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学说与宗教教义并不同

通过用数学的方式表达伏羲的先天八卦,我们发现,伏羲的先天八卦能够承载的内容和其数学实质实际拥有巨大的数学潜力和底蕴。基于它的数学方向的发展,中国古代至少可以产生上个世纪初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西方的数学发展水平。

但是,承载这种古代数学思想、原始科学思想的墨家,在百家争鸣之后,逐渐消亡。古人并没有走上这条数学发展之路,而是将数理文化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个数理文化分支变得越发强大。逐渐从学说发展为具有儒教倾向的古代数理文化思想。

如果一个古代学说仅仅是描述一下人生,解释一下人生或者探讨一下人生,探讨一下这个学说对于国家的政治可以产生如何的影响,这叫学说;

如果一个古代学说开始指手画脚的用自己的数学模式约束、规范人生甚至国家的命运,那么这个学说也就上升为国家指导哲学的地位,不再是学说,而是一种类似宗教的古代数理哲学了。这些内容,在古代是不容探讨,不容置疑的。宗教的教义也是如此。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从历史形象上而言,电影《孔子》中的孔子更像真实的孔子

研究先秦文化,是在研究学说,也就是这些内容是可商量、可探讨、可研究的,可以有不同意见,可以有不同的未来发展方向。如果你认为这些学说是真理、大道,这实际已经是受到百家争鸣之后的教的发展的思想禁锢了。

同样一句孔子话,在百家争鸣的时候是可信可不信,当时的现实也是,没有一个诸侯国真正使用;只有独尊儒术之后,就成了不信不行了,别管对错了。这样才能产生出封建文化的禁锢,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也就打着孔子的幌子应运而生。孔子被尊为圣人,很大的程度是为了让他背上这个历史文化的黑锅。

儒学成为儒教性质的数理文化的历程

孔子的学说对于稳定几百年的战国之后的经济重建起到了休养生息、重建秩序、规范道德的作用,这也是他的学说能够脱颖而出的历史时机。

儒家成为儒教性质的数理文化之后,开始走上了极端的发展之路。儒家的学说不再是人生、国家命运的参考书了,而是指导方针了。

儒教的鼎盛在唐宋,从宋朝末年开始,儒教开始走向衰退。之后,蒙古族、满族的文化压制,已经使儒教成为一种傀儡文化,不再有儒教的风采、儒教的权威。这反倒使儒教实际成为一种文化底蕴的状态,重新作为一种学说,被发展,被检讨。具有西方现代唯心主义思想意味的王阳明的心学也在明朝的时候得以产生,但并没有成为历史上的主流文化。

整个这个文化发展过程中,数学的发展成了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没有国家的激励机制。国家的激励机制依然是所谓的科举制度,将古代的超级大脑们禁锢在穷经白首的状态中,数理文化人文偏科的一条腿状态畸形的发展。这种局面,直到鸦片战争的失败,才让最先觉醒的中国人开始展望世界文化的发展进程。清末的严复、张之洞等开始主动地引入西学,形成晚清的洋务运动。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融合

中国古代的历史,现实中并没有简单的独尊儒术,道教、佛教思想都曾影响过封建统治阶级的管理方式,儒教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的波动。或明或暗,或指点江山,或名存实亡。在这样的坎坷中,儒家的思想也在慢慢长大、成熟、交融。

历史上虽有灭佛、辱道的过程,儒教的命运也并非一帆风顺。最终,儒教与道教、佛教思想一起,在明朝基本都成为一种文化底蕴的状态,并基于现实的在思想高层次形成了数理文化一统的思想。

这个时候,你就已经很难分清一个人脑袋里面到底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受佛教思想影响了。通常一个人本身就是这些文化的交融。入仕用儒;出仕用道;耳顺之年开始参禅,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了不同的文化选择。这些文化不再是矛盾体,而是交融在一起。

在古代科举制度的刺激下,少数人通过这种科举制度得以得到晋升、报效国家的途径以外,元明清三朝的文化发展成绩在历史上并不突出,产生了以市井需求为重点的元曲、明清小说等。

这种文化需求,已经没有了唐宋文化的高大上,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的精神。出现的文化格调也变得世俗、通俗起来。有些返璞归真了,更接近乐府诗集的格调了。

这种文化的转变,实际从唐宋就已经开始。白居易、杜甫、李白等的诗歌,更接近让当时没有文化的平民所理解。古代的文化,从甲骨文、数理文化的意象,到给帝王的献计献策、家国天下;到仕子的晋身之道,文笔彰显;终于从民间而来,又回到了民间。直到解放以后的普及性教育,使文化真正深入民间。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历史的厚重使中国古代文人有了一种成熟的沧桑感

从乐府的散漫,到屈原的直谏,再到唐诗宋词的豪放、华丽,以及宋词中开始涌现的婉约,字里行间,中国古代的文人在成熟长大。

在研究唐诗宋词的热词的时候发现,在唐诗宋词中已经隐现了淡淡的哀伤与萧索。

至《水浒》逆反的释放,再到《三国演义》的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到《西游记》的文化的平和,再到《红楼梦》的隐晦抱怨与出仕的超脱,文人有了几百年的淡定反思的时间。

历史上的文人从谏到劝,再到曲笔,再到指点江山,再到流放的萧索。坎坷的历史,留下了不同的文字。简单的模仿使用任何一种文笔方式,都是稚嫩的,不和时宜的。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再次到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人也必将会厚积薄发。文人承载着时代感、使命感、荣誉感的重担,也必将会让世界再次瞩目的。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待续。。。。。。

写这一篇的目的很简单,一些人误解我是算卦的,实际这是先秦文化和数学的探索,这在受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中,属于偏门,属于缺课。算卦在我这是上了斜道的意思。先秦历史本来就依稀渺茫,证据有限,所以就会有更多的遐想。只是不要把穿越搞错了就好。从先秦穿越到现代来玩耍,那就不合时宜了。

我更希望八卦、周易、太极、五行这些古董被供在历史博物里,供后人瞻仰,感念祖先的伟大。而不是再重返人间,再入岔路。前车之鉴,忍痛回首罢了。

假如你比算卦的都懂算卦,他还能算什么呢?

中医至今引用外国人看着都糊涂的五行,这阻碍了其世界化的脚步。可否用现代的数学,把五行的数表达出来呢?这是我这篇连载未来要做的。

五行的数理中的数的维度比周易高,这一点古代的儒家并没有告诉你!因为他们供奉的是周易。

中国古代文人思想的变化

连载继续,明天开始聊太极中的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