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已保存

清乾隆 茶叶末釉鸠耳尊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H 19.5 cm

估价:RMB:1,600,000-2,200,000

来源:纽约佳士得,2010年3月26日,Lot.1409

参阅:

1.《清瓷萃珍》,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第148页

2.《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图186

3.《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中华民国79年,第350页,图156

乾隆一朝崇尚摹古,追求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宫廷命御窑厂仿烧仿古瓷,通常由宫廷御用画师收集历代上古彝器为原型,画样后送皇帝审阅,并根据皇帝要求修改,再经烧造。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如本品之茶叶末釉鸠耳尊,创烧于雍正时期,原形类似宋代王黼《博古图录考证》中着录「周高克尊」。圈足,鼓腹,束以颈,侈口,颈两侧装饰鸠耳,肩部凸起弦纹一周,釉色滋润,青绿釉色中闪烁黄黑斑点,灿若晨星,典雅高贵,耳环起棱处微露胎骨,足际涂有褐色护胎釉,底部模印「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鸠耳含有长寿意味,《后汉书》有云「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故鸠耳寓意长寿吉祥,这也是清代瓷器样式「言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一大特点之完美体现。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茶叶末釉是以铁为呈色剂的一种高温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北方窑口,到了明清时期,茶叶末釉因其雅致的釉色逐渐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文献亦称 「厂官釉」。据《陶成纪事碑》载,唐英于雍干之际创烧茶叶末釉,其釉色又分「蟹甲青」「鳝鱼黄」两种。《陶雅》载:「有绿色一种,瓷质甚细。异于常品。而与新桔蟹甲鳖裙三者。又迫不相侔」者即为蟹甲青。且「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以上种种特点使得茶叶末釉深为宫廷所欣赏,被列为当时官窑的秘色釉,产量不多,为皇室独享。此尊颜色偏绿,滋润细腻,釉面略带鬃眼,为厂官釉中极为少见的奇品特类,在当时便被视若「秘釉」,御窑厂专烧仅供皇室使用。本品为乾隆朝鸠耳尊形制中体型小者,较为罕见,传世与馆藏实例中多见此种仿官、仿汝及窑变等,均高30cm以上。如沈阳故宫博物院入藏清乾隆款仿哥双兽耳瓶,《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精粹-瓷器篇(下)》,页145;上海文物商店藏有一例,为乾隆时期此种鸠耳尊之较大类型,可见《清代瓷器赏鉴》,页148,图186。另有与本品尺寸相类者,可参见江西省博物馆藏黄地青花鸠耳尊,《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页202;亦有装饰雕瓷纹样者,可参见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白釉螭龙纹鸠耳尊,馆藏编号14.10.141;此件茶叶末釉鸠耳尊是景德镇御窑厂仿制古代铜器的典型作品,在乾隆年间,此瓶的宫廷地位远远高于同类的青花器物,虽非大器,却小器大样,造型庄重,典雅灵秀,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乾隆宫廷陈设御赏名器。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2005年,页202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白釉螭龙纹鸠耳尊,馆藏编号14.10.141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周高克尊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清雍正 松石绿釉菊瓣纹盘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D 18.2cm

估价:RMB:1,200,000-1,800,000

参阅:

1.《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Sudotschweiz Print AG,P223,Lot328

