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馬上到暑假了,不少家長都想好好利用暑假,讓孩子充電補充更多知識,培養孩子心智,贏在起跑線上,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一、從哪個方面入手培養孩子的心智最快

曾經有人做了一個社會調查:《民國後為何難出大師?一張圖表告訴你真相!》: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根據歸納結果顯示,共調查民國三十四位學者大家,例如魯迅、陳獨秀、王國維等等,他們的始學年齡從四歲到九歲不等,學習內容絕大多數以中國古文經典為主要學習內容。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左起:陳獨秀、魯迅、梁啟超、蔡元培

在以上研究中發現,

傳統的文言文教育模式不但沒有侷限住諸位學人的學術成就與思想發展,反而正面幫助這三十四位學者大家的童蒙語文教育。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三十四位民國文學大家

無獨有偶,兒童腦科學研究專家Dr.魏得出研究結果,從小讀中國傳統古典文學中極具押韻、節奏的古詩詞、聲律啟蒙、三字經等內容時,會發出一種特定的腦電波

,而讀不符合格式的文章時,就不會發出來。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兒童腦科學研究專家Dr.魏

中國傳統蒙學中的古詩、詩經、聲律啟蒙等內容既在大的節奏上重複,又在小的節奏上變化。孩子特別喜歡有節奏感的東西,節奏感能促進他的大腦發展。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科學研究也發現,那些4歲的孩子裡,用音韻來進行記憶的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到8歲的時候,小學裡的閱讀考試得分要明顯更高。

從以上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國學的薰陶越早越好。

幼年孩童的特點是心智初開,在對文字形成認知之前,對韻律和節奏有著天然的感受,更容易接受簡潔、凝練的語言,更喜歡充滿童趣和想象力的情景。

二、孩子應該如何學習國學

在給孩子選擇國學讀物時要滿足的要求就是:

節奏、押韻、適應孩童天性

純真、趣味、篇幅適中

兒童國學啟蒙的第一站,應該是啟發孩子先去熟悉順應他們天性的聲律,輕鬆打好基本功,比如清朝年間專門拿來訓練孩子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聲律啟蒙》。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聲律啟蒙》全書按韻分編,分為上下兩卷,每捲包含十五個韻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典故等的虛實應對,將古典詩詞典故、意向融為一體,以詩言志,以賦比興。

短時間內,兒童可以反覆誦讀聲律啟蒙,辨音、知意、聯想、應變,積少成多就很容易理解教材中古詩文中引用的經典故事和對仗押韻等創作手法。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三、除了《聲律啟蒙》還有哪些適合孩子們開啟心智的書籍

1982年,諾貝爾獎得主們在巴黎的例行聚會上,談到21世紀人類需要什麼思想時,幾經斟酌之後的答案不是別的,正是孔子的思想。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孩子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底子要從小培養,而以孔子思想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

宋代有丞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足見論語的重量。

《論語》包含豐富的、密集的、精練的、非常純粹的文化知識,文化含量非常高。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中國有詩教傳統,而最早的詩歌總集就是《詩經》。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拉開與其他孩子的差距,只需要這一步就夠了

《笠翁對韻》是因為《聲律啟蒙》的影響太大,模仿後者的韻腳所作的續集,與《聲律啟蒙》有著相似的特點,其中大量的歷史故事、傳說和典故,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歷史啟蒙。

總結:隨著中國教育迴歸傳統文化,語文考察比例的大幅增加,但願每一位家長在十年以後,甚至五年以後,不要痛心疾首地說:都怪我自己當初沒有好好重視孩子的國學薰陶,錯過了這堂孩子自身素養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