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來臨,黃河現「流魚」景觀,沿岸村民渾水撈魚男女老少齊上陣


每年雨季來臨,為了防洪和調水調沙的需要,黃河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利樞紐都會開閘集中洩洪,排水排沙。在短短的幾十個小時內要把庫容清空,大量清水迅速出庫,黃河流速加快,含有大量泥沙的濁流河水由於供氧不足,導致魚兒翻出水面,順流而下,形成了黃河“流魚”奇觀。

每年的這個時候就黃河兩岸就是相當熱鬧,沿河的百姓紛紛湧到岸邊灘塗上用各種漁具撈魚,專業的業餘的都怕錯過這場撲魚盛宴,河裡岸邊幾千人同時撲魚場面十分壯觀。於是在晉豫黃河沿岸就有了一個新的民俗現象,黃河撈魚,也就是渾水撈魚。

山西平陸縣地處三門峽庫區,流魚對當地居民有很強的吸引力,流魚時刻,男女老少齊上陣,甚至遠在外地的平陸人每年這個時候都會特意趕回來,也有從四周個縣聞訊而來看熱鬧的,參與其中撈魚的,場面十分壯觀,撈魚儼然成了一種鄉俗,一種文化。


當天流魚場面現場看到就數這哥倆運氣好,他倆家就住在附近,比別人早到河邊,弄了3條差不多一米多的大魚,和一個5歲的小孩子個頭一樣,一條魚都有20斤左右,倆人抬著3條大魚走在回家的路上,收視率回頭率那是相當高,看到的人都是十分羨慕。

一位年輕人肩扛撈頭,眼睛死死盯著水面,生怕錯過水麵上的魚。

這是一位村民一早上的收穫,他告訴我們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他們撈的魚就地出售,3斤以上的黃河鯉魚15一斤,小一點的10元一斤,黃河大鯉魚一到岸上就搶完了,他的攤位上現在剩下的就是2兩多重的小鯽魚,他說有好幾艘船一天收入都上萬了,不過他不羨慕,這錢是冒險賺來的太辛苦。

收益不錯的一對年輕人抬著2個多小時的收穫。這哥倆也算不錯,肩上抬得差不多有個40多斤的魚。

這幾位村民也是收穫頗豐,剛才一輛三輪車把他倆的漁獲已經裝車拉走了。

這幾位打持久戰的村民帶著乾糧守在黃河邊,從擺的架勢來看今天是撈不到大魚不罷休。

這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小孩也來湊熱鬧,也不知道這樣是否安全。

在岸邊等待的村民,帶著乾糧抱著孩子,黃河撈魚的吸引力如此巨大。在此要提醒撈魚有風險,一定要注意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