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多次赔付VS单次赔付,哪个值得买?

重疾险产品在不断更新换代,从只保重疾到轻症也可保,从十几二十种疾病到上百种疾病,从单次赔付到多次赔付。产品形态多了,消费者也晕了——有必要买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吗?

一、重疾多次赔付是什么

单次赔付的重疾险,被保险人一次患病得到理赔后,合同终止,投保人失去了后续的保障。因为患过重疾,存在理赔记录,之后再买重疾险往往会被拒保。

与之相对,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就是得了一次重疾,理赔后保单效力不终止,后续保费不用交了,第二、三次重疾依然可以得到赔付。

哇,那看起来很棒棒啊!相当于一次投保,多次保障。但是,我们要了解,多次赔付重疾险一般存在较严苛的条件。

二、重疾多次赔付的条件有哪些

多次赔付的重疾险一般有病种分组和发病时间间隔两个条件。

1.病种分组

首先来看下病种分组。

重疾险多次赔付VS单次赔付,哪个值得买?

弘康哆啦A保重疾分组

保险公司的重疾分组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第一组属于治疗费较高而死亡率也较高的病;

第二组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

第三组主要是心脏功能方面的,是一些容易导致迅速死亡的病;

第四组属于暂时不危及生命,但无法治愈的病,比如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等。

各组疾病的关联性不高。假如投保人先患A组中的重大疾病再患其他三组中的重疾,再次获得理赔的概率也是有的。

重疾分组意味着不是患了合同约定的任意几种重疾险,或者同一重疾患了多次都可以得到理赔。也就是说每一组别最多只能赔付一次,如果该组别的疾病A已经赔付过了,那再患该组别的疾病B也无法获得赔付。

举个例子,民民第一次确诊患了C组别的急性心肌梗塞,赔付之后,假如再确诊该组别的严重传染性心内膜炎,民民第二次并不能得到赔付。

所以分组越多越好,这样每次赔付后的除外疾病就越少。

病种分组对保险公司来说,降低了疾病的赔付概率。比如,癌症复发的概率要比患过癌症又患过中风的概率要高。

关于疾病分组,我们要仔细阅读疾病分组,尤其要关注高发的六种重疾是否独立分组。保监会规定必须包含的6种常见重疾的发生率在较多年龄段的重疾发生率中占比为60%-90%,最高的占比达94.5% 。像弘康哆啦A保,6种高发独立分成四组,对消费者来说是比较有利的。要是把6种高发重疾都分在一组,其他较少见的重疾分在一起,相当于降低了赔付概率。

2.时间间隔

除了病种分组,另一个影响重疾多次理赔的因素就是发病时间间隔。

多次赔付重疾险,在第二次、第三次赔付中,一般会有一个间隔期和生存期限制。

间隔期是指第一次重疾和第二次重疾之间、第二次和第三次重疾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年或180天。

重疾险多次赔付VS单次赔付,哪个值得买?

以截图中的产品为例,假如民民罹患了A组的重疾,必须确保在首次确诊A组的重疾的180天后,民民再罹患其他组别的重疾才能获得赔付,假如确诊A组重疾后一个月就确诊患了B组的重疾,第二次确诊的重疾是不予赔付的。

有些还要求第二、三次重疾确诊后要有一个生存期,如14天、28天、30天等,一般不超过30天。如果投保人自确诊后在生存期内死亡就没有第二次(第三次)赔偿,因此没有生存期限制的最好。

三、多次赔付的概率

了解完多次赔付的概念后,我们来考虑下重疾多次赔付实际用得上的概率有多大。

首先,相同病种的复发和转移还是非常常见的,比如癌症,在手术5年后复发或转移率高达90%。

——这种多次赔付重疾险是不赔的,因为是同一病组。

其次,国家癌症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癌症患者5年存活率仅30.9%。当然不同重疾后存活率会不同。

——有多少人能从第一次重疾中存活并触发二次重疾?

这么说吧,第二次确诊的是同一组别的,不赔;第二次确诊没达到发病时间间隔要求,不赔;第二次确诊没有满足确诊后存活多少天的要求,不赔。

而要达到二次确诊的前提是,初次确诊后顺利存活。没有这个前提,以上假设统统没有意义。

四、多次赔付保对费的影响

对于被保险人来说,多次赔付意味着保障越全。具体来说是指第一次重疾险之后仍可以获得保障,有机会获得第二三次重疾赔付。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多次理赔比一次理赔承保风险更大,因此多次赔付重疾险保费也比单次赔付的重疾险贵一些。

一般来说,每多一次赔付次数的增加,保费会上涨5%-10%不等。

五、重疾多次赔付值得买吗?

还是那句老话,保险产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重疾险多次赔付VS单次赔付,哪个值得买?

罹患不同组别的二三次重疾的概率是较小,但不代表没有。如果你预算充足,希望能够保障更全面的重疾风险,建议可以选购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如果你预算紧张,你只能选择低保额的多次赔付重疾险和高保额的单次赔付重疾险。

低保额的多次赔付,意味着你第一次患重疾只能获得较低的保险金,获得的保险金可能根本就不足以支撑你度过第一次的重疾风险,就更别提能存活到第二次重疾。如果运气好,一直没有罹患第二三次重疾,那也就相当于用买多次赔付重疾险的价格获得了单次赔付重疾险的保障。其实也是不太划算的。

六、轻症多次赔付有必要吗?

轻症是重大疾病早期发展阶段或者重大疾病可采取先进技术微创治疗的阶段。譬如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等。

轻症需要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才能防止轻症往重疾转变。与重疾相比,轻症的的治愈率都很高,譬如原位癌,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都能痊愈。治疗费用虽然重疾低,一般不超过10万。一次轻症还能承担,但多次的话对于不少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建议重疾险可以附加轻症,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很多重疾在轻症阶段就可被检查出,这样如果在早期发现了,早期轻症的治疗可以获得赔付,假如不幸发展为重疾了,也可以继续获得保障。附加轻症相当降低了赔付门槛,保障更全面。

轻症的赔付比例一般重疾保额的20%-30%,也就是说重疾保额为50万,则轻症保额为10万-15万。轻症赔付次数一般为1-3次不等。轻症无需像重疾一样考虑存活率的问题,且罹患上多次轻症的概率还是较高的,所以建议配置轻症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配置轻症多次赔付的重疾险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是否与重疾共享保额

举个例子,假如重疾保额为30万,轻症赔付比例为20%,民民赔付了2次,即轻症一共赔付了12万,那重疾保额就只剩下了18万,这样重疾保额是严重不足的,所以建议购买重疾与轻症不共享保额的。

2.是否含轻症豁免

被保险人轻症豁免就是被保险人罹患了合同约定的轻症后,经保险公司许可后,投保人可以免缴后续保费,保险公司视同已缴,保单依然有效。

如果民民购买了一份含被保险人轻症豁免的3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障终身,30年缴,交完第二年保费后,民民确诊罹患了约定的轻症,那民民后续28年的保费都不用交了,相当于只交了2年的保费就获取了终身30万的重疾保障。

含轻症豁免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般为可选责任,选择附加的话就需要多付出保费。有的重疾险自带保费豁免,无需额外增加保费,算得上很良心了。

3.轻症是否分组

轻症一般和重疾一样分为3-4组,同一组别只能赔付一次。

目前也有轻症不分组的产品,建议选择不分组的重疾险,保障更全面。

结论: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为获取最全面的保障,可以选择重疾多次赔付、轻症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若预算有限,优先考虑把保额做足,再考虑重疾多次赔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