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

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

文:薛之夏 图:源自网络

郑州的雪季已经过去,只留下了一个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

——小记

早年一位故友跟我讲过,未来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当时还十分不以为然,而今看来,此言得之。

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二十年有余,但任何时候我都不曾想过,有一天,我会与吉他这种高大上的法器产生不解之缘。

我是乡村土生土长的乡娃子,小的时候没听说过什么幼儿园,也不知道什么是学前教育,更不知道什么是兴趣爱好。在我的童年回忆里,没有琴棋书画,也没有说谈逗唱,充斥着记忆的只是捉迷藏、跳皮筋、过家家。童年之后,扑面而来的是别无选择的应试教育,都说上学是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谁说不是呢!于是,初中要为了考上县高中而奋斗,高中要为了考上好大学而拼搏,那么结果就是,我在最应该绽放的年华选择了埋头和平淡。如果我以现在的阅历和心态回到高中,不敢说我会荒废学业,但我一定敢爱敢恨、潇潇洒洒,少一些畏首畏尾怕挨骂,多一点随心所欲不逾矩。也许你听到有人大声喊,“放开那个女孩......”,没错,就是我喊的。

也许是基于这种大学以来的人生感悟,也许是羡慕师父的精湛琴艺,也许是想用吉他来平衡身上的刚野气息,也许是为了准备一场花前月下的浪漫约会......

我在16年12月中旬真正开启了我的吉他生涯,这次不是再像以前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学,也不会觉得疼了就停下来,这一次我定了决心。

乐理不通得学习,左手和弦需背记,右手节奏要练习,手指从光滑到生茧,真的是学什么都不容易。起初的半个月,尽管每天都几个小时的练习,但进步十分微小,这种心理上的折磨是很大的。我手机里的录音记录了我的成长经历,从刚开始的“53231323”,到接下来的《小星星》练习,再到后来的和弦分解练习、和弦分解弹唱,最后到扫弦、指弹,手指的茧子越来越厚,左手摁弦也越来越轻松,当然,我对吉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对于我的吉他之路,说不上荆棘遍地,但也不是康庄大道,但我不觉心酸。首先要感谢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我“师父”豪兴班长,面对我这样一个天资愚钝的初学者,他能耐心地给我讲解乐理,为我亲手指导,并不断给我以意见建议,如此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有这样的进步;第二个人是我的知心朋友们,感谢你们愿意一路分享我的进步,并一以贯之地鼓励我;第三个人是与我一同练习的琴友们,咱们在一起交流心得,相互勉励,偶尔配合弹唱一曲,单调的生活倒平添了几分趣味。因为有你们,我在吉他这条路上“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之前将微博的名字命为“薛之夏”,其实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寓意,但难免还是会让人误会。所以今天,我要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名字,“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

郑州的雪季已经过去,只留下了一个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是背着吉他的戎装少侠。从我的全世界路过,不必在乎,是过客,还是定格,只要此刻相伴,即可。

——后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