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間的滄海桑田 鮮爲人知的無定河邊響水堡


榆林自古便是邊關要地,從戰國開始到秦、隋和明一直在修築長城,現在保留下來的大都是明長城遺址。明代為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和韃靼、瓦剌諸部侵擾,於明成化十年,即公元1474年,延綏巡撫餘子俊率4萬軍士,在原隋長城的基礎上,歷時4月築起了東起府谷黃甫川,西至定邊鹽場堡的延綏鎮長城,全長有880多公里,橫穿現在的府谷、神木、榆陽、橫山、靖邊、定邊六縣區,沿線築有40座城堡,93個墩臺,890個崖寨。博圖角攝影

響水堡就是其中的一座軍事城堡,位於今橫山縣響水鎮所在地,座落在無定河邊的山坡之上。是橫山的五大古堡之一,其餘四堡為波羅、懷遠、威武、清平。西距縣城96裡。明正統2年始築,後屬綏德衛。成化2年移建黑河山並更名夷堡。成化7年該堡因泉水乾涸,不利屯守,於是又遷回原址,仍稱響水堡。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餘子俊主持修建的響水堡,東、北兩面臨無定河,城牆依山勢蜿蜒而行,周長約1700米。因為是依山而建,響水堡整體形狀並不規則。堡城設有四座城門,即東門、南門、小西門、西門,並建有甕城,城內還設有樓鋪八座。萬曆六年(1578),駐軍還對響水堡進行增修,以青磚、石塊包砌城牆、垛口。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文革”時期,響水堡的寺廟建築、造像受到了極大地破壞。近年來,當地村民逐步將廟宇恢復,今日堡中已經有了祖師廟、城隍廟、三官廟、娘娘廟等寺廟建築。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作為明延綏鎮長城沿線的“三十六堡”之一,五百年的世事滄桑後響水堡已經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行走在響水堡中,看到的則是古老城牆的氣勢恢宏,看到的是百年村寨的寧靜古樸,看到的是山村人家的熱情好客……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如今的響水堡雖然早已沒有了昔日的軍事意義,逐漸破敗,殘垣斷壁之間仍然能發現一些以前的繁華細節,雕樑畫棟猶應在,只是朱顏改,城廓分明,院落有致,廟宇森立,站在響水堡,遙望無定河川,一片滄海桑田。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從明正統初年建立時起,響水堡已經在無定河畔矗立了五百餘年。五百年的滄桑變遷,氣勢恢弘的古堡已變得滿目瘡痍,喧囂繁華的街道也已經沉寂多時,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也只能從記憶裡去尋找天生橋下水響如雷的場景……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文革”時期,響水堡的寺廟建築、造像受到了極大地破壞。近年來,當地村民逐步將廟宇恢復,今日堡中已經有了祖師廟、城隍廟、三官廟、娘娘廟等寺廟建築。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橋水響流雙浪開,寺龍盤塔繞河來。 迢迢路遠岸垂柳,樵唱晚舟魚釣臺。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這首詩正反皆可讀通的《盤龍詩》由響水堡人、清吏部侯銓直隸州州判乙酉(1885)科拔貢曹子正所作,從中我們不僅可以領略到響水舊時的風貌,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無盡的熱愛。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而在響水堡的城隍廟中,至今還保存著清乾隆年間修築的戲臺。該戲臺與山門融為一體,上面鑲嵌著一塊書有“鑑察祠”的匾額,背牆之上還書有一個大大的“靈”字。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穿越時間的滄海桑田 鮮為人知無定河邊響水堡。 博圖角攝影師 週一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