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寧此地古時蛇虎爲患,仙人爲百姓造福,後得此地名

興寧出過很多個傳說,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去過,它就是和山岩。

興寧此地古時蛇虎為患,仙人為百姓造福,後得此地名

據說,和山岩的傳說與兩個地方有關,一個為和山岩往東越過幾道山谷的南蛇坑,另一個為再往東的老虎塘。

明朝以前,和山一帶為荒山僻野,蓬蒿草萊之地。至明初(1368年)由中原轉徙福建的一部分客家人,逐漸東遷至興寧落戶。傳說當時在深林密草中的和山麻石巖深廣數丈,常有野獸出沒其間。有采樵的人發現巖中藏有大蛇和老虎。

經常是虎嘯則狂風大起,山下人家頗受其害。如果是大蛇吐水,就叫“出蛟”,洪水漂江,沖壞作物。人們只得向和山岩的蛇虎祈禱禳災。一天,有一個蓬頭赤腳的人進村,自稱是何仙人,要為這地方人民造福。只見他大步登山,在山頂高聲唸咒,手舞足蹈,霎時,狂風呼嘯,老虎躍出山岩,沿山頂往東走至第五個山谷即不見蹤影;與此同時,天降暴雨,巖中大南蛇也趁滂沱大雨之際,沿山脊蜿蜒到第三個山谷,也不見蹤影了。

後來,人們就叫第三個山谷為“南蛇坑”,稱第五個山谷為“老虎塘”了。空敞的山岩中逐漸被人安上神佛以奉祀禮拜。為了紀念這位伏虎降蛟的何仙人,人們又稱呼和山岩為“何仙岩”。至今還有人這麼稱呼。

興寧此地古時蛇虎為患,仙人為百姓造福,後得此地名

現今和山岩開發了集“和山古寺”、深達百米的“穿山洞”、祝王遊院、“文昌祠”古蹟和和山岩水庫,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是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種植的一個好去處。沒有去過的朋友可以去玩玩,和山古寺上有一座大型觀音像,據傳,此地的觀音非常靈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