2.《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282-283,图257

3.《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页211

4.《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2005年,页83,图版25

此件松石绿釉菊瓣盘,其造型秀美端庄,盘壁作菊瓣状,分布整齐均匀,线条优美舒畅,松石绿釉一色匀净恬淡,釉色与形制搭配相宜,远望如素菊静放,令人心旷神怡。圈足修胎精细,胎体坚质细腻,外底所施白釉清透滋润,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笔法清健,为雍正御窑之妙品。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关于此式菊瓣盘的烧造,清宫档案中曾有明确档案记录,据《清档—雍正记事杂录》载:“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二十七日,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式菊花式瓷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呈览。奉旨:着江西烧造瓷器处照此样各色烧造四十件。”可知此类菊瓣盘深为雍正皇帝所青睐。雍正皇帝钟爱菊花,怀揣着如陶渊明那般闲云野逸的文人情怀。这种思想在宫廷器物的制作中也可见端倪。在故宫藏《雍正行乐图》册页中,一幅雍正皇帝穿着汉服扮陶渊明东篱赏菊的图画,可见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深。同时雍正皇帝高深的佛学造诣又赋予其更为清韵雅致的审美。在雍正一朝,纯色瓷的烧造被推上了瓷器制造史的最高峰。此件松石绿釉菊瓣盘色美精工,且较之其他釉色更为稀少,且松石绿釉属低温釉,易斑驳,更为珍贵。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与本品相似者,可参见赵从衍家族旧藏,于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编号106,除本品外,另有彩釉如白釉、绿釉、湖水绿釉、黄釉、葱绿釉、酱釉、白釉、天蓝釉、洒蓝釉、胭脂紫釉等,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一套十二件雍正款单色釉菊瓣形盘,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282-283,图257;洒蓝釉者可参见玫茵堂所藏,《玫茵堂中国陶瓷》,卷2,图版847。同书亦入藏紫釉例,卷4,图版1830;翠绿釉者可参见日内瓦鲍氏珍藏,载于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1999年,图版328。整器造型规矩,毫无髺垦之态,外壁所施松石绿釉,釉色纯净娇妍,匀净淡雅,静谧怡人,予人之观感妙不可言,自有一股尊贵气息扑人眉宇,尽展雍正一朝瓷器隽美高雅之态。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香港苏富比1986年11月18日,编号106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故宫博物院馆藏——清盛世精选》,页251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清雍正 粉青釉贴浮雕螭龙尊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H 17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304,图138

2.《天津博物馆藏瓷》,文物出版社,2012年,编号151

3.《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页238、页405,编号17

4.《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1994年,编号78

5.《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香港,1989年,编号113

6.《中国陶瓷全集• 清(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编号236

7.《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 2005年,页167

8.《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朱汤生著,2009年,页171,编号65

9.《徐氏艺术馆 The Tsui Museum of Art》,第四册,香港,1995,编号72

此尊造型独特,敞口、壶腹,平底,线条柔美,造型简约。外壁由肩至底足处贴塑螭虎,昂首仰探,意趣横生,四足做攀爬状,脊背隆起,动感十足,卷草形双尾流畅蜿蜒,尽显蟠曲之姿,颇具美感。通体罩施粉青釉,釉色莹润如玉,极见匀净雅靓之致,荡漾着婉约含蓄之气息。整器线条舒展柔美,富有韵律感,与粉青一色结合宛如天成。工艺精湛细致而无造作之痕,予人观之深为其轻逸脱俗之风韵所折服。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曾多次规定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不仅要求烧成的瓷器各部分尺寸适度,而且重视气势和神韵,讲究轮廓线的韵律美,对于要烧造的御用瓷器必须经雍正皇帝审定,方可烧造。而对釉水的烧造,雍正皇帝要求甚高,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雍正四年六月十一日有载:“……此瓶釉水虽好,称不得上好,尔传与年希尧再烧造时比此釉水要做精细些,款式亦更改些。" 以上传旨烧造瓷器, 均由年希尧家人持样交景德镇御厂烧造办理。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自雍正六年始,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身份驻节景德镇,负责协助常驻淮安的督陶官年希尧处理窑务。御厂总理年希尧住淮安关署, 每岁只春秋两次去景德镇巡视窑厂;驻厂协理唐英亲自办理制造细事, 每月于初二、十六日两期, 解运瓷样至淮关呈候总理签定后转而贡诸内庭。雍正一朝御窑厂有赖唐英之竭尽烧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如本品之粉青釉,唐英在其研陶心得《陶成纪事碑》中记"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罍、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一仿铁骨大观釉,有月白、粉青、大绿等三种,俱仿内发宋器色泽。"可知粉青釉色为仿宋器色泽而成,仿釉饰的仿古瓷在唐英仿古瓷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其釉色与器形可谓"仿肖古窑诸器, 无不媲美; 仿各种名釉, 无不巧合"。《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评价有:"雍正时瓷质极佳,设色亦极精致。"雍正皇帝对摹古的理念是好古而不泥古,诚如唐英所言"仿旧须宗雅则",不是一味贴近原物为佳,而是取其精华高雅之处而临摹,更重视气韵神髓之相似。即如本品之釉色和谐雅致,恬淡空灵,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这种纯粹、高雅、修洁与宁静的内敛之美,彰显出雍正御瓷清秀优雅之独有品格,自有一份不可言喻之尊贵气质。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螭龙贴塑装饰始见于元代景德镇窑,明代官民窑皆为流行,有清一代御瓷当中肇始于康熙朝臧窑,雍正朝继之,但烧造数量稀少,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窑变釉凸蟠螭尊,《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下册,页304,图138;另一尊可见天津博物馆藏窑变釉贴螭虎纹鱼篓尊(一对),《天津博物馆藏瓷》,文物出版社,2012年,编号151;同属窑变釉的另一只可见庄绍绥之旧藏,收录于《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朱汤生著,页171,编号65,另可参见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编号681,除单色釉贴塑螭龙外,亦有珊瑚红釉描金品,参见《徐氏艺术馆 The Tsui Museum of Art》,第四册,编号72,此类器形乾隆一朝也有延烧,参见《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页167。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编号681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中国陶瓷全集• 清(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编号236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江西藏瓷全集•清代(上)》,朝华出版社, 2005年,页167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清代瓷器赏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1994年,编号78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清雍正 御窑粉青釉葫芦瓶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H 32cm

