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龍出世人不識

岳飛的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 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詞中的每一句,都顯的萬丈豪情,和岳飛一生所處的環境與特殊的遭遇相互輝映,洋溢著滿腔熱血,力挽狂瀾的愛國情操,成為外患頻繁、國勢不振時,鼓舞士氣,提振人心的強心劑。但是,“學術界”對這一闋詞是不是岳飛所寫的,還爭論不休。

不過,倘如我們所看到的是目前流行很廣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的《嶽武穆遺文》時,會感到訝異,因為《四庫全書》本將《滿江紅》的後半段,做了很大的改變: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肯忘飛食肉,笑談欲灑盈腔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雖然改易的只有八個字,但是,這麼一改卻使全詞的精神為之大變,原來強烈的民族意識消失了。其實,這也正是清人要發動龐大的人力、物力,去修篆《四庫全書》的動機之一,政治性的企圖非常明顯。

“學術界” 有時不過是政治的走狗罷了

為了美化滿清統治者,長期以來,一些歷史學者故意隱瞞滿清軍隊屠殺漢人的事實,甚至顛倒是非,說滿清統治者佔領中國是實行“不殺人”政策的結果。由於這些歪曲事實的宣傳很多都是通過官方的媒體來進行的,如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一些權威的出版社和報紙等等,還標榜是宣傳民族政策,而揭露和批判滿族軍隊屠殺漢人的罪惡的正義行為,卻被扣上“破壞民族團結”的大帽子。正是在這種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輿論導向之下,那些所謂的歷史學者肆無忌憚,大放厥詞,公然為那些殺人、搶劫的罪惡塗脂抹粉,歌功頌德,稱讚滿清統治者為“寬溫仁聖”的皇帝。

《明亡清興六十年》,裡面就談到皇太極5次帶兵殺入關內,其中有一次就擄掠‘人牲97萬頭’,把中原百姓與牲口放在一起計算。這對於當時新興的清政權來說當然是喜劇。

皇太極第一次帶兵入關屠殺的人口達到50萬以上,滿清蝗蟲式的洗劫屠殺,並搶走了大量的婦女、糧食、布匹、衣服、牲畜等財物

第二次是在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東華錄》記載:“九月、武英郡王阿濟格等奏,我兵入長城,過保定,至安州,克十二城,五十六戰皆捷,生擒總兵巢丕昌等,獲人畜十八萬有奇。”攻下12座城市,每座城市(包括城市周圍的農村)基本上都是殺光搶光,每城(包括附近的農村)平均以5萬人計算,也有60多萬人被屠殺。

第三次是在崇禎十一年末到十二年初,這次清軍一共侵佔過北直隸和山東的七十多座城池,按照清軍凡是反抗必定屠城的規矩(實際上,有時候就算投降也照屠不誤),至少有63座城池被屠,其中去掉被屠殺一百萬人的濟南,其它六十二座城池都算是小城好了,用保守的估計,每城以平均屠殺兩萬人計算(這個數字估計已經是相當小了),則總計就被屠殺了一百二十四萬,與濟南被屠殺的人合計,達到224萬之多。這還僅僅是城市內被屠人數,如果考慮到明方檔案中記載的“村落寥落,途次杳茫”,各地鄉村也受到屠殺的情況來看,按最保守估計,至少達到250萬人的規模。

因為這段歷史漢人永遠也忘不了,金庸就寫了三本涉及反清復明的書,其中也有不少真事,比如鹿鼎記中的莊家文字獄案牽涉之人甚廣,與金庸祖上也有瓜葛。

康熙雍正二帝期間文字獄就一直在實施,到了乾隆年前愈演愈烈,直到連古書都全部要改。這就出現了清朝整編的《四庫全書》,古籍全部被篡改,就如岳飛的《滿江紅》,胡虜就是岳飛對抗的金,滿清就是後金。類似此等“礙語”全都悉數剔除修改,試圖愚化後來人而坐穩江山。改朝換代好比幾十年前,文化大革命何嘗不是文字獄?毀掉了一代文人,一個個被打壓蹲牛棚勞改,全變的目光呆滯像活死人。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乾隆年間傳奇《紅樓夢》橫空出世,但是時人並不敢大肆宣揚,只是背地裡傳抄借閱,所以這本書的真本從未被出版。

