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節釣魚的忌諱及合適的垂釣時間段,細節決定魚獲

梅雨季節,每年的6、7月份我國北至遼東半島,南至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江南大部會進入到一個持續陰雨的天氣條件,恰逢江南梅子成熟,故稱“梅雨”,也就是俗稱的雨季。其實,不單單是梅雨地區,我國其他地區也都進入到了多雨的時間段。不同於普通的晴熱夏季天氣,雨季的天氣溼度較大,氣溫高,垂釣的方式也會有所忌諱和不同,要是掌握不當,漁獲可是難以保證的哦!

梅雨季節釣魚的忌諱及合適的垂釣時間段,細節決定魚獲

一、雨季釣魚的忌諱

雨天有很多不同的情況,一般來說像是雷雨、暴雨天氣是絕對不適合出釣的,而久雨之後和下雨之前也是不太適合釣魚的天氣,除此之外,還有太陽雨情況下,垂釣收穫一般欠佳。,大雨天氣,其次是久雨後,下雨前,太陽雨等。至於原因,我們來逐個分析一番。

雷雨天氣,夏季很高發的一種強對流天氣,短時雷雨大風,很多時候可能十幾分鍾就結束了,但是期間的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可不容小覷哦。此時除了難以維持作釣的一些必要條件之外,最關鍵的還是考慮釣魚人的生命安全。遇到突發的雷雨天氣,釣魚人應果斷的結束垂釣活動,尋找一個安全的場所躲避,特別是不能躲避在樹蔭下,也一定要停止揚竿動作。垂釣有樂趣,生命更可貴呀!

暴雨天氣,相比較雷雨天氣來說,雖然人們的生命安全總體是有保障的,但是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釣位,尤其是一下靠近水邊的土質釣位,應該立即避開,避免洪峰吃人的現象。而從釣魚的因素考慮,大雨時造成的聲響非常的大,雨滴以超過六米/秒的速度入水,在水中造成的聲響對魚類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此時的魚類都會選擇快速的下潛躲避,因此,這段時間內魚類覓食積極性也會降低,釣魚的收穫不會太好。而且大雨天氣中,釣魚人本身需要面對的挑戰較多,風雨阻擋視線,浮漂活動不穩,雨水侵害身體等。如無必要,儘量避開大雨天氣進行垂釣活動。

梅雨季節釣魚的忌諱及合適的垂釣時間段,細節決定魚獲

大雨天氣和雷雨天氣是因為對釣魚活動直接干擾較多,所以儘量避開這些釣魚時段,而下雨前不釣魚的原因,在於這段時間裡面空氣中溼度增加,氣壓較低。魚類受到氣壓的影響,對於覓食的積極性不足,同時因為缺氧問題,魚類會選擇上浮水面呼吸氧氣,但是卻不會咬鉤。

不釣久雨後,是因為久雨之後,魚類缺乏太陽的照射,身體條件不佳,需要一段時間進行恢復。剛停雨就開始釣魚,魚類覓食的積極性較差,下鉤無收穫的可能性較大。

太陽雨,夏季很容易出現的一種天氣現象。明明是豔陽高照,但是零星的雨點卻下來了。這種天氣裡面,氣壓同樣比較低,魚類不喜覓食,垂釣收穫自然不好。

二、雨季適合釣魚的時間

暴雨後是個好時間,在上面我們介紹到,大雨和雷暴雨儘量避免釣魚,但是暴雨結束以後,確實一個釣魚的好時機。不過還是要注意洪峰問題,上游的洪水到下游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準確瞭解天氣,避開危險的選擇。

在大雨結束以後,各種不同的來源的食物源源不斷的進入水中,從天空中雨滴夾雜的食物,順著岸邊流淌下來的泥水中混雜的食物,各進水口湧來的食物。植物的根莖葉,人類的食物殘渣,小昆蟲等等,都是魚類喜歡的食物。

梅雨季節釣魚的忌諱及合適的垂釣時間段,細節決定魚獲

另外,下雨前雖然氣壓較低,但是隨著暴雨的沖刷,氣壓又回到一個合適的水平。而伴隨著風雨的影響,水中的含氧量同樣得到提升,這個時候魚類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可以大開口覓食,上魚的幾率不斷的提升。

在一些水面的進出水口中,是合適釣魚的最佳選擇,這些地方的食物豐富,含氧量最高,是魚類活動最頻繁的地方,下杆定有收穫。

最後要提醒大家一點,釣魚是一項娛樂活動,一切以安全為最終的保證。千萬不要冒著風險進行釣魚,漁獲是小,性命安全最大,希望大家都能夠安全快樂的釣魚。

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虧而佔大便宜,而99%的人是佔小便宜吃大虧。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源於那1%。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了,大家再次動動手指,點點關注。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