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let”s go!让我们背起行囊,

一起用镜头和笔尖讲述“杨凌故事”,

记录“杨凌印记”,

传播“杨凌符号”!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中川坝村种植中药材的历史悠久,但是缺乏优良品种及技术规范的村民们种植中药材的效益却微乎其微。直至200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的专家来到了这里,以“校县”合作的形式在中川坝村建立了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将杨凌的科技之光在略阳县点亮。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杨凌的科技做支撑,中川坝村的中药材产业立刻形成了“蝶变”效应,步长制药也在当年建立了中药材黄精种植基地,在中川坝村形成了科研单位+企业+基地+农户的中药材产业模式,将中药材黄精化为了真金白银,流进了山区农民的“钱袋子”中。“杨凌的专家来到我们这后,通过中药材套种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在提高中药材产量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增加了中药材的商品性,我们村种植户的种植效益普遍翻了一番。”一提起中川坝村中药材产业发展,村党支部书记向德民对杨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走出杨凌看示范」青山绿水间的“杨凌符号”

如今,在中川坝村产业扶贫带动下,文国忠通过将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在杨凌专家那学来的种植技术,让自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崭新的白色小楼、稳定的收入、一应俱全的家用电器让文国忠也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同时,中川坝村的268户贫困户也有望在今年通过中药材种植产业全部实现脱贫。

据了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的辐射带动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已成为汉中市略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70万亩,中药材年收入4.5亿元。未来,略阳县还将继续依托杨凌农业科技技术,加大中药材产业深加工产业扶持力度,将科技支撑与产业扶贫深度融合,让杨凌农业科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