清代禁紅樓夢的史料很多

其中梁恭辰所述猶為深刻:滿洲玉研農(麟),家大人座主也,嘗與家大人曰:“《紅樓夢》一書,我滿洲無識者流每以為奇寶,往往向人誇耀,以為助我鋪張者……其稍有識者,無不以此書為汙衊我滿人,可恨,可恨。若果尤而效之,豈但《書》所云‘驕奢惡佚,將由我終’哉!我做安徽學政時曾經出示嚴禁,而力量不能及遠,徒喚奈何……那繹堂先生亦極言:‘《紅樓夢》一書為邪說卜行之術,無非糟蹋旗人,實堪痛恨。我擬奏請通行禁絕,又恐立言不能得體,是以隱忍未行。’”

看到這不免慨嘆,這本書歷經多少坎坷才流傳至今,可能真的是作者才華震動九州吧,沒人忍心真的毀去。相傳乾隆帝也閱過此書,反正最終的決定是刪掉結尾,只餘80回。可是真本依然在民間被人抄來抄去,於是便有了高鶚的續本,這是唯一在當時出版印刷過的版本,但是卻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結尾推崇科舉,把聖上對賈府的恩寵寫的令人作嘔,高鶚全不顧前80回伏筆,就是要做政府的狗腿子。但是這樣一來,人世間流傳最廣的紅樓夢就只是這個所謂官方版本了。那些手抄本只是在少數人手中,清朝300餘年,又不知道它們飄零何處。

有的人好奇高鶚竟能模仿曹雪芹如此之像,高鶚是滿清鑲黃旗人,文官,他與曹雪芹年齡相差不大,可以猜測,他在續書時,旁邊就放著一本曹雪芹的本子也未可知,這個人竟然夜裡挑著燈做這樣無恥的事情,他不但大肆改了結局,前80回為了附和他的結尾,也作了大量改動。這聽起來真不是什麼附庸風雅的事情,真是令人寒浸浸細思極恐,但也增添了紅樓夢的傳奇色彩。

但是他騙不了所有人,張愛玲一句人生三大遺憾就有“紅樓夢未完”,她顯然對高鶚的本子不以為然,雖然很多人看法都如此,但是這本書工程巨大無人能斗膽一續。

近代才有個什麼紅學會紅學家的東西,亂七八糟的續本滿天飛,我都沒看過,只是有聽說一些,但我知道那離我心中的答案還非常遙遠。

直到2008年,一個手抄本,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當中

有很多人當作笑話一觀而已,因為有很多紅學家的大山在後面壓著呢,你這個本子一定是作假。真是應了那句“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

他們被有官方背景的名利雙收的紅學家把持著;被無數電視劇腦殘粉捍衛著,令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真本幾乎死無葬身之地,口水滔滔令其無法見到天日。

如今人的才品,就算真本放在他的面前,他也有一百種疑慮,究竟還是選擇信“紅學家““學術界”,不相信一個來歷不明的本子。

這個手抄本被稱作《葵酉本石頭記》,比之前最早的古本還早一年,然其中的文字居然有現代文在裡邊,讓人啼笑皆非的行文也另很多人詬病。

因為曹雪芹用筆,可謂一樹千枝,一源萬派,一擊兩鳴,一絲不亂,縱橫捭闔,收放自如。一個不拘一格勇於創新的人,觀點人物經常令人耳目一新。 表現在不光詩詞意境上, 也在劇情安排上。

