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文/何雨春

自2007年以来,历经十多个春秋,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彩墨画作品。在摸索、探寻、总结中,吸收中外绘画元素和作品表现形式,对自己的作品不断的改进整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寻找前人的足迹,将远古的文化和今日的艺术相融相吸,各民族的文化、色彩成了我的绘画元素,连秦砖汉瓦的图腾也收入在我的绘画之中,并从西方的绘画中借鉴吸收良好的表现手法和色彩运用。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达坂城的姑娘》138X69cm

中国画多以墨作为表现基础,如何将墨与色合理的结合?墨与色是两个元素,互为矛盾,墨色如何完美的融为一体,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墨上作文章,在画面中将墨的元素发挥到极致,才能画出好的彩墨画。经过十几年的反复实践,我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及技巧。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幸福快乐到永远》138X69cm

用墨:根据构思的需要,将墨用大笔画在或泼在生宣纸上。墨有一种神秘感,有时用大面的块,有时用粗犷的线,顺其自然、无规律的变化,犹如画中灵魂呈现或隐形于画面之中,也如基石般稳定画面。

用色:在墨的基础上,可以用单色或多色在画面上,整体绘画。由于墨的稳定,再多的色也不会乱、不会花,反而会增添色彩的跳动性与灵动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新娘》138X69cm

在用色上,我们要吸收印象画派的色彩主张,也要根据中国画的特点融合借鉴,色彩的光与色的运用、层次表现,我们要去感悟,去描绘物像色彩的变化,不要一味的去临摹。我们要把各种画派的特征融进我们的作品中,形成多元素、多空间、多语言的艺术视觉。

绘画中要大胆用色用墨,色墨随绘画深入而变化,逐步渐变由简到繁,由虚到实,不断增加新元素,逐步在具象、印象、抽象中形成多立体空间。无论西方绘画元素有多少,但归根结底都是在中国画元素之中,为此我们要放眼世界,为艺术新生,以"艺术无界限、绘画无界限、中国画无界限"的艺术观走向未来。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三月三》138X69cm

我在绘画创作中一直在将各种画派元素不断的,直接或间接的加入到作品中,众多元素综合产生立体视觉,所以我将其称为中国画新立体主义是有道理的,不是随议而论,而是多年经验的总结。由于东西方文化不同,人们认识各异,所形成的立体主义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中国式的立体主义一定要在具象和抽象间而独立产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愿中国画的明天更灿烂。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欢乐的泼水节》620X260cm

何雨春艺术主张: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绘画的同时提出:"色墨并举,色墨同辉"的艺术理念,让传统单一的笔墨语言发生变化。在绘画创作中主张:"艺术无界限"。在中国彩墨画的表现形式上,认为绘画多元素的融合,中国彩墨画已形成新立体主义倾向。

中国彩墨画创作随笔

何雨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副主任、创作课程导师(主讲导师),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副主任、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何雨春中国彩墨画工作室导师、人物画专项工作室导师,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艺委会秘书长,

东方彩墨画院院长,

云南大理大学客座教授,

北京石齐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