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最后我们还是没在一起

“总听人说最爱的难以下笔,既然能写得出来,便早已希望各自都好。”

讲述人:王晓砚

明明那么相爱,为什么最后我们还是没在一起

我是一个二环里的北京孩子,早已习惯了北京的冬天,没想到18岁那年成绩不佳,要到东北上学,一座有着美好名字的工业城市-长春。

刚到长春时便已九月底,对于这座城市,夏天一过就算入了冬。是那种干冷,到晚上穿着外套也能感到冰凉,不系拉锁有点吹胸口,到了冬天还会冻耳朵。也就是我这样一个少爷性格的人,开始了在东北上大学的四年。

大学生活并没我想象的那么紧凑,有太多课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进社团,比如玩儿乐队,再比如,谈一场恋爱。8年前还不流行微信,大家都只是用QQ传情,再用校内网加一些同校好友。

而对于她,也正是在校内,一眼便认出是谁,一个纤瘦白净的齐刘海儿姑娘。我加了她,到了晚上,她通过了我的好友申请。

我记得那时是真不懂,很多事情还摸不透,都是试着猜。猜她喜欢的东西,猜她爱听的歌,也猜她的血型星座。那一段时间我们在网上往小谈爱好,往大谈理想,什么都说。也并没有单独约见,只是在食堂碰见后会打个照面。

每一次她都是黑头发,齐刘海,涂着对于新生来讲稍显厚重的粉底,刷着睫毛膏,一蹦一跳地欢脱经过。

高校生活中,无一例外,会发生好事的地方一定少不了水房,那是充满互帮互助和产生火花的地方。也确实,我们从一起打水开始,到相约自习、吃饭和逛街。

直到一天晚上,我在QQ上对她说:“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想一直照顾你好吗?A 可以 B没问题 C 好的。”当时记得紧张到都没打完“好的”就敲回车发了出去,这表白也是不尽完美。

大约过了30秒,她回复:“你说哪个就哪个咯。”也就这样,看似有点潦草但又可爱的表白下,我们开始了在大学的恋爱生活。

后来才知道,她是客家人,家在福建,从很远的小地方来,学了英日双语专业。她学习上比我好太多,就像是学霸和学渣的配搭,相得益彰。我们在学校也像是模范情侣一样,到哪儿都被老师学生们指点,倒也乐此不疲。

刚上大一时就听说过毕业分手的事情,而作为我们,还时常讨论别人为什么要分开,当时并不明白。与此同时,她的专业比我多一年,也就是需要独自在学校上一年时间。

后来出于毕业发展的考虑,我还是先回了北京,拿着毕业后三千出头的工资,等待着她半年后来北京实习的日子。

随着成长,人的性格也会发生改变,也开始不断接受现实。我变得焦虑,她变得实际。她在长途电话里问我自己到北京后住在哪儿。

说真的,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后来通过中介找到合适的房子后,发现自己毕业一年后的薪资根本无法撑起她来北京的前期开销。

心灰之际,她妈妈从家里给我来了一个电话,电话里阿姨说家里姑娘就要去北京实习了,你要好好照顾她,实习的单位不必太操心,她爸爸给她找好了已经,在国家图书馆。住的地方也不用操心,在一个叔叔家里暂住。当然,搭了一些人情。

本以为松了口气,但没人想过,这一年,我们都变了太多。

说是叔叔,其实是个远亲,关系远,住的地方也是很偏僻。在北京的西北方向,叫六郎庄。白天公交只能到路口,要走很远,晚上时候没有路灯,只能听凭狗叫和窗里的灯光知道这有人家。

我是白天带她去见的叔叔,不知叔叔当时是硬着头皮还是怎么就答应了。因为叔叔家里本没有多余的房间,房子是拆迁的那种筒子楼。叔叔把自己孩子的屋子让给了她,这一刻我们都明白,怎么可能常住。