導致大多仿本總是戰戰兢兢,盡力契合前80回人物,不敢逾雷池一步。

而這個本子雖然文字粗劣,沒有前80回的風采,但它的情節構造不與世同,結尾簡直駭人聽聞,卻又在情理之中。然而其時而一段現代人時而又一段古文讓人有點驚詫,如果這是一個人憑空寫的,何必用兩種風格,而且現代文段落文筆極差,古文段落又令人稱賞。

本子的來歷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傷員送給一個國民黨軍醫,這個軍醫後來去了臺灣,他們沒有遭受文化大革命的荼毒,所以08年他的孫女就發佈了這個本子的結尾,儘管改了文字。可以肯定,以她的能力寫不出那些古文。

難道幾百年前的手抄本,竟然輾轉流落至今?

紅樓夢經過多次刪改,很多用詞細節問題可以略過不計,不能作為評判真假的證據。 發表者也說這個是個早期沒有經過精煉的版本。 最出彩的是劇情走向上,從清代到現在的多個續本,可以說那些版本沒有個脫出“續書”的窠臼,而且大多匠氣十足。

除了這個版本,各種劇情橋段充滿了原作的靈氣

前80回判詞很各處都會反覆強調一個 “大末世”,“白骨如山”,“衰頹” “萬豔同悲“都同次,試想如果是一家的興衰成敗,宮廷鬥爭,哪裡又用得上“大末世”這種背景。特別是前八十回大都是公子佳人在園子裡吟詩做對之類,所以絕大部分的續書都把後28/40回也基本寫成這個調調,雖然能看出來作者的原意是應該把整個的格局翻過來,但不是原作者,誰又敢這麼大膽? 我看書時時常想怎樣才能製造出一個”大末世“,乾隆年間又有什麼末世!? 看了這個才滿足了我的想像,只有明末饑荒流寇天地傾覆才對的上前面那麼多的鋪墊。 我還記得某本前80回又一段說寶玉對芳官耶律雄奴的長篇大論,說什麼要”奴役外狄,外狄豬狗不如“,當時看著很刺眼,以現代的觀點來看覺得作者境界應該高於此,但放在這裡就很好理解了,當時正是清朝屠戮不久,名族仇恨正新,才又此言。所以這不是寫一個公府家族敗落,而是寫那個明末清初改朝換代的場景,小姐們的對詩,後來堆屍如山。

賈瑞思念鳳姐成病,一個道士送來一個鏡子,鏡子的名字就是風月寶鑑,紅樓原來也叫《風月寶鑑》。最早讀到這並不明白其中道理,只道是顯示鳳姐的手段,現在想來這原是點睛筆墨。

賈瑞在鏡子正面見的是美貌的鳳姐,背面卻看到的是骷髏。

而跛足道人送鏡子給他時,叮囑他:“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緊,要緊。”

不要看 風月寶鑑的正面而要看背面。這本書正面光鮮靚麗豪奢富貴,而其背後的貪婪、淫亂竟可使百年公府豪門甚至是悠悠大國毀於一旦。作者要我們看到的就是文字背後的這段歷史,而清廷毀去的也就是這個。

《葵酉本石頭記 》,就像比較多的人說的從任何角度都可證明它是假的,因為他有所有的不完美,因為證偽只需要一條證據就行了,若要證明這是真的,除非把作者刨出來問。

紅學家辛苦了一生,一朝被貶的一文不值,他們會甘心承認嗎?他們把自己的續本和曹雪芹的前80回連在一起出版,不要臉!

