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糾結電動貨車不完美?2020年後8成城配燃油車可能被取代

7月3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簡稱:計劃),提出六方面任務措施,明確量化指標和完成時限。物流商用車網記者注意到,對於物流與商用車領域來說,大家更關注第四條: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其中,加大公轉鐵投入,發展多式聯運,淘汰老舊運輸車輛,推廣使用新能源車最引人注目。

計劃明確提到兩個數字:一是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200萬輛左右; 二是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郵政、輕型物流配送車輛等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重點區域使用比例達80%。也就是說,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比2017年(77.7萬輛)幾乎要翻兩番,這意味著2020年後,商用車和電動輕卡也很可能逐漸替代燃油車。雖然電動貨車在當下還不是配送主角,人們對許多問題的擔憂還不可避免,然而是時候轉換思路了。

還在糾結電動貨車不完美?2020年後8成城配燃油車可能被取代

▲2018年北京國際車展期間江鈴展示的一款電動輕卡

一籮筐“擔憂”成電動輕卡攔路虎

起初人們購買電動輕卡有嚐鮮的心理,更有新能源補貼等政策作為支撐條件。隨著電動輕卡的不斷上路,一些來自產品和產業鏈的硬傷著實給用戶帶來不少煩惱。

還在糾結電動貨車不完美?2020年後8成城配燃油車可能被取代

▲北京馬駒橋高速服務區附近的電動車輛充電區域

①續航里程才200公里?據記者觀察,卡友在關於電動輕卡產品的討論中,一般都會抱怨續航里程短這個問題。目前大多城配電動輕卡的續航里程基本不超200公里。有網友在網絡論壇電動產品相關文章下方留言說:“電動輕卡只能在市裡跑,200公里續航實在太短了。”對於城配市場來說,城市區域較小200公里尚可完成一天配送任務,城市區域較大時,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難說能否堅持到最後。”

②不是找充電樁,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網友大雁化身說:“能不能把車頂上設計上太陽能充電,這樣續航里程更長。”另一位網友說:“買電動輕卡,不是在找充電樁,就是在找充電樁的路上。”可見,充電的確是大問題。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充電樁總數為44萬個,按新能源車輛總數172萬輛對比,車樁比為3.8:1,說明充電樁依然大量缺乏,城市物流這個細分領域缺口可能更大。一位物流司機表示,高速路上沒電,下一秒危險事故將來臨。顯然,充電設施不但是運營效率的保障,還是駕駛安全的保障。

還在糾結電動貨車不完美?2020年後8成城配燃油車可能被取代

▲充電樁數量總體來說還不夠多

③電池不扛凍怎麼辦?繼續航里程短和充電不方便之後,若電池再出現問題,配送效率就將受到大的影響。近年來,公共交通領域電動出租車,因電池遇冷使電池效率大降的問題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電動輕卡自然也不例外。有過駕駛電動輕卡經驗的卡友說,平時電動貨車能跑200公里,遇冷可能就只能跑到150公里,遇到上坡路多時,續航里程更短。如此,要想使電動輕卡大踏步上路,就要對抗北方冬季低溫天氣,讓電池更扛凍。

④買車10幾萬,兩三年換電池又是一筆投入。有開過電動輕卡的網友介紹,大概兩三年電池就需要更換了,那可是上萬元的投資,想想就心疼。在大家看來,藍牌車電池一定不能太重,否則4.5噸車輛基本只能拉一噸多貨,非常不划算。黃牌車電池組可以增多,但是載重大,更換成本也很高。記者瞭解到,2018年以來,國內電動輕卡上市頻率加快,少則8萬、9萬,多則10幾萬,對比燃油卡車,電動輕卡初期採購成本的確夠高,加上運營過程中,用電和用油成本大致相差不大,更使卡友對於電動輕卡持觀望態度。

電動輕卡售後、二手車、保險等後市場的問題,也有一籮筐,這裡不一一列舉。總之,對於是否選擇電動輕卡,多數卡友還是保持理性的思考。而電動輕卡在銷售、服務過程中暴露出的客觀問題,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行業企業都在發力解決。

加入“藍天保衛戰”變危機為轉機

一方面呼籲政府相關部門、企業解決電動輕卡產品質量、技術、服務等問題;另一方面卡友們也需要讀懂我國環保大趨勢下的相關政策。例如,我們通過學習《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劃出重點,並找到自身發展的新機遇。

還在糾結電動貨車不完美?2020年後8成城配燃油車可能被取代

▲適合城市配送的一款電動廂式輕型車

①綠色環保更成為城市物流主題。計劃明確目標: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重點區域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計劃嚴控“兩高”行業產能,指出新、改、擴建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建設項目,原則上不得采用公路運輸。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推進海鐵聯運、多式聯運。從中可以看出,在我國物流業相對發達地區,城市配送綠色環保化必然成為今後發展的主題。而從6月15日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商務部發布的《關於組織開展城市綠色貨運配示示範工程的通知》看,通知確定了天津、石家莊、廣州、深圳、成都、蘭州、銀川等22個城市為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創建城市,這些城市將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貨車推廣、組織模式創新、信息互聯共享等探索新發展路徑。

②補貼、路權,以及租賃、金融服務等帶來新機遇。儘管電動輕卡存在關於產品、充電和後市場等方面的不足,但用發展的眼光看,電動輕卡的優勢也依然明顯。這其中包含卡友從政策層面獲得城市開放的路權和補貼,以及從平臺企業獲得運營和支持幫助等方方面面,特別是2018年以來,城市配送企業如貨拉拉、雲鳥、地上鐵等都紛紛開啟了集團購車模式。司機只要加入到平臺,就可以優惠價格購車或租車,也可以依靠平臺的資源整合能力,獲得更多配送訂單、金融服務。

同時,從近兩年京東物流、順豐速運等大型知名物流企業,紛紛大批採購電動貨車;物流平臺協同車企、供應商、服務商進行新物流生態構建等行動來看,以電動輕卡為主導的新物流局面將不斷出現。

那麼,物流人、卡車司機當需改變傳統觀念,向時而動,主動擁抱這種轉變,看到更廣闊的出路。更何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到2020年底前,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這說明解決基礎設施問題導向明確,破解困難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接下來大約2年時間裡,車主和司機能夠看到城配綠色、環保以及用車電動化趨勢下,行業釋放出的新機遇、新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