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省脫貧攻堅督查組到市一院檢查,貧困患者的妻子哭了!

6月21日,省脫貧攻堅督查組蒞臨市一院檢查健康扶貧工作,督查組一行在市一院胃腸肛腸外科愛心病房看望慰問貧困患者,恰巧遇見了即將出院的貧困患者王某及其家屬為該科室醫護人員送錦旗的情景。貧困患者王某的妻子向督查組講述了王某輾轉求醫的經歷,表達了對黨的政策以及醫護人員的感激之情,講到動情處樸實的她幾次潸然淚下,在場人員無不為之動容。

為啥?省脫貧攻堅督查組到市一院檢查,貧困患者的妻子哭了!

對一些困難群體來說,致貧原因多種多樣,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始終是貧困戶最深的傷痛,一場大病就可能讓一個殷實的家庭隨時陷入貧病交加的困境。王某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年事已高且沒有工作。他的妻子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一年前,妻子因病做了大手術,讓原本拮据的他們更加雪上加霜。

半年前,王某突然出現血便,但考慮到家庭經濟情況,王某並沒有到醫院檢查,只是自己吃了些藥。三個月前,王某再次出現間斷血便,服藥後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6月8日,王某下腹部疼痛難忍,他的妻子看在眼裡,痛在心裡。拗不過妻子的堅持,王某才來到市一院進行治療。經檢查,王某被確診為直腸癌。聽到這個消息,王某夫婦頓時感覺如同晴天霹靂一般,面對嚴重的病情和可能產生的鉅額治療費用,夫妻倆一籌莫展,幾次想要放棄治療。

王某的妻子講到王某幾次說要放棄治療時,不由得抹起了眼淚:“我們聽說治這病要花七八萬,他非說不治病了,反正也治不好,還不如把家裡的錢省下來給我看病。”

為啥?省脫貧攻堅督查組到市一院檢查,貧困患者的妻子哭了!

為了打消王某夫婦的顧慮,他的主治醫生趙世輝及科室護士長多次向他們解釋說明了治療路徑及健康扶貧政策。在得知可以享受貧困人口九種大病集中救治相關優惠政策之後,王某終於安心接受了治療。期間,王某享受了市一院貧困患者綠色通道、“先診療、後付費”政策,並收到了市一院免費為其發放的毛巾、香皂、洗臉盆、水杯等生活用品。科室護士長更是一天三趟往他病床前跑,一方面為其講解扶貧政策讓其安心治病,一方面為其宣教健康知識以提高他的治療信心。

同時,主治醫生及科室主任快速完善王某相關術前檢查,由市一院醫教科組織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腫瘤內科、影像科、麻醉科、病理室等科室為其進行多學科會診(免收會診費)。經會診後,專家一致認為王某手術指徵明確,無明顯手術禁忌症,可以手術。經詢問患者意見,專家商討後,擬定手術方式為“腹腔鏡直腸癌低位前切除+預防性末端迴腸造口術”。手術歷時2小時40分鐘圓滿完成。術後第二天王某拔除胃管,可以進流質飲食,術後第三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各項恢復均正常。

術後一週左右,王某即將出院,他想到入院以來科室上下對自己的精心照顧,想到自己享受到的政策,想到自己逐漸好轉的身體,為了表達感激之情,王某讓妻子做了兩面錦旗,將自己的心意寫在上面,送到了胃腸肛腸外科。在將這兩面寫有“醫德高尚妙手回春”“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錦旗交到醫護人員手中時,王某妻子不住感慨:“現在黨的政策真好,讓我老伴看得起病,感恩黨和政府對我們這些貧困家庭的扶持,感謝胃腸肛腸外科的醫生、護士們對我老伴的精心治療、熱心服務。”

科室主任張五德說:“在扶貧路上,我們見到了太多的不幸,聽到了太多不幸的故事,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惠民政策,為貧困患者送健康、送愛心、送溫暖。健康扶貧無小事,我們會一如既往,在醫院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堅定不移地走在健康扶貧道路上。”

為啥?省脫貧攻堅督查組到市一院檢查,貧困患者的妻子哭了!

經過一週的恢復,王某已經出院,他住院期間共花費1.9萬元,經基本醫保、大病醫保等報銷後自費3414元,與其預估的七八萬元治療費用有著天壤之別。

自2017年健康扶貧工作啟動以來,市一院自覺承擔起健康扶貧工作重任,紮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的開展,並把此項工作列入醫院重點工作。做為汝州市貧困人口九種大病集中救治唯一定點醫院,市一院紮實開展貧困人口九種大病集中救治工作。同時,醫院狠下功夫,不斷貫徹落實健康扶貧相關政策,為門診貧困患者實行“兩免五優先”政策。為住院貧困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政策,貧困患者住院不需要交納住院押金,減輕患者的墊資壓力,切實讓患者享受到扶貧政策所帶來的實惠和溫暖。醫院各病區共設置愛心病房30個,愛心病床81張。為住院貧困患者免費發放生活用品,由護士全程陪同檢查,並提供優於一般患者的服務。從日常工作著手,把精準扶貧、健康扶貧的相關精神掌握透徹,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力爭把每項工作落到實處,助力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相信,隨著國家健康扶貧工作的推進,廣大貧困百姓將獲得更多健康生活的希望,讓我們一同攜手,走進全面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