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摇一摇发明者张小龙,让无数人脱单,探秘大佬的人生!

微信摇一摇发明者张小龙,让无数人脱单,探秘大佬的人生!

文 | 吴帆

校对排版 | 周梦缘

出品 | 盖饭特写工作室

近1000分的成绩全场最佳,但伴随着掌声上台的张小龙还是有些不满意。他执意要先解释一下个中原因:

那个不是我最好的水平,因为有点紧张,我最高分曾打到6000多分。我自己在游戏里面获得了一个称号,叫「无聊大师」,像上个星期我打了到6000分,我发现我获得了一个称号叫「立地成佛」,一不小心变成了佛系。

虽然也有为自己的小程序站台之意,但作为年薪3亿的产品之王,张小龙到底是在私下玩了多久小游戏,才能这样「独孤求败」。


昨晚看天涯上女攻男受,惊悚啊

早上十点三十五分,张小龙起床,自觉起得真早。对于时常半夜睡中午起的他而言,能赶上第一波早午餐的时间,就基本算是赶了早集。只是张小龙没有什么国际企业说话喜欢夹英文的洋气4A腔——他觉得「腐乳拌稀饭才是最好吃的」。

因为早上「起不来」,他还总闹脾气,最著名的事件应该是逃避例会。身为腾讯高级副总裁的张小龙,每周本都理应到深圳总部参加例会,而他却格外清丽脱俗地坚持反抗着,跟小马哥是这么说的:

·「起不来,不去。」

·「以后让我的秘书叫你起来。」

·「路上太堵,怕赶不上。」

·「我派车接你。」

偶尔被媒体逮到,张小龙的回答始终是:「我不需要,我不需要华彩的生活」。 以此为借口游走在镜头之外的他,畅意自由。从另一个方面看,他不说话,似乎也有其理由。早年间,张小龙删掉的「饭否」状态被众人挖出:

雷军还在用八一精神来工作,我比较难理解。

GOOGLE做WAVE的时候,我就应该把GOOGLE股票都卖掉的。他们不是人。

以一句话得罪一个公司的速度,张小龙站上演讲台不超过30分钟,应该就能将知名企业全念一遍。除此之外,他还混迹在天涯上扒帖子,偶尔分享一下观后感:

昨晚看天涯上女攻男受,惊悚啊!

贵为中国的产品经理界之神,如此接地气的网友式言论,实在有些让人觉得违和。


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马化腾对这位名声在外的程序员抱有厚望,腾讯创始人之一的曾李青开着他的保时捷跑车,从深圳一路飙到广州与他谈心。聊天的结果是张小龙获得了马化腾的特殊关照:不用去深圳总部报到,直接在广州办公,担任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主攻腾讯邮箱。

腾讯邮箱这个产品,当时连马化腾自己都嫌弃,在博大五年默默无闻的张小龙接过山芋,也想要一展所长。可是半年之后,答卷却被人嘲笑——他负责的腾讯邮箱,如耄耋老人般慢条斯理,但却营养过剩,体积硕大。

有人说,会发展成这个结果,是因为自由散漫惯了的张小龙不能适应腾讯内部激烈竞争的大环境,是一个人「对抗」所有人。

2006年初,张小龙指着迪拜Burj Al Arab的照片向团队宣布:「要做一个最好的邮箱, 七星级邮箱」。会场里没有掌声, 只传来零星嗤笑。

之后他彻底变了一个人。见天穿着短裤晃荡在这些程序员背后,一有错误立马指出。他推翻原有腾讯邮箱内核,要求程序员全部重新搭建,谁写的代码不符合「用户需求」,就当场盯着修改。半夜一颗烟接一颗烟,零星的火光,常明不灭。2年时间,张小龙的翻身仗终于成功,完成了自己的承诺。

我从没有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张小龙

「QQ邮箱的成功是张小龙在腾讯一次孤独的变形」——和菜头是张小龙在饭否上一起聊天侃地的朋友,熟人评价起他,常常出现「孤独」二字。实际上,张小龙成名后,为他列传的媒体,也总以「孤独」为主轴,构建他的过往。