估价:RMB 2,200,000-2,800,000

来源:香港苏富比 ,1978年5月23日,Lot.227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426,编号200

2.《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馆,2005年,页118,编号42

3.《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2007-8年,页28-31

4.《清康雍干名瓷特展》,台北,1986年,编号66

雍正一朝瓷艺臻至顶峰,其中又尤以单色釉最能体现其审美意趣,雍正皇帝临位虽仅有十三年,却于瓷艺方面成就显赫,雍正皇帝深谙赵宋以降文人士大夫阶层文雅、素凈、脱俗的的美学精髓,并将其与本身对古物之理解深深融入对器物的审美要求之中。正如雍正帝在《悦心集序》中所感「虽身处繁华,而寤寐之中自觉清远闲旷,超然尘俗之外」。雍正单色釉瓷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闲适与恬淡,营造出独有的宁静高洁之美,是宋代美学的回响,给人纯粹致臻的艺术观感,反映出雍正皇帝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无与伦比的艺术品位。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本品即为雍正时期一件粉青釉作品,造型端庄稳重,含蓄而文雅,深得雍正御窑之况味。其造型似葫芦,丰盈饱满,直圆口微敛,斜肩,束腰,腹部浑圆,浅挖足,釉底。胎质细白坚实,通体施粉青釉,匀净润泽,有肉质感,釉面滋润肥厚,釉色淡雅,宽圈足,釉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识,尤为特殊的是其款识笔法罕见,林业强在其所藏《机暇清赏:怀海堂藏清代御瓷器》一书中曾有关于此款识的论述,参见,页29;认为此种款识或为早期写法,并于页38载数篆书款,类似本品例为图7.10。另参考一仿汝釉杯例,六字横款,款字书写相同,出自胡惠春收藏,售于香港佳士得,2011年11月30日,编号2929。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其款识笔法罕见,此种款识或为早期写法

葫芦,亦称『瓠』、『悬瓠』、『壶』、『匏』等等。《诗经 • 邶风》云:『匏有苦叶,济有涉深』; 《小雅》云:『南有木,甘瓠累之』。葫芦因其独有的外形与特性,被先人赋予了许多美好寓意:葫芦之形状似『吉』字,故而常被寓以『吉祥』之意;在道教文化中,葫芦中似有长生不老之胜境,故仙境也被称作『壶天』。在民间,新婚夫妇合卺而饮中的『卺』,即指葫芦剖成的瓢。以柄部相连的两个瓢盛酒,夫妇共饮,即为『合卺』,意为合二为一。葫芦也因多籽,承载了多子的美好祝愿;因其谐音『福禄』,而有福禄万年的寓意。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雍正皇帝也颇为喜欢此类器形,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尔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

雍正七年四月十一日郎中海望持出葫芦式磁壶一件。奉旨:尔将此壶交年希尧照其款式仿烧造几件,其釉水如不能十分像,些须深浅亦可。

清宫旧藏既有一相类例,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2,图版200;本品传为香港苏富比1978年5月23日Lot.227,另一件则上拍于纽约佳士得,2007年9月19日,编号370;及纽约苏富比2016年3月16日,编号315。一件极为近似瓶例,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但为六棱的葫芦瓶载于《清康雍干名瓷特展》图录,台北,1986年,编号66;类似瓶例于乾隆一朝亦有延烧,南京博物院收藏一带盖例,录于《清瓷萃珍:清代康雍干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1995年,编号69;另一例录于《天民楼藏瓷》,香港,1987年,卷1,图版160;此外静观堂亦有收藏,曾展于敏求精舍《清朝瑰宝》,香港艺术馆,1995年,编号212。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香港苏富比1978年5月23日Lot.227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上海博物馆,2005年,页118,编号42

艺典同步拍|绘事后素 本色之美——东正2018春拍瓷器精品预览

欢迎转发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