于是最终,把她安排在了距离实习位置不远的一处北大青年公寓,四个女生一间屋子,干净的上下铺,每个每月1500元。

实习是6月开始的,那会儿正热,我在呼家楼上班,下班晚上7点左右,她实习地方在北大附近,我每天坐大概来回3个小时的地铁去公寓看她,陪她在北大未名湖边上说说话,溜溜弯儿,这样来回奔波的日子大概过了3个月,还是一个下午在未名湖边,有些擦冷儿入秋的时候,我们发现想要的生活真的不一样了。

自大学毕业后,几乎没有靠过家里,也可以理解为,除了基本工资外,暂时没有盈余。于是,我想说服她能留下来,在北京和我一起奋斗,一起遇见我们的未来。

而当时,这是一个一月3000薪资的初入社会的男孩儿,对一个靠家里人,在北京租房实习的女孩儿说的话,有真心,但没分量。而无需多想的结果,她说这样活着,看不到我们的未来。

距离实习期结束的日子不多了,我还是会每天看她,一起到未名湖,但这次是一起攥着手,并排坐着,两个人一起说着说着就哭了。她说她想要回小城了之后,那里有从小玩儿到大的小伙伴儿,有一坐能坐半天儿的甜品店,不用坐地铁,不用时刻看表,用不着邮件往来看表格。

最后在北京的日子里,我拼了命地带她到处玩儿,吃好吃的,生怕错过了自己认为的美好。后来,实习期一过,我恢复了正常下班就回家的日子,而她也回到了学校,准备最后几个月的毕业答辩。

我们每天仍然电话往来,只是没那么频繁,说的话虽也嘘寒问暖,但时常草草两句就僵住了。直到她毕业的前一周,我们才意识到,她这一走,很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当周的周末,我就买了从北京到长春的火车票,作为我们的诀别。

在卧铺躺了一宿后脑子有点蒙蒙的,再次在学校见到时,我们说话甚至有些客气。我们一起吃了饭,去了KTV,记得点了一首《我想大声告诉你》,唱了好几遍。

第二天晚上,要走的时候,也就是这时两人才算真正意识到可能再也见不到了。我们站在操场入口的小路上,她对我她先走了,说得轻描淡写。之后我们紧紧拥抱了下,这一下,两个人哭得通红,好久没松开。最后她一边提着暖壶一边头都没回抹着眼泪往宿舍走,我攥着回北京的火车票在原地站了好久。

当晚从学校到火车站的轻轨上,一个人靠着窗户默不作声,回忆这四年的所有事情,想到为什么两个人会分开。四年的感情强烈使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分开,要重拾这段感情,我要在北京给她一个安稳的环境,而我尽管去奋斗。

到北京后想了好久好久,只和她说了一句话:“我要把你追回来”。其实这次到学校后,才知道在这期间她拒绝了学校的很多追求。同时,也即将要答应一门小城的婚事。算是两小无猜,也算是情愿。

我在望京的广场隔空唱歌给她听,从北京买好吃的糕点邮寄给她的爸爸妈妈,等等,那年我做了很多。最后我想,见一面吧,很多事情当面说,希望可以把她带回来,而在和小城男友交往中的她,也偷偷地赴了这次的约。

但当时,我们还是太年轻了。

小城是一个叫龙岩的地方,我们约在了厦门,她接的机,下了飞机就拥吻在一起,她并没拒绝。我们把行李放在距离鼓浪屿隔海相望的酒店,出来吃烧烤,像第三者一样盘问着能否一起回北京,什么时候可以回以及到北京以后的安排。她说事情没那么简单,也需要时间去解决。

正挑烧烤的时候,她电话进来了,从平淡的对话到争吵。挂断后,果然,她男朋友知道了她来厦门找我,她没能瞒过。于是连夜开着车也赶到了厦门。男朋友让她过去解释清楚,她跟我说一定可以妥善解决,让我放心,在酒店等她,一定回来。

即使我接连拒绝,但最终事情还是要解决的,夜里2点左右,我让她去了她男朋友住的酒店。

半小时后,她电话就打来了,但和想象的一样,是她男朋友的声音:“你从北京过来玩我们欢迎你,但你这样是什么意思?信不信我不让你活着回北京!”我真相信了,早就知道他们家在当地有势力。于是说跟他讲大家见个面吧。

