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必坚:把群众放在心里 把责任扛在肩上

湘潭在线7月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彭航海)在雨湖区主街道的门店,只要提起城管队的“老郑”,经营户们没有几个不认识的。而谈起“老郑”的工作作风和态度,经营户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经营户们一致称道的“老郑”就是雨湖区城管执法局市容执法大队大队长郑志坚。

文明执法,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雨湖区是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市容市貌工作任务重,城管工作压力大。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郑必坚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文明执法、锻造一支城管文明之师作为首要任务。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唯有以身作则,严格要求,用制度管人。

执法现场,郑必坚向队员手把手传授一线积累起来的执法艺术和执法技巧。不分昼夜,他和队员徒步巡查在全区主次干道,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他带领多部门的联合队伍开展取缔占道经营和整治早市、夜市、渣土等各类专项行动。

他常常告诫队员们,市容市貌是动态变化的,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只有把工作做牢做实,才能让市民满意。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会出现一幕幕文明执法的动人场景:队员们微笑着宣讲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不文明行为;汗流浃背地帮助经营户将违规物品搬进门店;强忍委屈和怨气,面对违规当事人的谩骂和暴力,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积微成著,老城旧貌换新颜

日常工作中,郑必坚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始终牢记“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

城管工作面对的大部分是社会弱势群体,处理的是一些细微而复杂的问题。郑必坚创新方式,让一个个多年来困扰市容市貌的难题和顽疾得以解决,老城区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赢得了市民的理解和赞誉。他反复告诉队员们,作为执法者,用霹雳手段解决一些老大难,就是对大多数人民群众负责任,就是在更大程度上维护公平正义。

近几年,雨湖区的市容市貌发生了大转变。“六乱”得到了有效治理,市民的文明素质全面提升了;长年盘踞在核心商务圈、车站码头、校园周边、公园周边、主干道街巷口的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不见了;残疾人和少数民族摊贩也规规矩矩地租门店经营了……

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郑必坚带领队员们宣讲法规政策,多渠道帮助当事人处理存货,现场带头对残疾人占道演出予以捐款规劝,自掏腰包买下占道经营老弱病残菜农剩下的菜。就连新疆籍摊贩,也对城管队员的文明执法竖起大拇指:“亚克西!”

在夜市整治中,有的夜宵店主对城管队员的上门劝导、发整改通知单非常反感。但是,郑必坚带领队员有礼有节,反复上门宣传教育,经营户们被城管队员们坚定的立场、真诚的工作方法所打动,按要求做到了不扰民、地面干净、摆放有序,而这样整改以后生意反而更好了。“现在,老百姓不仅‘吃口味',更要‘吃环境',好口味加上好环境,生意怎能不红火?说到底,还要感谢城管执法队员持之以恒的严格管理和反反复复的宣传劝导。”很多夜宵店主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