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三、走过咖啡屋

英国街头到处弥漫着咖啡的浓香,那味道休闲浪漫,也时时勾着旅人的脚步。

4月下旬的伦敦春风和熙,又难得碰上阳光灿烂,望着湛蓝的天空、层层叠叠快速飘散的白云,这清澈明亮的背景下是棕褐色的古建筑和浓艳的绿地,偶尔轻洒下一阵细雨,漫步在热闹繁华,商铺林立的牛津街感觉轻松惬意,走走看看半天就过去了。拐进一间咖啡馆,点上一杯热牛奶和蔬菜卷,顿时融在了浓浓的咖啡香中。中午时分,大多是来解决午餐和短暂休息的,位置窄小服务快捷,气氛轻松而自由,这样的咖啡馆真的在你需要的时候应景的出现了。

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伦敦牛津街头咖啡馆

当然,大多数时间我更喜欢星巴克这样的咖啡馆。那天女儿学习还没回来,我便在校门口的星巴克落脚。考试季坐满了人,声音此起彼伏,对话和语速极快,很多年轻人一杯咖啡、一个电脑、一张小圆桌就坐上半天,心无旁顾的查资料,写东西。

我找了张小圆桌坐下,脱下外套点上咖啡,寒意和疲乏便渐渐消散。隔着透明玻璃,和外面的狂风冷雨两个世界。没有人会注意你,也没有人来催促,服务员都在远远的忙碌。伴着轻柔的歌声和咖啡的浓香,充满了一种宁静的愉悦。在国内也有这样的场馆,不同的是人,氛围便也不同了。

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咖啡屋一瞥

我想起前两天在爱丁堡多次路过的那间大象咖啡馆,当年拿政府救济住着没有暖气公寓的J.K.罗琳,为了躲避苏格兰的寒冷,在咖啡馆点上一杯低廉的咖啡,开始《哈利波特》小说的创作。在西方,很多音乐家、作家的作品,都是在咖啡馆里写成,想来也不是没有原因,这里环境舒适,氛围平等自由,思维也就天马行空。西方人爱阅读,爱思考,坐在咖啡馆不会感到寂寞,而一杯廉价咖啡可以静静的坐上半天甚至更久。这样的环境也给了我灵感,随手抽取几张星巴克的米黄色环保餐巾纸,整理这几日的游记竟也落笔迅捷。我不爱喝咖啡,却爱上了这里的咖啡馆。

忽然间想起千百惠的歌曲《走过咖啡屋》,当年总觉得咖啡馆是浪漫情调的地方,是情感纠缠的场所,而在英国,咖啡馆,就是为了那一杯暖暖的咖啡和一段静静的时光。

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咖啡桌上的手稿

四、体验酒馆文化

来伦敦几日第一次感觉阴冷,女儿说:这才是伦敦的常态。入夜,女儿带我去酒馆喝一杯,说体验一下,顺便晚饭也在那里解决了。夏令时天黑得晚,花园一般的酒馆门口几个彪形大汉把持着,女儿说:“不用怕,他们就是专门查未成年人身份的,所以我特意带了身份证件,每次和个子矮小的中国女同学一起来都会被查到,和你就没问题啦。”今日周末天又阴冷,正是酒馆的好时光,这光景已坐得七七八八了。红色背景墙、暖黄色灯光,黑色桌面高脚凳,边上还有闪着圈圈的几台游戏机。我扫了一眼说,这样的地方也能来吗?女儿笑着说:“为什么不能?这里自由、放松,价格低廉。尽管这是一家有政治倾向的酒馆,但附近它运作得最好,生意一直不错。”果然不多时,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满了酒馆各个角落,花园内冷风中的酒吧桌也站着一拨拨喝酒的人,兴奋的聊着天。我们坐在靠墙的一个角落,不时有人在我们身边穿来穿去,女儿为我点了一扎大杯啤酒,对从不喝酒的我说:“喝喝看,这酒不苦,有一股麦芽的清香,蛮好喝的。”自己则要了份烈酒加果汽,加上一盘烤鸡一份蔬菜,我们就坐上高脚吧凳像模像样的喝起来了。

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坐上高脚吧凳像模像样的喝起来了

我环顾四周,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观察,嘈杂的声音,兴奋的脸庞,每个人桌上都有一杯酒,每个女人也都画着妆。我问:“这里怎不像国内的有音乐?”女儿说:“国内的那是酒吧不是酒馆,英国的酒馆源远流长,他们是真喜欢喝酒,也喜欢酒馆里轻松的气氛,这里就是一个喝酒、放松、谈论、会友的场所,是老英们的生活习惯。在寒冷的苏格兰一般还都喜欢喝烈酒。所以,千万不能起早跑步锻炼身体,那时候正是酒鬼们醉醺醺的回来,很容易出事的。”

喝了几口啤酒,泡沫细腻融着麦香,跑了一天的我,身心便松下来了。边上有两对老夫妇一起喝酒聊天,神情满是喜欢;也有年轻朋友在一块热烈谈论着;还有一位老者单身一人,喝喝啤酒刷刷手机自得其乐,女儿说:多半是躲着老伴儿来这里找清闲的。服务小哥面带微笑、态度亲和、目光活络的来回穿梭,酒馆内蒸腾着热热的人气,这里声音嘈杂,却听不到别人说些什么,而交流的彼此合着眼神姿势,又能了然于心。

这样的环境果真很放松,忽然对放松有了新的认识,放松——就是在热热闹闹的环境中不被关注的自由。那来来往往的人、点点闪闪的灯,听着声音却听不清,看着影像又看不明,熟悉而又陌生,亲近却又疏离,这就是一种放松的距离。

借着酒的热气人也兴奋起来。学习考试紧张,多日没说几句话的女儿也难得畅所欲言,我问:“伦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女儿说:“是自由,一种身心和谐的自由。”才半年时间,女儿仿佛变了许多。

忽然感觉这里就像一个城市客厅,约着喝一杯聚一聚方便自由,相比国内动辄几十元一位的茶室,价格也十分亲民,没有任何消费压力。这是我们几天来最便宜的一顿晚餐。

酒馆是寒冷英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现代社会同样需要这样的解压阀。

英国十日行之咖啡屋

泡酒馆的女孩

(待续)

*版主编后小注:作者:菱子,毕业于浙江大学,现任浙江湖州某民主党派机关任职。工作之余,时常散文随笔。文笔娟秀,意境宽邃,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情画卷,且饱含真情。

*版主自注:萨堡儿,杭州人。工科大学毕业,从事制造业,爱好阅读及旅行。业余主持“萨尔茨堡”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