不管人們相不相信真相的存在,它就在那裡,無論它承受多少毀謗,依然閃閃發光直到今天

它起承轉合了前80回所有的故事情節,交待了很多別的任何版本沒有的東西。故事情節清清楚楚,元春親自身著鐵甲去抵禦外敵,才勝了一場就被人進讒,那起小人都在議論男人打仗節節敗退你一個女子便勝了,定是勾結外敵收了賄賂,於是遠妃被皇帝賜死,這不似大明袁崇煥之死嗎?就在林黛玉和賈寶玉成婚當天,賈府被抄家,賈赦賈珍尤夫人還有邢岫煙被問罪流放海南,賈璉被砍了頭,賈府被強盜流寇一輪一輪的洗劫〔這不是正應了“亂轟轟你方唱罷我登場”〕,隨後賈政被流氓頭子也就是自己的兒子賈環用劍刺死,寶玉被抓,林黛玉成了最後一任主子,無奈吊死柳樹林,那個討人厭的趙姨娘就是流寇的頭目,她讓賈府堆屍如山,她命人不許收拾林黛玉的屍體,黛玉的命運就和她的葬花詞一般,一年三百六日 風刀霜劍嚴相逼。因為在一年以後,賈寶玉看見她的白骨上兩個舊帕子,認出了她,但是觸及黛玉的屍骨時,卻頓時化為灰燼了,於是就用錦袋裝了起來。這和前頭的“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抔淨土掩風流”遙相呼應。賈寶玉乞討著走遍大江南北,暮年與湘雲相遇,兩個人的生活從開始的帝王般的生活變成了去撿煤炭,把外頭的土灰剝去,取煤核,賣錢,或者自己烤火。兩人相依為命,寶玉無意間看到她脖子上的金麒麟,才知道她是湘雲,才知道原來金玉良緣竟然是她。不離不棄芳齡永繼,是賴頭和尚送給湘雲的8字讖語,薛寶釵和湘雲剛開始走得近,偷偷摸摸臨時打造了一個金鎖,也刻上那八個字,湘雲是個沒心機的女子,她十分信賴寶釵,可後來她親眼看見寶釵偷聽紅玉說話被發現後汙衊黛玉,便疏遠了寶釵,從第80回和黛玉聯詩可看出她與黛玉後來走的近些。107回湘雲跟寶玉的對話就是呼應“咱們雖然清貧,但沒做過虧心事,死了也是清清白白的,我不後悔。”寶玉也有同感,道:“人誰不死,為了一己之私而禍害一世,再多的虛榮也是假的,不比咱們討飯的榮光。”兩個越發憤世嫉俗起來。湘雲道:“寶姐姐一世把名利看的太過重了。他其實也是自私冷漠之人,以往我見他待人熱心誠懇,日子久了才知他是虛情假意。林姐姐雖然說話刻薄,但沒有太多心計,也從沒想過害人,寶姐姐若為了私心,未必不去害人。”梅花詩社寶玉湘雲只2個人烤鹿肉,和後來2人相依為命乞討相佐證。寶釵的真實面貌直到最後才路出水面,湘雲沿街乞討,遇到寶釵賈雨村的車架,她被撞倒了,寶釵掀起簾子看了她一眼,湘雲不停的喊,寶姐姐!寶姐姐!我是湘雲啊~可是隨後車裡丟下了幾個銅錢在她身邊。這畫面真是淒冷,令人不由淚如雨下。寶玉最後跳入水中死了,紅樓夢第52回,真真國女子寫的一首詩前兩句“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水等同於滿清的意思,就像紅樓,就是朱樓,朱就是明朝皇帝的姓氏,跳水死,相當於大明終於覆滅在了清廷手中

很多人覺得寶釵並不是這樣的人

第二十七回

寶釵來湘館去找黛玉,後來見寶玉進了瀟湘館,寶釵想到黛玉好猜疑,這個時候如果跟著寶玉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想到這裡就回來了。路上她見到一雙玉色蝴蝶,引得寶釵去撲蝶,並一直跟到大觀園滴翠亭外,這時寶釵聽到亭內寶玉的丫鬟紅玉與墜兒在說賈芸的事情,寶釵聽到心中吃驚,因想到:“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一時人急造反,狗急跳牆,不但生事,而且我沒趣。”由於她已經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故意喊“顰兒,我看你往那裡藏”,還問紅玉墜兒:“你們把林姑娘藏那裡了?”可以說,寶釵的“金蟬脫殼”的法子使用的非常成功,一點也沒有引起懷疑,相反倒是紅玉擔心黛玉聽見了她們說的話。寶釵向來是老成持重,形勢作風讓人無可挑剔的,這一回寫她撲蝶,多麼少女情懷的畫面,但是作者著重寫的卻是她的心機。

