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名干部因党建不力被处理!景宁像审账一样审计党建

6月28日是景宁二季度基层党建工作“擂台榜”放榜的日子。景宁澄照乡党委书记林方金多少有点忐忑。“党建”这两个字,从没有像这一天这样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

压力,来源于一组数字——去年以来,全县共有12名党委(党组)书记、21名党委委员或党组成员,因党建责任没有抓实,被组织处理,其中6名书记被调离岗位。

信号很明确——党建这个事,能者上,庸者下。

只是,许久以来,一个难言之隐,一直压在很多干部心中。因为在从前,“党建好不好,基本靠台账”。

林方金当然也深知这个“潜规则”。

但是从去年开始,这个“法子”好像在景宁突然失效了。压力,也随之而来。

所以,从今年开始,林方金和他的“团队”,不敢再有任何大意,接连推出了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党建工作交办单制度、乡镇交叉互查机制和实施“强村计划”。通过半年的努力,澄照乡终于从“黑榜”中走了出来,成了全县进步较快的乡镇。

去年以来,景宁一系列针对基层党建制度的创新举措,彻底打破了曾经的党建“基无力”现象,让党建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把“金钥匙”。

那么,景宁党建之变,究竟变在何处?景宁所破之局,究竟何用之有?走进夏日畲乡,答案一目了然。

“年底补台账,照样拿先进?”

“都在抓党建,可说实话,党建的引领作用,在基层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句话,成为景宁党建之变的根源。

2017年初,第一次得知党建责任要审计的时候,景宁东坑镇党委书记吴海东“感到心里没底”。当时,他从东坑镇长提任镇党委书记未满半年,“也在很努力地抓党建工作”。但在2017年一季度县里给该镇的党建责任审计报告上清晰地写着“党建不够重视”6个字。

这个位于县城东南方向30公里的镇,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近年来,随着各种民生项目的增加,镇里一下子忙了起来。吴海东分析来分析去,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项目上来了,党建弱化了。”

红星街道党工委书记潘利海也有同样的感受。近年来,该街道赶上了发展的良机,工作最繁忙的时候,党建工作“顺理成章”就变得“项目化”了:上面来了任务突击一下,碰到关键节点组织一下,项目完成“歇”一段时间。

而所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最后都可以靠一本“台账”补齐。“平时不工作,年底补台账,照样拿先进”,这些“招数”,大家心照不宣。

景宁县委组织部深知这些乡镇的“招数”,但就是没法堵住这些“制度漏洞”。即便加大查台账的频率、增加平时的考核次数,效果也不好,这样做会增加基层的负担,不适合基层实际,而且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假账”的问题。

基层党建的现实呼唤一种全新的、更加科学的考核办法。2017年年初,景宁开始试水基层党建责任审计制度。

“像审账一样审计党建”

以往,每年年底都是东坑镇组织委员夏建红最“头疼”的一段时间,她必须在一周的时间里,“造”出至少5大本的台账。即便“熟能生巧”,这也是一项体力活。而现在,她只要在一本记录本上做好日常记录就行。

而这本记录本,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反映出乡镇真实的党建情况。

“我们创建了一套党建‘审计制度’,像审计账目一样,去审计党建。”景宁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严小红说,这套“审计制度”,细化了审计指标,实现了党建责任的“数字化”,将全部基层党建工作实行“责任量化”,能有效挤出“水分”。

鹤溪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娟从事乡镇组织工作两年多,今年她成为了一名党建责任审计员。截至目前,景宁县委组织部从全县抽调了92名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党建业务精的党务工作者,组建党建责任审计人员库。

他们面对的是一整套动态调整的审计指标——围绕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六大建设,每季度立足基层党建阶段重点任务,列出落实表,逐项对比打分。而且党组织书记、分管领导、党委委员三个不同岗位实行按岗定审。

“审计期间,既有常态审计,也有专项审计,实行‘月度抽审、季度详审、年度审计’。期间进行不定期暗访,发现问题就给乡镇发反馈单,年底还要出一份年度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责任审计报告,详细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王娟说,“虽然考核指标极其详细,但形成体系后,只需要一眼,就能从这些审计指标中发现问题。”

而这样的审计方式,对基层来说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改变:做得好不好,不再“台账说了算”。

33名干部因党建不力被处理!景宁像审账一样审计党建

景宁

“党建,真的有用!”

仅仅一年,景宁党建之力,已今非昔比。

今年,严小红总结出了一条规律:凡是党建领先的基层乡镇,在大赶考中各项工作也都走在全县前列。这个规律,也彻底回答了人们心中的那个困惑——“党建到底是不是生产力?”

郑坑乡,一个被称为“生活着的畲族博物馆”的小山乡,近年来凭借全域旅游,走出大山。2017年,郑坑的旅游人数翻番,旅游收入达155万余元。

究其原因,乡党委书记雷洁畅说,还是因为拉起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2017年,该乡党建责任审计年度得分在景宁21个乡镇中排第11位;今年一季度,跃升为全县4个综合排名优胜乡镇之一。

2018年,是三年“消薄”战的决胜之年。在二季度的审计中,党建排名优胜行列的4个乡镇街道,均已提前完成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0万元、经营性收入5万元的消薄任务。

事实面前,各种质疑都转化为了党建的动力。

党建责任审计得分排名与乡镇全面工作成绩正相关,这是景宁试水党建责任审计制度一年得出的“第一定律”。由此得出的“第二定律”:当各乡镇积极运用“第一定律”时,他们的成绩会呈现波浪式上升,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短短一年时间,党建责任审计制彻底颠覆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传统认知,大家充分认识到了党建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这个改变,值千金。”景宁县委组织部部长王乐说。

“一套自带补丁的审计系统”

2017年底,景宁对各乡镇“村社大赶考”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第五审计组负责人林峰发现原定的审计指标没有纳入群众满意度,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情况。县委组织部立即作出调整,增加了这一考核内容。

“景宁的党建责任审计制度,是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制度本身就是一道‘防火墙’,能不断发现制度内部的漏洞,进而进行修补。”严小红说,一方面,审计的过程就是发现“漏洞”的过程;另一方面,在“比学赶超”中,审计主体也会不断发现问题,进而让制度更加科学、更加贴合基层实际。

与此同时,强化审计结果的运用,建立审计结果数据库,通过季度点评、奖优惩劣、挂号督办等方式,成功地激活了党建责任审计的“原生动力”,让基层党员变得“想党建,能党建,会党建”。

截至目前,通过审计,景宁共有12名党委(党组)书记、21名党委委员或党组成员,因党建责任没有抓实,被组织处理,其中6名书记被调离岗位,全县已整改党建具体问题1400余条。

眼下,景宁县委组织部又在与县审计局对接,希望能通过审计部门的参与,进一步提升党建责任审计的专业性、系统性,同时与纪检监察部门协调审计结果运用问题;一个正式的审计办法文件也即将出台……

党建“基无力”的问题,就这样,在景宁破局。

来源 |指尖丽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