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寧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我不是藥神》上映3天票房已過6.5億,毫無疑問,將成為年度最亮眼、也是口碑最好的華語片。按照目前的走勢來看,票房有望衝擊30億,能有這麼好的成績,整個劇組的幕前幕後人員都功不可沒,導演文牧野寫出了這個有笑有淚的劇本,除了故事外,演員的表現也是極大亮點。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演員方面收到觀眾好評最多的是徐崢好王傳君,當然,他們兩個也是觀眾熟知的演員,在影片中戲份最多。徐崢的出色表演,不但讓人忘了他身上的喜劇標籤,甚至忘了他是禿頂戴著假髮。其實,徐崢的假髮給他帶來不少麻煩,電影中有一場戲是徐崢追打搶藥的黃毛。看過電影的人知道,黃毛前面的長髮其實也是假髮,差不多結尾剃成短髮,才是他參演電影時的髮型。由於兩個人都是假髮,在拍攝追打戲的時候假髮就很容易掉,導致這段戲拍了很久。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而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也同樣出彩,為了演好病人的樣子,王傳君和慢粒白血病人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同時暴瘦20斤,在電影裡從造型到氣質,都像極了一位病人,加上他出色的表情和肢體語言,讓王傳君完全擺脫了以往塑造的角色形象,也彰顯出了他對錶演的追求。很多觀眾表示,只要一提到片名,他們的形象就浮現在眼前。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平心而論,《我不是藥神》有非常出彩的群戲,徐崢的程勇、王傳君的呂受益、週一圍的警察曹斌、譚卓的劉思慧、章宇的黃毛、楊新鳴的牧師、以及忠奸難辨,王硯輝飾演的張長林等,都給觀眾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不過,“藥神小分隊”5個人中,大家各司其職,前後兩次起到關鍵作用,功不可沒的應該算是牧師。

最開始程勇只是想幫呂受益帶藥,沒想到印度藥廠方面不零售,程勇在產生接下中國總代理的念頭之後,碰到了一些困難,準備好之後,則需要有一個英語好的人在電話裡和藥廠談判,於是就找到了楊新鳴飾演的牧師。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牧師這個角色發揮的空間並不大,他沒有太多臺詞,也沒有多少情緒傳遞,不過作為程勇的反襯,楊新鳴和徐崢有幾場特別有趣的對手戲,比如兩個人第一次見面,徐崢對他說出“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還以為這些話屬於基督教;最終牧師通過英語和藥廠溝通完,開啟了程勇影片中“藥俠”的標籤。

另外一次轉折點,出現在程勇重操舊業,安排牧師再次和藥商磋商,看能不能重新成為代理商。所以說,牧師雖然戲份不是很多但通過精湛的表演同樣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而楊新鳴參演,其實還有一個小故事,楊新鳴早在1986年就參演了首部電影《野山》,至今已過過去30年,這30年間讓楊新鳴成了徹頭徹尾的老戲骨,在這之前,楊新鳴和甯浩合作了《無人區》、《黃金大劫案》兩部電影,也參演過正午陽光出品的《戰長沙》等電視劇。導演文牧野介紹說,作為導演,一定要選中合理且合適的演員,所以一直精挑細選,不過畢竟甯浩算是他的老闆,說話還是有些分量的。當時楊新鳴對這個題材也很有興趣,於是甯浩就將楊新鳴推薦給導演,最開始文牧野是將信將疑的,因為楊新鳴接的兩部甯浩導演的電影都是喜劇片,並且楊新鳴還演過差評如潮的《惡棍天使》,於是文牧野決定從北京飛到福建,當時楊新鳴正在福建拍戲,到了兩個人只聊了20分鐘,文牧野就確定由他出演牧師。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所以,在採訪中文牧野也告訴記者,甯浩的眼光很準,他推薦過的兩個人都和電影中的角色很匹配,所以甯浩推薦自己喜歡的楊新鳴推給導演,除了私交外,更相信楊新鳴適合這個角色,並有出色的表現。

他是《我不是藥神》最重要配角,甯浩保送進組,承擔一半笑點

​在整部電影中最終楊新鳴不負眾望,五人小組中呂受益和黃毛負責感動觀眾,也讓觀眾流了不少眼淚,而前半段輕鬆、幽默的氛圍,則由程勇和牧師各承擔一半,兩個人第一次在教堂裡的對話就引來觀眾爆笑,之後牧師給印度藥廠打電話,說“上帝保佑你”,以及在教堂布告後發藥的戲份都莫名的好笑,另外,他在張長林賣假藥的現場發飆也非常過癮。接下來,楊新鳴還有幾部戲在等著開機,他用演技征服觀眾,相信路會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