賈政後來有說到,寶釵這孩子實是面熱心冷,商賈家的女兒,心機太重,還是不要她嫁寶玉。

第八十回 繡春囊一案引起王夫人抄檢大觀園,這繡有春宮圖的十香錦袋是十分尊貴且淫穢之物,在未出嫁的一群閨秀院子裡找到是極其影響名譽的。於是晴雯之死,襲人出嫁,怡紅院的丫頭門全弄出去了,僅僅剩下一個麝月。這事乍一看就十分突兀,有點陰謀的影子,但卻找不著最終受益人是誰。這事總不會無原無故發生,作者從來沒有多餘的筆墨,而且這是一件大事,在此之後,園中描寫大有冷清蕭索之感,再不如先前的人間仙境。或許這也預示著前80回亦真亦幻的豪門生活至此進入頹敗消亡

但是80回之後誰也不知道到底如何,於是有些續本說繡春囊是司琪潘又安偷情留下的 。潘又安是窮小子,有這個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這時寶釵又突然搬出大觀園,讓人不解。而葵酉本把這一事件寫的清清楚楚,薛寶釵的哥哥薛蟠為了向流寇同夥炫耀自己曾得了個繡春囊,回家去取時卻發現不見了,老婆夏金桂說了一句話:還找什麼呢,還不是你那寶貝妹妹當年放在那園裡,鬧出多大風波來,我看你家妹子想寶玉是想瘋了,大概也是看中人家那塊地吧,那園子可大的緊。”薛家是皇商,什麼尊貴之物沒有,薛蟠又是個潑皮無賴,收藏繡春囊這淫穢東西實在大有可能,而寶釵難道就不想嫁寶玉嗎。所以這個陰謀就是這樣,襲人 晴雯是寶玉最喜歡的2個,襲人無比貼心,晴雯又生的太美,現在一嫁一死,除了寶釵,又有誰有動機有這個能力把這件事做的如此密不透風。

賈府在經受最後一輪屠殺洗劫前,黛玉手下有個小紅,善能禦敵,這讓薛蟠等流寇團伙無計可施。這個小紅便是寶釵偷聽她說話的那個林紅玉。這故事寫的真耐人尋味,草灰蛇線,伏脈千里,直到最後所有人都粉墨登場。這兒也有寶釵獻的計謀,薛蟠登人先從賈環處救回了寶玉,寶釵遂騙他黛玉已死,然後一邊進攻賈府一邊要司琪潘又安等混進賈府,威逼利誘鴛鴦去黛玉面前告狀,說小紅勾結賈蓉想害大家,又把賈蓉的五品龍禁尉腰牌給了鴛鴦,黛玉知道鴛鴦不識字,根本不認識那是腰牌,就信了大半她說的話,兼自己一人做主,實是獨木難支,更不想賈府最終毀在自己手裡,於是便叫人把小紅吊在樹上打死了。黛玉最後見鴛鴦逃跑知道真相,心中有愧在一株槐樹上上吊自殺,僅留下2塊錦帕,這一天和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在煤山是同一天。

寶釵心機實在太深,記得她原來在園子裡與眾人喝酒抽籤,簽上的判詞便是“任是無情也動人”

黛玉死後,寶玉和寶釵成親了,正如《好了歌》所言: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晴雯曾經徹夜幫寶玉縫補的雀金裘,被寶釵出嫁時穿了,正是“到頭來,為別人作了嫁衣裳”。

