遑多举,眼下的教授除了鉴赏诗词,熟有他长?

三、唐代所以成为不能逾越的诗歌高峰,与唐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有关。唐以科举选拔人才,任命官员,诗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反之,我们高考作文,以诗代文的恐被判为零分,好诗、好诗人怎能诞生?

另外,魏晋、南北朝、唐朝均有多位统治者自己就喜爱诗歌,这极大地推动诗歌创作,并发展走向巅峰。比如三曹的建安风骨、以李世民为盟主的贞观诗坛。


玄真子桑

我认为这是合理的现象,术业有专攻啊。

1、鉴赏是以旁观者的态度欣赏,创作却是另外一回事。

诗歌鉴赏,需要的是细心感触和广泛联想,以及相对应的文学功底和抽象概括能力。而诗歌创作则全然不同,需要强烈甚至偏执的情感,痛彻心扉的疼痛和深入骨髓的悔恨。清代诗人赵翼的一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就是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解读。

纵观历史上的著名诗人,大多都遭遇过人生的逆境和生活的不易(并非全部,也有例外),比如被贬流放的屈原,比如经历安史之乱的杜甫,比如不断遭受打击的苏轼,比如经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没有这些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诗人们心里的感情很难有强烈波动,也就难以写出直击人心的绝妙诗篇。陈子昂的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流传千古,乾隆皇帝一个人写出的诗歌数量,甚至超过了整部《全唐诗》,可大家现在又知道几首呢?就是这个道理。

2、在我们的生活中,美很重要,发现美的眼睛也很重要。

从最初的《诗经》,到现在的现代诗歌,凡是优秀的作品,读来都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可是人的社会经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而慢慢增加的,速度很慢,经验不足就很难体会到诗歌中的美。就好比没谈过恋爱的人,就很可能读不懂《关雎》,没经历绝望的人,就欣赏不了《相信未来》。怎么办,这就需要向导,诗歌鉴赏就是一个很好的向导。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能创作好诗固然重要,擅长鉴赏经典诗篇,也很重要。

3、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技能都处在大爆发时期,“一肩挑”“万事通”式的人物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能精通某一项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分工已经越来越细,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很有限的,能聚焦突破某一个方面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同时精通多个领域的难比登天。正如著名教练未必是著名运动员,著名评论家未必是著名作家一样,擅长诗歌鉴赏的教授也未必是个优秀诗人。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诗歌鉴赏干久了,多多少少会沾染些仙气,做几首寻常的诗也正常,但是要求诗歌鉴赏者做出与经典名篇水准相当的诗歌,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陈向东

写诗是需要感觉的,其实好的诗作者写时一定是人生状态很特别的时候,比如失落,低谷,得意时。

悲伤的作品诗人一定比诗悲伤百倍

写诗不是靠知识去堆砌词藻,而是诗人内心的呼喊。

文学专家整天做文学研究,思想处在比较理性的状态,一个理性正常的人是没有诗感的。

我以前那几年失落时也写过一些诗,现在读起来自我感觉还挺好的。可现在却再也写不出来了,也就是我自从学编程,整天写代码,思考各种逻辑问题,生活状况也好起来了,慢慢的诗感就没了。我试过很多次,强行让自己进入那种状态是没办法了,所以也就写不出了。

下面分享我以前写的几首感觉还过的去的诗

《画城·今生故》

若前生

我不走曼城

你不赶东风

我还在离山看飞雪

你还在曼城待春开

就不会有

这今生的相遇

和此刻的离别

那样

你不会有忧愁

我不会这凄凉

或许

多年后

你会眺望北方

我会眺望南方

我们目光

在北方与南方交汇的地方相遇

那时

你嘴角轻撇

我嘴角轻撇

我们都会开心的笑

《油纸伞》

你来的时候下着小雨

我撑着油纸伞去接你

三月的细雨打湿了你的眉梢

你笑着在雨里向我招手

在你的嘴角我看到了我的全世界

我们撑着这把油纸伞

走过车站 走过街角 走过整个雨季

你走的时候我来不及去送你

我在奈何桥上等你

黄泉的路太长

希望你永远不要来

我在奈何桥头刻下了那把

我们一起撑过的油纸伞

如果我不得已去了来生

请你看到它时记得我曾等过你

如果来生我还记得你

我一定会去找你

不管你有多老

我只想再看一看你是否还保留着

那把我们曾一起撑过的油纸伞

撑着它伴我们再走完整个雨季

如果来生你已走

我一定会找到那把油纸伞

然后慢慢的等你

如果你来的时候我已老

如果你已忘了它

我会将这油纸伞深藏起来

作为我这一世最永恒的记忆

2014-9月20-27

《有这么一天》

2014-5-6

想有这么一天

牵你的手

在那开满鲜花的季节里走

从春天到秋天

又从秋天到春天

走到把时间也忘记

走累的时候

就买两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单程票

要靠窗的位置

我就坐在你的对面看着你笑

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你的脸上

甜甜地洒满了灿烂

这时候我会拿一支笔

用最美的诗把你的笑容写下

谱上曲子慢慢的唱

音乐伴着火车的轰鸣

就是我们爱的宣章

这是我这辈子最爱听的歌谣

这样的旅途我是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

哪怕他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好像永远也不累

直到困得我们眼睛再也睁不开

但嘴角依然是带着笑


高飞54821146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正常😄

作为一个业余的业余爱好者,归纳原因如下:

诗词创作和诗词鉴赏是俩个不同的创作方向!

