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李根萍

暮春週日,登上紫金山頂——頭陀嶺,"一覽眾山小"之際,陡然只聽見九天之上,恍如那洪荒最古老的銅鐘霎時被敲響,一聲清鳴頓時穿透層雲,深深撞擊著靈魂的最深處。

這是鷹在空中翱翔時會發出響亮的叫聲,真有驚空遏雲之感。

多年前,我所在的部隊駐在江北的老山深處,常在老鷹巖見到空中飛翔的鷹,對鷹唳並不陌生。進城後,天天穿梭在水泥森林裡,很少見到鷹了,更難聽見其叫聲。

鷹是飛翔的猛禽,棲息於峽谷、林地和樹木等地,體態雄偉,性情兇猛,即使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也能把地面上的獵物看得一清二楚,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

鷹有副強壯的腳和銳利的爪,便於捕捉動物和撕破動物的皮肉。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一生的年齡可達七十歲,但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四十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

因為當鷹活到四十歲時,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獲獵物,有時就是捕捉到了獵物,卻因爪子的功力不夠,眼睜睜地又看著獵物又逃走了;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無法靈活地吞食;翅膀更是變得臃腫沉重,主要是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外出飛翔一次要比以往付出幾倍的力氣,生存能力急劇下降。

這個時候,鷹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坐著等死;二是歷經一個十分痛苦的蛻變過程。

鷹,無愧於猛禽,它不甘心坐等而亡,而是下定決心重生!

旭日升起,或是落日之前,鷹瞄準曾經熟悉的山頂,努力拼命地飛了上去,找一處能遮風擋雨的懸崖上停留下來,在這裡築巢棲息,進行痛苦而又殘酷的磨鍊,其過程和做法在動物裡是少見的。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咚咚——"鷹首先用它的喙猛烈擊打岩石,儘管撕心裂肺的痛,可它仍未停下來,隨著響聲增多,喙終於脫落了。然後,任憑山風呼嘯,任憑日子更替,它全然不顧,只靜靜地臥著,等候新的喙長出來。

當新的喙長出來後,鷹仍未消停,立即又用新長出的喙把老化的指甲一個又一個地拔掉,拔一個尖叫一聲,鮮血四濺,甚至暈厥過去,可是它仍堅持未停下來,因它已下定決心重生,要重回藍天翱翔,重新找回峽谷、山林霸主地位,這是必須忍受之痛!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鷹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同樣,每拔一根尖叫一聲,可它硬是堅持下來,直至全部拔掉。

沒有羽毛的鷹,每天只能蜷縮在巢裡,忘了山下美食,忘了紅塵熱鬧,忘了山裡逞雄,整日半睡半醒,等待新生。

五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鷹精神大振,開始了新的飛翔,重返過去的領地,重新獲得三十年歲月!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動物如此,人更應如此。面對苦難和絕境,要想重生,擺脫困境,獲得成功,同樣需要承受常人無法承受之痛。

大作曲家貝多芬由於家中貧窮,沒能上大學,十七歲患了傷寒和天花病,差點失去性命,可他堅持挺了過來,戰勝了病魔;二十六歲,他不幸失去了聽覺,愛情也屢受挫折,人生之路被黑暗籠罩。是自暴自棄,還是爬起重來?這時他如鷹一樣面臨兩種選擇。貝多芬最終選擇了"重生",發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以喙擊岩石的勇氣和膽量,與命運頑強搏鬥,在樂曲創作事業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燒得越來越旺盛了。最終,逆境不但沒有嚇倒他,命運也未打垮他,反而成了他獲得強大生命力的磁場。多年後,鳳凰涅槃,換羽重生,他成了著名的作曲家。

現實中,許多人面臨似鷹一樣艱難的選擇:曾經風光無限的工作陡然被邊緣化了;曾經看似單位的中堅力量一夜之間失業了;曾經勢頭髮展強勁的單位如今被遺棄了,隱沒在歷史長河中;曾經令人羨慕的崗位如今黯淡了,只能改行幹其它工作……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晃,千變萬化;一晃,物是人非。是牢騷埋怨,逃避苟活,甘願淘汰?還是直面現實,勇於接受,飛上巖頂,換羽重生?

自然大多數人選擇了後者,像鷹一樣經受一番疼痛的歷練,等待新生。

美團網的創始人王興說過這樣一句話:"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的確,一旦感覺現實殘酷、自己在受苦、在承受不幸,而不是在思考時,不是想著如何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短板,以“喙擊岩石”的勇氣,主動出擊,走好人生的下半程,基本就可以判定這一刻的你是很沒出息了。

時流滾滾,不變是不正常的,只有變才是正常的。

人要走出困境,戰勝自我,需忍受老鷹重生之痛

人生就像激流,不遇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波浪。只有經歷蛻變,才能展現更優秀的自己。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人要戰勝自我,才能獲得重生。當下無論何種變化,面臨何種壓力,必須要做的是,敢於告別昨天,忘記曾經的優越,甩掉舊的包袱,把舊的習慣和束縛徹底地拋棄,虛心學習新事物,發揮自己最大潛能,勇於跨界,去搶佔新的高地。

如此執著,一定能像鷹一樣重新飛翔,重返領地,書寫出新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