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工科大学,孤独是他和室友的生活常态。周末没课时,他就一个人扛根鱼竿,提个水桶,坐在宿舍外的水塘边钓鱼。

沉默寡言的张小龙,经常是那个最被忽略的人。他们班当时总共33个人,只有3个女生,多年后,同学组织聚会,有一个女生还不认识张小龙。

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一个无业游民,靠临时给别人写程序为生

当年,中国的互联网世界一片荒凉,如今的互联网大佬们,都还是「无名小卒」。

李彦宏在美国硅谷给一家搜索公司Infoseek打工;马云在北京勤勤恳恳踩着自行车,挨家挨户上门推销黄页;刘强东在中关村租了个小柜台,扯起「京东多媒体」的旗号卖光盘和刻录机;「打工打烦了」的马化腾,借了朋友一间舞蹈室,创立腾讯。

此时,一款名为Foxmail的邮箱正在网络上风靡,俘获国内外众多用户,方正软件研发中心副主任周鸿祎也不例外。出于对开发者张小龙的满心崇拜,周鸿祎经人引荐,奔赴广州拜见。

第一次会面,周鸿祎推开门,看见一间装修简陋的小办公室挤满十几个人,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空气中烟雾缭绕。见到周鸿祎,张小龙掐灭手中香烟,起身略显局促地跟周鸿祎打招呼。此时,神坛上的伟人光环就差不多掉下来了。

两人熟识之后,周鸿祎去广州出差时就会找他,一起下馆子、淘影碟。在广州生活了多年的张小龙,略尽地主之谊,带周鸿祎四处走走逛逛,可是周鸿祎发现,张小龙既不会讲粤语,又不会砍价,钱不多还一直被人骗。

同样程序员出身的周鸿祎,见他如此落魄老实,不免心生同情,不厌其烦劝他「要在邮箱加上广告,要赚钱」。每到这时候,张小龙都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任由Kent香烟燃烧,许久才喃喃自语般回答:

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周鸿祎觉得,这人空有一身才华,却没商业头脑,是烂泥巴糊不上墙,慢慢就不再劝他。许多个日日夜夜,张小龙以烟灰与孤寂为伴敲着代码,一行,一万行,再到七万行……完成Foxmail。最后,甚至不惜辞去工作进行邮箱的日常维护,但生活却十分艰困。「穷」之一字,贯穿了他独自研发Foxmai的成名之路。

有天他照例打开邮箱,发现有人很专业地指出邮箱登录中的一个漏洞,还给出了解决方法,并说希望联系张小龙探讨技术问题,署名是金山软件CEO雷军。

接通雷军电话,刚打了招呼,那边问:「愿意将邮箱卖给金山吗?」喜讯从天而降,张小龙难抑激动:「15万」——他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想到能给妻儿更好的生活,不堪重负的张小龙对卖掉成名作毫不犹豫。

说白了,就是一个无业游民,靠临时给别人写程序为生……张小龙的朋友都觉得他可怜,认为这位在100多万台计算机屏幕上留下大名的人只是个悲剧人物。


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贫穷的张小龙和友人聊天也不甚畅快。张小龙对汽车爱得热烈,在美国,曾经因为舍不得第二天就要还租来的车,大半夜爬起来出门兜风。当他指着汽车杂志上的一辆越野车说「喜欢」的时候,朋友却面无表情地给他泼冷水:「这个理想有点远吧」。

因生计所困,张小龙去了北京,此时已是2000年。站在中关村车如流水的街头,他心底涌起莫名悲伤,就像他喜欢的许巍唱的那样:「在生存面前/那纯洁的理想/原来是那么脆弱不堪/你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你该去的方向」。

听闻他来了,北京「四大IT名记」之一的李学凌约他见面。在一个小茶馆,他告诉李学凌自己「身心俱疲」,想卖掉邮箱,还说:「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也许再过半年, 找不到合适的发展机会, 干脆去美国算了。」

在李学凌眼中,已经有百万用户的Foxmail简直是一座金矿,如今却要被创始人抛弃,便将此事写成故事,发表在自己供职的《电脑报》上。

2001年4月,一家名头唬人却并不知名的公司——博大国际互联网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张小龙成为博大首席技术官。在新闻发布会上,张小龙郁郁寡欢,几乎没有发言。

