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萬空巢青年供養了孤獨經濟,孤獨怎麼就成了一門生意?|沸騰

文 |範娜娜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不知道何時起,這成了很多漂在北上廣深的年輕人的生活寫照。

根據國家統計年鑑調查數據,在中國“一個人生活”的成年人已超過5800萬。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

媒體把這些在大城市獨居的群體形象地稱為“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孤獨並不可恥

從蟻族到空巢青年,名稱的變化彰顯的是社會群體行為的變革。當孤獨這一個體情緒凝結為一類青年群體情感意識的共同表達,它就不再僅僅是個體的感受,更是青年群體的寫實群像。

大眾社會論認為,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推進侵蝕了過去的社會結構和價值結構,原始的鄉土宗族、社群衰落了,大眾社會的人們是原子結構、沙粒般、分散的個體。而不斷走向個體化的現代社會催生了背井離鄉獨自到大城市打拼的空巢青年,他們如沙粒如原子,散落著孤獨著。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而李志也在《梵高先生》中唱到“不管你擁有什麼,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這種孤獨也深深地刻在空巢青年身上,成為不可磨滅的烙印。

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漂泊在異鄉,遊走在生存與夢想之間,安頓不了身體與靈魂,剩餘一腔孤獨,化作人生的喟嘆。

空巢青年的孤獨本質上是一種親密感的缺失。但其實不管是單身也好,結婚了也罷,都可能會感受到孤獨。畢竟他人給予的溫暖和關懷註定難以澆滅胸中的塊壘,就如同52HZ的那隻孤獨的鯨,無人懂得它的頻率。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靈魂註定只能獨行。

5800萬空巢青年供養了孤獨經濟,孤獨怎麼就成了一門生意?|沸騰

但如果我們逆向思考,就會發現孤獨也給了我們充分的自我成長空間,去反思、去追憶,學會更好的瞭解自己,享受自我的時光,完成對自我的解放,而不是被他人的存在吞噬自己。

單身不是一種丟人的標籤,孤獨並非一定等同於寂寞、淒涼。孤獨不全然就是負面,它也可以是有正能量的,代表著可以擁有的自由和獨立,以及對標配的人生做出的叛逆反抗。如果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千篇一律,那他們寧願孤獨地獨一無二。所以,對於空巢青年來說,孤獨並不可恥,甚至會覺得這樣就挺好。

從被動承受孤獨到主動享受孤獨,空巢青年逐漸學會與孤獨簽訂一個體面的協定。而觀念的升級帶來的是消費模式的升級。

孤獨經濟:一場消費的狂歡

媒體對孤獨經濟如此定義:“有一部分人,他們可能不喜歡在購物、吃飯、娛樂等日常生活中與人交流,他們更喜歡一個人完成這件事情,最好連跟服務員或店員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面向這部分群體而衍生出的經濟產業鏈就算孤獨經濟了。”

繁榮的孤獨經濟背後是日益龐大的空巢青年。孤獨對於空巢青年來說是生活的常態,而對於企業家來說卻是商機。

今年初,有研究院發佈了2017年度職業數據白皮書《孤獨經濟》,調查中有61.47%的人,平時會感覺孤獨,而57.69%的孤獨人群表示,會為了排解孤獨產生消費,每月因孤獨消費在1000到5000元的人就超過七成。

寧願肥宅,寧願空巢,寧願為孤獨買單。所以孤獨怎麼就成了一門生意呢?讓空巢青年心甘情願地掏錢?

發源於日本的“一人文化”以及由此衍伸出的“一人經濟”,或許有助於我們理解國內如火如荼的“孤獨經濟”。

在日本,“一人經濟”或者說“孤獨經濟”並不稀奇。日本街上常見的“一人食”餐廳便是證明。《孤獨的美食家》裡五郎就認為一個人吃飯,可以不受打擾,全情貫注在吃本身,盡情體會美食帶來的快樂。

日本一些餐廳,諸如一蘭拉麵,用格子間隔開桌子,讓顧客可以不必在意他人甚至是店員,只需要一個人安靜吃飯。日本一些大學,諸如大東文化大學、京都大學,食堂裡也都設置單人座位,避免不相識的人一起吃飯的尷尬,提高座位利用率。

在國內,孤獨經濟逐漸成為消費領域的新風口。當你一個人吃海底撈,店員會貼心地放一隻大熊陪伴;呷哺呷哺也開發了一人小火鍋,隨意添菜,不用擔心和他人口味不合的尷尬,股價因此不斷上漲。各大商場如今也是迷你KTV遍佈,據艾媒諮詢數據,去年線下迷你KTV市場規模達到31.8億元,今年的市場規模測算將增至70億元。

孤獨+消費,成了熱門的組合。離群索居的孤獨者,在消費時也有著獨特的偏好。鍾愛個性化,喜歡便捷的,傾向私密性,花的不是錢,而是孤獨。也因為孤獨,更有了花錢的動力。空巢青年用消費的狂歡完成自我孤獨的沉澱。

但其實孤獨經濟中的消費更多的是在為孤獨這一符號買單。正如波德里亞所言在消費社會中符號價值取代了使用價值,逐漸成為被消費的對象。

消費從物質實體中抽離,轉而沉浸於符號之中。孤獨經濟中孤獨這個符號的使用,也在構建著空巢青年身份的認同。在一人食餐廳、迷你KTV,即使一個人出現也不用擔心他人的眼光,讓人不懼孤獨的氛圍,使得空巢青年願意為這種內涵而消費。

5800萬空巢青年供養了孤獨經濟,孤獨怎麼就成了一門生意?|沸騰

陌陌、探探撩個妹;吃個一人小火鍋壓壓驚;日常調戲一下Siri;養一隻寵物做鏟屎官;深夜刷直播,為主播送遊艇;到迷你KTV裡忘然地高歌一曲。空巢青年餵養了孤獨產業,但到最後他們是否明白自己究竟是在消費孤獨還是為孤獨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