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编者的话·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年。这40年来风云激荡,有哪些昌吉人搏击长空?有哪些面孔留在我们记忆深处?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之际,昌吉日报特别策划推出“改革开放40年40人”系列专访,从今天起,每周推出一至两篇,以不同代际、不同领域的40位人物,致敬波澜壮阔的40年。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这40人来自于社会的不同领域,他们的经历和故事,或许无从支撑起中国40年的风云变幻,但他们生活的大背景,却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一个个人物群像,构成了改革开放的缩影。昌吉日报将从这40人出发,以点带面,解读自治州40年来的锐意进取之路和发展智慧。

人物对话

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记者:你对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有何感慨?

张新:40年前,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也没有世界五百强。2017年世界五百强中,中国企业已经达到了115家,其中有超过25家是我们的民营企业。

张新:生逢盛世,恰遇改革,创新特变。

张新:奋斗改变命运,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

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在特变电工新疆输变电科技产业园内,矗立着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上面刻着“改革就是特变”六个大字。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变电工30年的辉煌发展正是得益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记者采访了特变电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

但是采访有些困难,因为张新太忙了。他掌管着资产总额800多亿元的工业企业,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国内拥有15个制造业工业园,海外建有2个基地,在全球设立了100多个办事处,他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

前期,记者通过电话,对远在国外的张新进行了专访。直到6月21日,在特变电工研制的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发运现场,记者才和张新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用父亲的房子作抵押,艰辛创业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1988年,中国改革开放第十年,特变电工跨上这艘巨轮,与国家一起成长。

“听说创业之初,改革的动机就是为了让职工吃饱饭?”和张新聊起这个话题,他坦率地回答:“是呀,工厂当时基本处于倒闭状态,全厂半年没有发工资。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根本没有出路。我写过‘我的大学——特变电工’这篇文章,你可以找来看看。”

“如果能帮助他们有饭吃多好呀!”就为这句话,张新放弃领取每月的75.63元工资,用父亲的房子做抵押,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所有人都为张新捏了一把汗。

张新大刀阔斧对制度、销售进行改革,敏锐地捕捉市场信息,开发出使企业起死回生的特种变压器,工厂当年实现产值122万元,利润17.8万元。这段创业经历,堪称新疆地方工业发展史的典范。

振兴新疆工业,我们必须走出去

2000年前后,当时有人说“张新到处跑马圈地,摊子铺得太大了,会栽跟头的。”

当记者说起往事时,张新习惯性侧一下头,仿佛又回到跌宕起伏的峥嵘岁月。

1988年,特变电工成为新疆第一家租赁承包的企业;1993年,特变电工完成国内变压器行业第一家股份制改造,成为国内变压器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特变电工的快速发展,让张新的事业版图日益宽广。

壮大新疆地方工业,是张新一直以来的梦想。

新疆无论是自然环境、工业基础、人才、市场、资源条件等都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缺少资金、技术、市场,先天不足没有束缚特变电工的发展,张新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出击,借力发展。

重组新疆众和,将其纳入特变电工产业链中。

“在重组国有老牌企业衡阳变压器厂时,我们顶着人们质疑的目光,迎着职工大规模反对的巨大压力,坚定地推进各项议程。”随后,又将沈阳变压器厂等收入麾下,并将一套成熟管理体制和优秀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复制,使其走出困境重焕新生,特变电工也“从瘦子吃成了胖子”。张新追忆往事,感慨不已。

领航中国制造,企业要勇于担当

如果说,工业制造领域,高铁、核电是中国的“国家名片”。那么,特变电工的特高压算不算另一张“国家名片”?

所谓特高压,是指±800千伏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以上的交流电。当时,只有西方少数几个国家在研究,且没有成功的商业化先例。

特变电工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开发和培育人才。不懈投入让特变电工总是处于领跑位置,在高精尖的特高压领域,精心打造另一张“中国名片”。

真正让特变电工脱胎换骨的是特高压。

2005年,国家开始筹建特高压电网,张新成为这一国家战略的积极推动者。

2008年,世界上第一台1000千伏特高压变压器在特变电工诞生。特高压技术标准成为中国标准和世界标准。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非合作论坛会议期间,向各国领导人介绍特变电工:这是中国做特高压的企业,世界领先。

2018年5月26日,特变电工研制世界首台发送端±1100千伏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这标志着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新纪元,这一工程将引领世界能源创新迈向新时代。

6月21日,站在热闹的发运现场,记者问:“特变电工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特变电工搭上了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顺风车’。”张新风趣地回答。

2017年,特变电工变压器产量位居世界前三位,光伏EPC总量排名全球第一,实现营业收入382.8亿元,净利润26.4亿元。“正是祖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赋予了特变电工蓬勃生命力和强劲的创造力。”张新心怀感恩地说。

“跨入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最好的铭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更全面、更深刻地推进改革开放。”展望未来,张新语气坚定。

今年56岁的张新,从26岁开始当厂长,已经挂帅特变电工30年。如今,张新超前独特的战略思维,睿智的产业布局与不竭的改革创新激情,引领着特变电工航船乘风破浪,继续前行。

40年40人|张新:“改革就是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