当晚,他写了一封信:

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得出它(Foxmail邮箱)的每一个细节……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很长一段时间,他陷在自己的失落情绪中无法自拔。

有钱了,张小龙买了一辆车,还有很多碟——迈克尔·杰克逊、崔健、许巍。他终于可以去神往已久的西藏,他把音量开到最大,一路听着崔健的嘶吼,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

但不久后,张小龙就发现自己变成一个「外包的」,本来就皮肤就黑的他坐在角落里,看起来更加阴郁。与张小龙素来交往密切的李学凌在南方周末上写了题为《博大,风大,雨大》的文章为张小龙叫冤,却依然没能让境况些许改变。

而张小龙入职博大后,一直波澜不起,最后甚至连博大也濒临倒闭。

不知他那个时候是否后悔——1994年的秋天辞去毕业后被分配的电信机关「铁饭碗」,奔赴广州,还两度辞职为梦想的那些决定。


那个穿拖鞋下围棋的美好时代没有了

如果把张小龙的不如意算一算:博大倒闭是一个、卖掉Foxmail是一个,他极少言起的童年时光应该也算一个。

他出生在湖南洞口县高沙镇。像极了中国大部分农村孩子,张小龙记忆中是水田里沉甸甸的水稻,粗糙土地上金黄的麦子,夏天烈日下大人们弯腰耕作的身影,还有贫穷、落后……总之,一切都乏善可陈。

张小龙从小就不善交际,只喜欢看书。跟大人走亲戚,伙伴们都去放鞭炮、躲猫猫,他拿本书,房门一关。有亲戚到他家,他顶多从房间探出头打声招呼,又关上房门。他表哥石绍祥说:「文静得像个妹子,与我们嗨不来。」

小学毕业,他被洞口县初中部选上,开始了六年的寄宿生活。从家到学校20公里,一路坑坑洼洼,坐农村大巴要颠簸40分钟,每两三个月需要挑米作伙食他才回一趟家。在学校时,他就靠武侠小说、打桌球、下围棋消遣周末时光。也正是那时,他学会了抽烟。

一抽几十年,时至今日,他最爱的混合型Kent香烟,大部分单价也不超过20元。

1987年,张小龙以超过重点本科线50多分考上华中工学院电信系,也就是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不过,并不是每一个学霸都有一段牛逼闪闪的学生生涯。

华科以「男子学校」著称,为了每个班的女生人数,还要开会讨论。张小龙和室友们放在如今,应该会被称为「屌丝」。他们显然放弃了追逐仅有的几个女生的渺小希望,穿着短裤和拖鞋在寝室打牌下围棋,或者去池塘边钓鱼。

但是,年近半百的张小龙也不得不感慨:那个穿拖鞋下围棋的美好时代没有了。

时光渐行渐远,那个穿着拖鞋骑自行车,奔向实验室的少年,最终定格成一幅黑白画,留在张小龙的回忆里。


哥做的不是产品,哥做的是发挥潜力的自由

张小龙虽然是程序员出身,却依然不能很好地使用腾讯内部的OA系统,经常用着用着,系统没事,他自己「崩溃了」。

哥做的不是产品,哥做的是发挥潜力的自由。

做产品,张小龙有他自己的要求。简历金光闪闪的求职者坐在他面前,敬仰地看着这位抽着Kent香烟的大佬,例行盘问一边所有技能后,如果符合要求,张小龙会悠悠然问一句:「你喜欢摇滚吗?」——这个时候,要格外注意。任何否定的回答,都会被张小龙挥挥手拒绝。

成名多年的张小龙办公室里有一张苹果的海报,这份名为「Think Different」的广告海报上,有四个人:马丁·路德·金、鲍勃·迪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史蒂夫·乔布斯。

今天又得罪了一大片同事,内疚。

[email protected]

盖饭特写工作室长期征集人物特写稿件。一经采用,依照稿件质量不同,将提供500—2000元/千字人民币的稿酬。

稿件请投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