黛玉的死讀來總叫人痛徹心扉。就連她的丫鬟紫鵑,也是徹夜喊著“姑娘快回來吧!”,直到口中邊喊邊吐出鮮血人也瘋瘋傻傻,臨死這一幕猶如杜鵑啼血的悲鳴,作者給她取名紫鵑竟是這意思。

寶釵寶玉成親之前,二人在荒廢的大觀園裡找到了黛玉屍骨並葬了。難道這就是木石前緣已盡,金玉良緣開始嗎。並不是,寶釵的金鎖也是刻意為之

證“賈母把那金麒麟拿到手裡,就產生出一個聯想——誰家的孩子也戴著這麼一個,誰呢?賈母一時想不起來,於是薛寶釵告訴賈母,史湘雲有一個,比這個小一些。賈寶玉就表示驚訝,說她常來住,可是自己從來沒有見到過呀。探春在旁邊說,寶姐姐心細,什麼都記得。這是一句讚揚的話,但是黛玉跟上一句,說她在別的上頭心思還有限.唯獨對這些人的佩帶物越發留心。這話顯然就是譏諷了,寶釵裝沒聽見。

為什麼賈府中人人都沒留心,只有薛寶釵早就知道。而且薛姨媽是金玉良緣的發起者

原著細節:

薛姨媽到處說金玉良緣 寶釵的金鎖 是癩頭和尚給的,揀個有玉的,方可成婚。

但是寶釵明確對寶玉說: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8個字是癩頭和尚給的,叫她回去了把這字 鏨在金器上!---這說明,癩頭和尚就沒給過 金鎖!

只送過這8個字而已。 只是叫他們回去了把這8字刻在金器上,而金器的範圍就廣了,只要和金子有關的器具,首飾都可以鏨刻這8字,

而薛姨媽偏偏選擇 和寶玉的通靈玉相對的金鎖。

而且薛蟠和寶釵吵架說:你前兒從媽媽那聽說,撿個有玉的,方可結婚,你就留心寶玉了。。。

薛蟠是她哥,他前兒才從媽媽那聽說?寶釵不是從小就患無名之症嗎,賴頭和尚送了冷香丸和8個字。所以金玉良緣純屬薛姨媽鼓動造勢,並不是賴頭和尚管人姻緣。和尚只有渡人出家的,賴頭和尚不就勸林如海讓黛玉出家不能見生人嗎

但是真真假假,在這本書上又沒有定論 誰知卻又真有金玉良緣,史湘雲後來與寶玉在人海茫茫相遇,她戴的金麒麟讓寶玉認出了她,兩人相依為命,最後含笑死在寶玉懷中。”

最終寶玉也受不了寶釵叫他讀書而浪跡天涯乞討為生,遇到史湘雲,也就是金麒麟上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正主,這時才證了金玉良緣。也暗合了前面的“因麒麟白首伏雙星”

寶釵苦等寶玉不回,偶遇了賈雨村,兩人有談不完的仕途經濟學問,最終走到了一起。記得賈雨村在第一回上葫蘆廟吟的詩“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 賈雨村,名化,字時飛,只有這樣子的薛寶釵才會嫁給奸雄賈雨村吧。賈雨村是個官場上貪財不知收斂的,但他也是個才華出眾的人,他是黛玉的導師,由黛玉的才華可見一斑,而寶釵的才華與黛玉不相上下,她的心機又與賈雨村可堪匹敵,正如薛寶釵的詩“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他倆最後走在一起細細想來並不意外。

此書從賈雨村始,從賈雨村終。

這本書到處都是紅色。怡紅公子,絳珠仙草{紅色的草} ,脂粉紅顏,真是警幻仙姑帶寶玉進入幻境見到的千紅一哭(窟),萬豔同杯(悲)

又回到最初那首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紅樓夢字字泣血,就因為有這樣的結局!也只有這樣的結局才會被滿清政府毀去。

賈 王 薛 史 寫的便是家亡血史

可嘆世人不過葉公好龍,真龍出世竟皆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