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第一幕:

電梯裡怎麼總有尿騷味

   位於西鹹新區世紀大道附近一小區的一棟高層內,近半個月發生了一件怪事。“電梯裡總有尿騷味,物業也及時清理了,可幾乎每天一走進電梯就是一股味。”該小區一業主說。

這棟樓的保潔員說:“早上7點上班,電梯裡就是一攤子尿,我趕緊打掃。中午2點上班,電梯裡又有一攤子尿,我又得打掃。下午六七點下班,電梯裡又被尿了一攤……”起初保潔員還以為是小動物尿的,“可後來發現,梯壁面上也有尿漬,這肯定是有人惡作劇,不是小動物尿的。”保潔員說。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第二幕:

熊孩子在電梯裡小便

持續了半個月之久,電梯裡總有人惡作劇在梯廂內小便,保潔員查看了電梯的監控錄像。

“我們發現是個小男孩在電梯內小便,就考慮到如何在保護孩子的情況下,能妥善地解決此事。但這事持續了半個多月,業主在群裡也說這事,可沒人承認是自家的孩子。”小區物業說,“事情卻還在繼續。”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第三幕:

虎媽、熊孩子給大家道歉

6月24日,一位女士加進了該小區業主群。“各位鄰居大家好,我剛剛加入本群,我是昨天電梯裡小便孩子的媽媽,昨晚是孩子同學的媽媽提醒我,才知道孩子的行為的。給大家帶來生活的煩惱,我作為家長,首先為自己的失職給大家道歉。雖然平日口頭提醒過愛護公共衛生,他沒聽進去,我們也監督不力,知道此事後,我們昨晚也狠狠地批評教育了他,孩子知道錯了,也希望各位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原諒,並決心打掃一個月電梯間,作為道歉補償。”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隨後這位媽媽還在群裡發了一張孩子親筆寫的檢討書:“我今天在電梯上小便,所以我要對大家說‘對不起’。我做的這是一件不文明的事情,我做的這件事破壞了小區的環境,也可能讓電梯壞掉,給大家帶來危險。我以後要改掉這些壞習慣,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扔垃圾,不破壞公共物品。請大家監督我並原諒我。接下來我要打掃一個月的電梯衛生,作為補償。”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第四幕:

熊孩子得到大家諒解

據小區物業說,他們和孩子媽媽溝通了解到,孩子媽媽知曉此事後,嚴厲地批評了孩子,孩子意識到錯誤後,寫下了這份檢查,讓媽媽發到了業主群裡給大夥道歉,並且每天由孩子的父親監督孩子打掃電梯,作為道歉和補償。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小男孩犯點錯誤是正常的,只要改正了就行。”昨日,這棟樓的保潔員看到這名孩子的檢討書時說。

據該樓居民反映,這幾天電梯裡再也沒有了尿騷味。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據該樓居民反映,這幾天電梯裡再也沒有了尿騷味

網友熱議

給知錯就改的孩子鼓掌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知錯就改,這是孩子人生路上學到的很好的一課。”

“孩子有時難免會調皮一下,但家長的態度最重要。”

“多幾個這樣的家長,熊孩子或許就能少一些。”

“為這樣的家長鼓掌,孩子能生在這種家庭是種莫大的幸福!”

專家觀點

家長不護短

引導孩子做有意義的事

“這位母親不護短,勇於承認錯誤並改正,給孩子做了好榜樣。”陝西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導專家李豫成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們切勿一味地批評懲罰,而應去引導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情,去做能夠得到大家認可的事情,從而讓孩子能更加積極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許多不到10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頑皮,做一些惡作劇。這個時候,家長們首先要不護短,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起到榜樣的作用。最後,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引導。讓孩子們多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多走進大自然,從而養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李豫成說。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小央美美術:西安一熊孩子在電梯裡撒尿,媽媽知道後做了這件事

孩子犯錯怎樣教育?

孩子犯了錯,

家長應該怎樣教育懲罰?

注意,懲罰要講求方式,

一旦處理不當,

不但起不到規範作用,

還可能使“熊孩子”變得叛逆暴躁!

案例:與小朋友打架、搶奪玩具……

處理方式:放下手邊工作,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告訴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注意:不要用很大聲音壓住或威脅孩子;不要直接將孩子拉開、大聲訓斥孩子不是;不可言語間傷害孩子自尊心。

案例:暴力傾向、說謊、順手牽羊……

處理方式:在家裡的“處罰區”擺上紙、筆、書,讓孩子自己先看書,以緩解情緒。

注意:別先怒斥孩子,與孩子先隔離一會兒,等彼此情緒緩解一些後,再詢問孩子犯錯的動機。

案例:不愛刷牙、挑食、亂丟東西……

處理方式:暫時不許孩子碰愛吃、愛玩的東西作為懲罰。

注意:不以威脅、憤怒的態度呵斥孩子,讓孩子知道禁止這些權利的原因,日後表現好時,恢復這些權利。

案例:喜歡罵人、抓人、咬人……

處理方式:在家裡擺一張小桌子,準備一個畫冊及畫筆,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