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如题。

现在的影视片,很多都不会好好说话,好好讲故事,智商和情商都有问题。一言以蔽之,装逼。

爱情类的靠煽情装,断个胳膊断个腿没有失去爱情严重,一集40分钟用20分钟飙泪。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动作类的靠光环装,主角还没有用多少力,反派就倒下了,动辄手撕鬼子,脱离地心引力,一番打斗后衣服光洁如新,发型丝毫不乱。

主旋律的靠长篇大论装,明明可以用故事表现的东西,偏偏让主角面对镜头,一通官方套话说出来,看上去铿锵有力,与之前的风格迥异不说,分分钟让人出戏,好像导演跳了出来,大声喊道:现在是教育时间!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所以说,《红海行动》太难得了,简直就是说人话、办人事,尊重观众、尊重智商、尊重地心引力的典范。

蛟龙一队的队员们说出“勇者无敌”的时候,没有挺起胸口、面对镜头、憋足力气,生怕观众听不到,而是很淡然,含蓄而坚定,仿佛是蕴蓄在骨头里的东西,只不过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

这才是强者应有的姿态。

此时无声胜有声、轻声胜高声。

还有石头牺牲时那段不算煽情的煽情戏,浅尝辄止,却给人以另一种震撼,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这在有的编剧看来,好不容易到煽情段了,这是我的长项啊!加戏!慢镜头!眼泪鼻涕!不把人弄恶心了显不出洒家的手段!

而这里,却是浓郁血色中的一抹光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从舰队指挥官到队长杨锐,没有穿靴戴帽的豪言壮语,只有干净利落的行动。

这才是行胜于言,这才是军人真正的忠诚所在。

一次流血牺牲,胜过一万次空洞无物的表态。

打仗就会流血,就会死人。

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偏偏很多作品不愿表现、刻意回避,硬生生把热血充盈的故事,改造成戏说。任务完成了,主角们的衣服还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想看鲜肉耍帅,锥子脸美女嗲嗔娇痴就能完胜敌人的女士们先生们注定要失望了。

勉强算得上女主角的夏楠,要么灰头土脸,要么歇斯底里,作出一个记者、一个女人最正常的反应。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勉强算得上女主角的佟莉,是小队的火力担当,头发比小鲜肉还短,杀人比男人生猛,时不时暴走。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当然,还有看上去很拽的狙击手顾顺,同样跌倒、流血,在对狙中非常紧张。

这就是战争。

子弹面前人人平等,死亡随时降临。

两名特战队员的牺牲,有偶然,也有战术上的必然。

鲜血淋漓、断肢横飞,思想和心理的波动,用墨不多,但恰恰有种残酷的意犹未尽。

这只是一部电影,无法反映战斗的全部,无法反映战术的全部,无法反映战争的全部,让普通民众震撼可以,如果让军人们震撼,就该反思了。

不说战斗精神,不说战术素养,依然只想说一句,学习电影里的不装。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现实中,装的最高境界就是形式主义。

很多人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每天熬夜,却没有获得感、价值感,就是因为干的是形式主义。

电影《红海行动》最大的优点就是:不装

真正研究打仗、研究军事、研究战争,需要大量人力精力,需要付出大量体力脑力,需要数学、理学、运筹等各学科的支持,是最难的。

说到底,就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懂不会,所以甘愿躲在舒适区,用空洞的口头表态、无谓的严格细抠、盲目的重复劳动,来掩盖自己不学无术的事实。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真真实实、踏踏实实,用不装的真抓实干,干出一个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