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姓氏最多的古老自然村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特别的村子。

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最南端,距太平镇十公里,有一个革命老区叫通明村,常住总人口6000多人,祖籍人口有1万多人。

村内文物史迹遍布,有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宣封庙、六角大井,广东省二级渔港、连片的红树林。湛江姓氏最多的古老自然村

这些都不算太特别,特别的是这个村子,有几十个姓氏,官方公布有43个姓氏,我们去走访,村民告诉我们,绝对不住43个,应该有50多到60个姓氏。

其中,陈姓人最多2-3千人左右,吴姓人第二。人数最少的是龚姓,张姓排在第二。

这么多个姓是如何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然村呢?

原来这里不但是个港口,还是一个古代的军事基地

现在的通明村,曾是明代广东沿海六大水师营寨之一,明清两代的水师重镇,称为白鸽寨。湛江姓氏最多的古老自然村

据记载明朝隆庆年间,常有倭寇、海盗侵袭沿海,烧杀掳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为保护沿海居民,朝廷便在通明港村沿海驻扎水师,防御倭寇平定海盗。

刚开始水师的船只,只在海边结营为寨兵不离船。但随着军防任务越来越重要,在清顺治十三年,雷州水师便驻扎在白鸽寨,既屯兵又集墟,就开始有不同的姓氏人民迁到白鸽寨。湛江姓氏最多的古老自然村

清朝乾隆年间后,白鸽寨的水师的作用慢慢削弱,白鸽寨水师军屯的垦田及兵员征试改由地方管理。

据村民介绍,该村村民的祖先大部分是守卫白鸽寨的官吏和服役者。

如清康熙十年任白鸽寨水师司汛地官的林日秀,娶袁氏女为妻,就定居通明。

而方、刘、龚等姓的祖先则是来自鸽寨服役后而定居者。

还有就是来这里做生意人的后代。

有了人便有了市场,加上通明港海路发达,水上交通方便、聪明的商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好市场。

如冯、何、吕、辜等姓的祖先则是在清乾隆、嘉庆年间来此经商而定居于此。湛江姓氏最多的古老自然村

还有部分村民是沿海渔民的后代。通明港是天然的避风良港。

所以沿海渔民常来此地避风,时间一久便有了感情,有些则定居下来。

如通明村最多人的陈姓祖先,就是从雷州市乌石、企水,徐闻县海安、迈陈以及东海岛东山等地先后迁居至此,繁衍后代。

这个自然村姓氏虽多,但和谐相处互相通婚,值得大家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