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2017年,iPhone发布十周年,标志着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而这并不能代表所有智能手机发展的头十年。如果严格的讲,智能手机的发展应该从2008年开始算起,苹果更清楚未来几年手机该怎么做,坚定自己的产品初衷,而另一个改变未来的移动系统Android也开始了造机之旅。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iPhone一直是智能手机领域的翘楚,它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业设计、高性能的芯片、优质的摄像头元器件以及严格的软件质量把控,在体验上一骑绝尘。在头十年里,几乎所有的Android厂商都在干一件事——追赶iPhone,甚至很多厂商把自家产品的样子都做得一模一样,来表示对苹果工业创造步伐的追逐。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而现如今,iPhone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小,Android阵营的产品力在不断的壮大。不过,在快速竞争拼抢资源的时代,显然做到各项全能,各项第一已经不像iPhone当年那样简单。比如首发一个骁龙710芯片,都需要看厂商的资金储备、研发实力、市场潜力等等多方面,而其他的技术、零部件的市场竞争同样激烈。这个时代,就连一向自傲的苹果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国产厂商近年来高歌猛进,销量水涨船高,但很少有除了价格外能打动人的产品细节。在体验上虽然也有提高,但始终达不到人们对苹果那种忠实感。原因在于,国产厂商的胜,大部分是通过价格的诱惑、铺天盖地的广告、明星效应促成的,很少是建立在打磨产品细节,提升体验,使得消费者获得好感,从而促成对品牌的认可。一个厂商,要想成为一个品牌,是需要靠真正的实力来俘获人心的。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如何展现实力?就是不断地向外界传达一个信号,把自己坚持精品的理念和打磨细节的韧性告诉消费者。就像魅族杨柘在魅族15发布会时说的那样,要致敬苹果,应该致敬苹果的灵魂,致敬苹果对产品品质、细节的追求。纵观魅族的发展,一向坚持小而美的魅族能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坚挺,原因在于其对产品工业设计创新以及细节打磨上坚持,放在魅族15的身上,这个坚持,这个致敬苹果的灵魂就成了mEngine。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可能很多没有接触使用过的会讲,一个触感引擎怎么能证明一个厂商对精品精神的追求和对细节打磨的韧性呢?可能你不知道,当实体键功能机消失后,我们对手机使用时接触到的反馈越来越少,这导致了我们很多操作都处在盲目的状态。因为人机交互的三个维度分别是视觉、听觉、触觉,屏幕承担了视觉反馈、扬声器承担了听觉反馈,而实体按键减少使得触觉反馈减少,这对于人机交互来讲,是个灾难。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而线性马达的加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点,它能模拟出不同的振幅,通过震动来反馈信息。苹果在iPhone7系列中基于使用了,叫做"Taptic engine"(3D Touch是基于该技术的衍生),就是那枚不能按压但依旧能表现出完美按压手感的Home键,它为iPhone带来了自然真实的操作体验,深得用户芳心。而在Android阵营,能在体验上比肩并且从一定层面超过iPhone体验的,也只剩mEngine了,它同样做到了,用户按不下去但却能得到按下去的感觉。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Taptic engine也好,mEngine也好,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手机UI变得"可触摸",让人机交互变得更为立体,除了触控到屏幕,还能接收到不同的触觉形式来感受不同的信息。而魅族在开发这项功能时,充分发挥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强出——更为细致化的优化。魅族基于mEngine设计了40多种不同场景下的全局式触感反馈效果,比拟不同物理按键的真实触感。除此之外,魅族的工程师还在Home键上内置了独立的压感芯片,mBack的经典功能得到了传承。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借此,魅族也成为了Android阵营中第一个使用全局式触感反馈的厂商,这枚横向线性马达相比于普通的马达震感更强,噪音更小,响应时间更短。在人们使用魅族15进行拍照、打字、返回桌面等操作时,它都可以给出恰到好处的触感反馈,让人们感知到,他按下快门键的一瞬间,拍照了;触摸屏幕的一瞬间触,打字了;按压home键的一瞬间,返回了上一级菜单。触摸反馈,让你明确的感受到,这样的震感是来自于什么样的操作命令,你能分清楚,此时是打字的反馈,还是返回上一级的反馈。这对于信息的传递、人机交互具有重要的意义。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影响Taptic engine或是mEngine体验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反馈的及时性,另一个是反馈震感的表达。就像人们对高性能跑车的需求一样,急需要急加速的畅快感,又需要其灵敏、干脆的刹车反应,才能营造出更大的行车乐趣。毫秒级的反馈时间加上清晰可变的震感,就建立起了人机交互触觉反馈的良好机制。

细节决定成败,苹果疯狂在意细节,魅族也在走这条老路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感动人心,是因为其对细节的打磨,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Apple Pencil不管怎么滚,永远是面朝上,这是因为苹果的设计师改变了它身上的重量分布,减少了它滚动的势头。而Android阵营的手机产品要想打动人心,仅仅靠价格是不足以支持的,挑剔的消费者越来越在乎细微的使用感受,一但在使用上养成习惯,就对品牌产生了依赖和忠实感。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抛去价格,抛去市场的喧嚣,来尊重注重细节的厂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