那会儿也还是夏天,在厦门的早上5点半左右,我们见到了,当时他住的地方的铁门6点才能开,我们隔着铁门,四目相对,像极了两头即将厮杀的公牛。而这时,她也已经换了一套衣服,我知道一切都要不一样了。

门开了,我们开始谈判,他个子不高,比较瘦,眼神极为凶狠,贴得我很近,仰着下巴。用胳膊搂着她就往前走,我在后面跟着,瞬间被激怒了,一拳抡向了他耳朵,之后他回击了几下,一边朝我脸上打一边骂着:“他妈敢打我!敢打我!”。

从小没打过架的我,脸破了皮儿,但没曾想到,也可能是寸劲儿,一拳把他耳膜打成了穿孔。

这一闹把她吓坏了,直接打车带她男朋友去了医院。我不知去向,单打了一个车往酒店开,10分钟后,来了她妈妈的电话,跟我说别着急,等阿姨过来,阿姨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一小时后,她妈妈到了我住的地方,算是头一次见面。跟我讲:“虽然你打人不对,但阿姨知道这四年你们怎么度过的,你付出了什么。这件事情交给阿姨。既然来了,就先别着急回去。”

之后发生的事情不知道算不算戏剧性的一幕,她妈妈带着我去逛了鼓浪屿,而她在对岸带着她男朋友跑了几个医院,看耳朵。

到最后,看在她和她妈妈的面子上,没有追究我责任。之后阿姨对我说,这件事情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但是交给我们,我们会说服她跟你去北京的。

后来将近有两周时间,基本断了联系,有一天她突然给我短信“如果我真的去了北京你会对我好么?”我这样回复的:“如果我有10块钱,我会给你花9块,会努力用剩下的1块挣出下一个10块。”她信了,我也信了。她来了,也真的努力了,但没能给到她承诺的生活。

那一年北京房子租金高得离谱,看得过眼的小区几乎无法企及。所有的能力只能给她安置在一个距离我不远的筒子楼公寓,像第一次来时的那种。周围很荒凉,什么都没有,在当时也真的只做到了这些。

第二天安排早先托家人给介绍的面试,不是很顺利。到这一次我们终于意识到,真的要结束了,我们各自向往的生活也可能就是从这时才算重新开始。

于是她和阿姨买了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头天晚上,我们两家人一起吃饭,气氛有些尴尬,但也算说开了。饭后时间还早,想想还没带她去过798,就说开车带她过去看看,这一次有说有笑,以为两个人都想开了。

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石凳后,我们坐下来,像当时在未名湖一样,摆着腿,特别释然的微笑着跟她说:“你走吧,走了好好过生活。”后来不知怎的语气越来越哽咽,直接开始边笑着边哭:“你走啊!走啊!走吧!”

那一晚上,我们其实都很伤心,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撕裂感。

第二天我开车送她和阿姨到机场,到安检后,我开始径直往回走了,一眼没多看,毕竟留不住。

大约过了两周,我收到一条她发来的消息“那天在机场我真的想留下的”。我怔了半天,“但最终还是走了,你好好的。”

现在我们早已没了联系,但先前通过朋友的朋友得知,她结婚了,也怀了宝宝,新郎不是那个被打的人。其实,会有一种说不出的酸痛,欣慰于最后她没再和他在一起,但也真正知道了,原来随便错手就可以毁掉别人的一生。

如今,我们都步入了30岁的年纪,吃过我们当时没能力买单的大餐,住过未曾企及的大房子,去过没有牵手走过的好地方。但真的希望你能好,就算是隔江相望,我们彼此不在的日子。

-END-

有些记忆只属于青春

那时候的幸福可能不满足

可能有些许苦涩,甚至有些寒酸

但是许多的第一次

让那份不完美的幸福更加珍贵

关注我们,每天一个发生在北京的爱情故事,当事人说给你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