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今年的6月19日,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周年纪念日。两年来,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坚持科学援藏、真情援藏,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学了什么?

对于所有援藏干部来说,哪怕是之前来过西藏,但几乎没有深入了解,西藏有别于内地,更有别于上海。而要完成好援藏任务,顺利开展工作,则需对当地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先知,后方可行。所以学习,被第八批援藏干部放在了首位。

中央治边稳藏战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治区和日喀则市开展的各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西藏风士人情、民族宗教文化、区情市情社情、藏语藏歌藏舞……这些是每位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不但要学,而且需更深层次的领会。“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两年来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两年来,全体援藏干部人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沪藏两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艰苦高原环境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在对口支援事业中建功立业、增长才干、实现价值,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国家意识、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对口援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在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与达赖集团作斗争和灾后重建、脱贫攻坚等工作中,自觉接受了最深刻的党性教育、最直接的国情教育、最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最严峻的反分裂斗争教育。

做了什么?

根据对口支援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2016-2018年,上海市共安排项目200余个,已开工或建成的已达140余个,合计投入资金10亿多元。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们在雪中推进工作

助力脱贫攻坚

日喀则人口众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的三大主战场之一。这两年的时间里,第八批援藏干部探索出了六大精准扶贫模式:配套扶贫、效益分红扶贫、创造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金融杠杆扶贫、教育医疗扶贫。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如定日小组在协格尔镇异地搬迁、灾后重建安居工程集中居住点,投资5300万建设15000平方米的特色农牧产品和手工艺品销售加工配套用房,惠及500户建档立卡户。江孜小组积极探索建立了援建资金、产业项目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培训中心,对建档立卡户进行蔬果种植技术培训;红河谷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已经在13个乡镇建成164座温室的蔬菜、食用菌和藏红花生产,带动了2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增收。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拓展创新“组团式”援藏

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是中央推进藏区卫生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决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需摸着石头过河。在两年的时间里,上海“组团式”医疗工作队和教育工作队,不断探索,聚焦重点任务,阶段性成果显著,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自治区领导的肯定。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再来看看 “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两年来,两批74名教师组团式接力援助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2017年,上海实验学校高考第一次实现100%上线,重点本科率和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新高,位居自治区第一;中考继续稳居自治区第一,7门学科中5门第一,1门第二;小学学业水平考试从原来的第36名跃居第5名,考入内地西藏班的学生数创历史新高。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为支持当地师资培养,开展沪藏学校“手拉手”友好结对,10余所上海学校与受援地学校结成“海峰教育合作联盟”,受援单位派出4批共40位干部和骨干教师到上海考察学习。借助上海市共康中学、各区县重点学校名师名课程资源,实现对日喀则市偏远县乡的经常性师生培训辅导。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上海援藏支持江孜县闵行中学、定日县措果乡小学、萨迦县中学、拉孜县中学、亚东县第一中学等十余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学楼、体育场和信息化设备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训师资队伍、奖励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编制爱国主义教材3万册、建设教育资源库,加强沪藏师生交流,帮助江孜县以自治区第二名的成绩通过国务院教育均衡化验收、亚东县中学率先通过自治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推动日喀则基层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助力日喀则提速发展

日喀则市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全国对口支援的包括上海市等四省市两央企,而在当地干部群众心中上海援藏的口碑一直很好,这与上海历批援藏干部人才的真情真心援藏密不可分。上海援藏干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体现骨干带动作用,积极为日喀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日喀则改革、发展、稳定献计献策。

下面从几个小案例来说说上海第八批援藏干部与日喀则市发展的关系。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珠峰开发开放试验区刚刚更名为日喀则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这是西藏的第一个试验区、也是海拔最高的开发区。以上海援藏干部为主体的筹委会团队,克服人员少、资金缺、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坚持规划为先、统筹建设、产业兴园、高效管理,扎实推进规划编制、征地拆迁、贷款融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经开区总规、控规及城市设计全面完成,土地一次性预征收工作顺利完成,征地补偿款兑现全部到村到户,开放大道等首期路网建设有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初显成效,登记入库投资意向企业近百家,涉及总投资近百亿元,投资项目涉及商贸物流、高新技术、能源开发、金融服务、旅游文化、加工制造、生活服务和医疗医药等10大类,首批入园企业500余亩土地出让手续正在抓紧办理,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申报工作稳步推进。

OFO共享单车首次进藏。在市城管委上海援藏干部的牵头协调下,在全区率先引进OFO共享单车4000多辆。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高原装配式建筑开花结果。在市住建局上海援藏干部的呼吁推进下,日喀则在全区率先完成高原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和技术体系研究,出台了西藏第一份发展推广高原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规划落地了全区第一个面积达750亩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并在全市7个县区试点建设装配式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深化沪藏两地交流交融。上海援藏干部牵头成功筹办第十四届珠峰文化旅游节及上海活动周,开创了日喀则市与对口支援省市联合办节的新模式。积极协调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于去年7月30日正式开通上海至日喀则的航线,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贸、旅游民航市场发展。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首次把藏戏带到乌镇戏剧节进行了展示。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爱心帮扶。54名上海援藏干部共与当地150余建档立卡户、600多贫困农牧民结对帮扶,并分别与两名当地大中专毕业生结对帮扶就业,市直援藏干部还主动结对助养儿童福利院20名孤儿。教育工作队投入70多万资金,推动援藏教师与在校孤儿、经济贫困生、学习后进生结对帮扶,受益藏族学生达1500余人;医疗工作队前往4000米以上高海拔乡镇开展义诊十余次,服务藏族同胞1000余人次。两年来,上海援藏干部人才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积极开展爱心帮扶社会捐赠等公益活动,累计为日喀则捐款捐物约4000万元。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还要做什么?

上海援藏前六批每批约50人,第七批69人,第八批116人,是上海援藏20余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批。进藏以来,援藏干部人才在身体、心理、工作等方面都面临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联络组提出要健康援藏、快乐援藏。既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同时在生活上热情关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凝聚力工程,引导援藏干部人才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通过开展西藏历史文化讲座论坛,每月为援藏干部集体庆生,组织高海拔县援藏干部人才定期到市区轮休,学说藏语、学唱藏歌、学跳藏舞,开展棋牌桌球等比赛,节假日集体考察藏民俗文化,周末集体看望福利院结对助养儿童等等,营造精诚团结、和谐友爱、一朝援藏、一生情谊的良好氛围,援藏团队的向心力、亲和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两年来,援藏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未来的一年时间,将是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的关键之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纷纷表示,将继承上海历届援藏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老西藏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扛责任、砥砺奋进,全力以赴完成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为实现日喀则的长足发展、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

本期执行主编:邹忠

「援藏两周年」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进藏两年,边学边干,收获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