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坛电库区的“水上漂”

曹孝松/文 鲍晓清/图

在乐电犍为公司坛罐窑电厂库区,有这样一群犍电员工,他们以天为幕,以水为席,以船为家,他们顶着盛夏酷暑、烈日骄阳,顶着三九严寒、凛冽河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打捞着从马边河上游飘来的垃圾,默默守护着库区那一片绿水,大家形象的称他们为“水上漂”。他们就是坛罐窑电厂运行车间打捞班班长、共产党员曾明光和他的同事们。

这个班组从坛电厂建厂以来就已经成立了,主要工作就是清理发电机进水口以及库区水面的各类漂浮物。自1998年担任打捞班班长至今20年来,曾明光就带领着这群朴实、勇敢的“水上漂”们一直坚守在他们的岗们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无悔的青春、将这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融进了奔腾不息的马边河。

由于坛罐窑电厂处于马边河末端,又是犍为的一个重要饮用取水点,上游产生的所有垃圾都聚集在大坝前端,既要影响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又要影响饮用水水源质量。特别是到了洪水季节和农作物收割季节,坝前漂浮物可以说是铺天盖地不计其数,而且严重堵塞坛电厂三台发电机组和抽水管道的进水口,导致发电机组与抽水机无法正常运行。这些飘浮物所积聚的水面平台,人走上去都能如履平地,这个时候便是“水上漂”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每当此时,班长曾明光在与当值值长和调度员联系好之后,便召开班前会,做好工作安排,落实好水上作业安全措施,认真填写好动船记录,带上全副武装的班员们,驾驶着“坛电一号”打捞船出发了。

守护坛电库区的“水上漂”

打捞班组走向打捞船

要说最难打捞的,是堵塞在发电机进水口拦污栅水面以下的杂物,他们首先用抓钩、铁耙将这些水面以下的杂物钩拉出来,然后再逐一打捞上船,往往只是一台发电机进水口所打捞上来的各类垃圾便装满了整整一船,待将这船垃圾按规定处理后,再进行第二次打捞。如此往返五六次后,才还得我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库区。一次作业的全面完成,往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而此时的“水上漂”们早已是饥肠辘辘、精疲力尽了。

库区水面上的这些“不速之客”的到来是从不打招呼的,所以“水上漂”们也形成了习惯:“定期或不定期打捞,随时应急,无论周末或是节假日,随叫随到。”

去年马边河流域降水偏多,流量偏大,所带来的漂浮物较往年明显增多,再加上全国性的环保大整治,也就意味着打捞班任务要比往常更加繁重。“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坚决完成每一次打捞任务,保证坛电厂顺利完成发电任务,保证责任区域范围内水面清洁,让居民饮用上高质量的放心水。”这是掷地有声的承诺,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忠诚的担当。有好几次周末,他们了解到马边河流量偏大,在没有接到打捞任务的情况下,主动赶到厂里待命。

守护坛电库区的“水上漂”

打捞巡检

守护坛电库区的“水上漂”

打捞漂浮物

事后,曾有人问过班长曾明光,是什么原因让你们如此爱岗敬业,他却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坛罐窑电厂养了我快三十年了,他就是我的衣食父母,厂里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嘛,况且也要对全县百姓的饮用水负责。”一席朴实的感恩的话语,使同事们深受感动,记忆犹新。打捞班从建班到现在,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责任事故,也从未因打捞不及时造成坛电厂发电损失和饮用水污染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他们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多么的强烈。

在桫椤湖景区建成后,每当“坛电一号”鸣笛起航时,还有不少游客为他们拍照留念,可谓是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大伙内心深处,曾明光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坛电库区的一群明星,是那一片绿水的忠诚卫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