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转眼,初级考试已经过去了一整个月,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吗?是继续深造学习,还是等结果出来后再做打算?当你还处于一种迷茫状态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考生选择了这条路!

现如今,财务基础岗位已经偏向饱和,而高阶财务人才严重空缺。不想被市场淘汰,仅仅拥有一本初级职称证书只是权宜之策。

因此,很多考生在考完初级后,都选择了一条路--备战中级(当然,前提是具备中级报考条件)。

现如今,距离中级考试也仅有78天了,困扰初级考生最大的问题是:短时间内备战中级到底有没有希望?甚至有不少考生抱怨一个月才啃完《中级会计实务》,结果发现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那么,对于一年双证“初级+中级” 的考生,如何备考才可以在短时间获取高效,并拿到证书?

早前职称君,就给大家分析过两本证书,科目教材之间的衔接有很多相识度,但内容上不同的广度与深度,考试上不同的难度与趋势,还是需要严阵以待。

而在初级的基础上抓住中级的不同之处,便是一年两证的关键。

01

《中级会计实务》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教材对比:两科都可分为会计概述、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与其他理论四个部分,会计要素和财务报告两部分也共同组成了两科的内容主体。

通过章节对比可以看到,中级的内容广度远远超过初级,尤其主体部分得到了大大丰富;通过相应章节的内容对比不难发现,中级的内容深度也远超初级,如初级仅要求考生掌握个别报表,中级却要求考生在个别报表的基础上合并报表。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备考建议:通过章节分值图,不难发现,初级未涉及的章节(五、七、八、十一、十六、十七)基本都是分值较高的重点章节。以初级的章节为框架,以中级的内容为细节,便是转战的正确姿势:建议考生在初级的基础上迅速带过已学部分,并将注意力集中于新增和拓展内容上。

当然我们更应该明确,《中级会计实务》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会计核算要求。考生需能够处理更为复杂的会计报表、从更多维度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也符合中级职称所对应的财务管理层的基本职能。

02

《经济法》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教材对比:两证在经济法科目重合较少,只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部分有所重叠。中级在纳税相关法律外,新增了资金(四、八)、交易(四、五、八)相关法规,也补充了主体与纠纷相关内容。对于初级考生而言,备考《经济法》基本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过程。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备考建议:

建议考生抓住《经济法》客观题占比70%的特征,前期沿袭初级职称的备考方法主攻客观题,后期再在掌握考点的基础上强化主观题,从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两方面训练答题技巧。

03

《财务管理》

初级考完!3个月内做这件事情的考生,都赚发了!

备考建议:对于初级考生而言,《财务管理》是一门崭新的科目,不仅理论抽象难懂,而且公式复杂易混。我们可以将内容一分为三:基本理论(一、二)、工作流程(四至九)与工作环节(三、十)。理论部分和环节部分基本以理解为主,流程部分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从历年考情上看,筹资管理和投资管理最为重要,资金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分析次之。据此我们也应明确,中级职称对考生提出了财务核算之外的财务管理要求,重点章节所对应的业务能力更是人才市场对于财务管理层的能力要求。

不难看出,中级职称以财务管理层的基本职能为标杆,对考生提出了财务核算、法律素养以及财务管理上的新要求。也建议考生以财务管理层为考证目标,在备考中积极实践,在取证后知行合一,早日凭借理论与经验的双重升级,实现职业道路上的大步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