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四部委公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三大看点抢先看!

2018年1月16日10:00,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四部委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制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开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网站面向全社会公示30天。

最新消息:四部委公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三大看点抢先看!

看点一:政策适量放宽,但脚踏功能强制执行!

新标准以“三确保一坚持”为根本原则,即确保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所有道路交通参与方的共同利益最大化,确保广大消费者基本的出行需求,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指导标准修订工作。新标准全面提升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由原来的部分条款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调整完善了车速限值、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技术指标。其中,最高车速由20km/h调整为25km/h,整车质量(含电池)由40kg调整为55kg,电机功率由240W调整为400W,并对具有脚踏骑行功能进行了强制性规定。

看点二:设置半年到1年过渡期

新标准从发布到正式实施拟设置半年到1年的过渡期,给企业一定时间进行新产品研发、生产线调整和库存产品消化,具体以标准正式发布稿规定的时间为准。在新标准正式实施前,鼓励生产企业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鼓励销售企业销售符合新标准的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符合新标准的产品。

看点三:非标车将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

新标准正式实施后,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妥善的解决办法,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纳入机动车管理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

最新消息:四部委公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三大看点抢先看!

从上述内容,笔者有三点联想:

1、脚踏功能强制执行,上海的执行标准即将成为趋势。对于重国标车研发,或者已经在上海占据市场地位的企业来说,即将成为行业“新宠儿”。

2、新国标公示结束后即将出台。同时在生产企业生产资质方面,做了一定的要求。设置半年到1年的过渡期,看似是政策过渡,实质却是给行业下了“通缉令”。

如果在一年以内,还无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那么等待企业的就是“退市”。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将进行一次大换血。在新国标迭代这场战役中,不知道又有多少企业会“倒下”!

3、对于非标车,管理权限下放地方;实施自然报废、换购、发放补贴、或按机动车管理执行。也就是说,真正的管理权在地方。只要不违背新国标的条例,地方完全拥有执法权。类似广州、深圳这样的管理办法或将成为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