1.诗词创作是无中生有!必须发乎情,有感而发。流传千古的诗词无不出于此。

一个诗人一生中名垂千古的优秀的诗词并不多。

2.诗词鉴赏是有中拓展+资讯调查挖掘。

所谓有:诗词理论根基; 文学审美理论根基以及审美能力; 拥有资讯以及资讯再组织加工的能力!以及对以上合乎情理的阐释能力!

资讯调查挖掘:诗词作者背景资讯,社会背景资讯,诗词发布后社会影响以及不同阶段文人的评价等等。

能够具有这些能力也是人中翘楚!做讲师,教授,博导也在情理之中!


凯腾聚知

哈哈哈,这就是外行说外行话了。我是千千千里马。我来谈谈教授的诗歌学问与创作诗歌 。

欣赏诗歌真的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情,所以,诗歌有诗学,也就是诗歌鉴赏。

往往诗歌一经欣赏解读,你会发现诗歌作品完全不同的新天地。

欣赏真的是一门学问。比如,杜甫的诗歌是中国历史上被欣赏最多的诗歌作品。


而打开一部诗歌欣赏研究著作,你会发现,诗歌的世界是无比丰富多彩。一首诗有无数欣赏家。例如仅仅是杜甫的《秋兴八首》这一组诗,据叶嘉莹先生的搜集,历代的欣赏家不完全的统计,居然有20多万字的文章。而且各有各的精彩点评。同时,也伴随着许许多多错误的解读。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难读的”的文学作品。因为,诗歌自古就有“诗无达诂”的说法。所以,诗歌真的需要教授指导欣赏。

但是,欣赏诗歌是一个理性分析为主的认知活动,而创作诗歌是一个运用形象思维创造语言的过程。


仅仅是思维方式,欣赏和创作都有很大区别,因此,教授解读诗歌可以满腹经纶,但是写诗,那就满腹经纶也没有用了。

自古就有“诗有别才”的说法,这就是说,不是你学富五车就一定能够写出诗歌的,尤其是好的诗歌。

由于研究诗歌的教授不一定就能写出诗歌作品,尤其很难写出优秀的诗歌作品,所以,也是诗歌学者非常尴尬的一件事情。

南京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程千帆先生,曾经专门提出一个学者自律:他要求自己尽量会写诗,而且经常写一些诗。

实际上,程千帆先生的诗歌也是不错的,只是我们不太了解罢了。他的学生莫砺锋继承了这个传统,也经常写诗。

所以说,不是诗歌教授都不写诗,而是,能够写出好诗的教授实在不多罢了。

叶嘉莹先生是大家的熟悉的诗歌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个诗人。

我们真的希望,诗歌学者能够写诗,起码能够写出合格的诗歌作品。否则,只能天花乱坠地解读古诗,自己却是一个诗盲,那是真的很尴尬的。


千千千里马


你是不是想让男妇科医生也生个孩子出来?

你是不是想让影评人都拍几个电影出来?

还是你要皇帝扮演者张国立,陈道明们都娶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1.现在人更多的是文学搬运,一首诗词鉴赏的标准是死的,用的什么手法?是否用典故?语言是否优美?等等都是死的,知识丰富着可能会举一反三,罗列出很多相似的诗句,诗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牵扯到的历史典故等,会让你觉得老师很厉害,这和创造力没有任何关系?要不然财经老师都当富豪了!



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梁宏达大家应该都知道,人称老梁的他肚子里简直就是一个杂货铺什么都知道,但是看过他节目多的都能理解他的套路了,说一些老百姓以为很偏的知识,或者用普世的价值观去讲解某件事,其实毫无价值?他承担的更多的是“梁老师”的绝色,而像易中天这些人也是文化学者,知识渊博,他们更具有创造力,有自己思想和创作的地方,所以更显高明!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就是现在人的碎片化的教育,你读过唐诗但是没有唐朝人的生活环境,你只是断断续续了解了一点诗人和他所处的背景,没有系统化的学习,很难去创作!就像现在流行的短视频,软文,看似很大的提高了老百姓的阅读兴趣,做到了一定程度的扫盲和知识普及,但是某种角度来看,也降低了人民的阅读能力,片段的文化传播也让人更加偏激,和浮躁!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鲁迅说做一件事三年皆可成大师,这就是系统专注!

我是豫见五羊,经史子集无一精通,欢迎文史爱好者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