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我不是藥神,願每個人都有活下去的希望。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電影《我不是藥神》

電影的故事並不複雜,由徐崢主演的中年落魄男子程勇正處於人生窘迫期,父親病重,離婚妻子要爭孩子的撫養權,而他僅僅只在上海灘開了一家無人問津的印度神油店。而就在這樣的時期,他遇到了由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想讓他從印度代購一種特效藥(也就是仿製藥),成本500元一盒,而國內卻要4萬多,呂受益開口說“我,等藥救命”才真正向我們展開了一個既殘酷又充滿希望的故事!

是電影也是現實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圖中為“藥俠”陸勇

2015年轟動一時的“陸勇事件”也就是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原型。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活著,為了找回屬於自己的健康,開啟了漫長的尋藥之旅。在這期間,前前後後的醫藥費就花了數十萬,即使這樣陸勇也想要繼續活著,他在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了很多跟他一樣的病友。2013年陸勇竟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之後千餘名白血病病友為其求情,法院最終“撤回訴訟”,還陸勇自由之身。陸勇當時被稱為“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對於當時身患白血病卻買不起正版藥的人們來說可能他就是“藥神”吧!

不是“神”而是人

當痛苦來臨時,無論是電影還是現實,我們都無法逃離。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電影中的人物,故事情節都會做一定的戲劇化處理,在電影表達上來說《我不是藥神》裡面的許多人物都不能算是清白的好人。生活的壓迫讓人變得扭曲,變得自私,就像徐崢扮演的程勇一樣為了謀生變得狡猾、暴躁、麻木,對他人的痛苦往往也是冷漠的。可是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感知痛苦的能力,當你感知到痛苦就能激發你心中那份惻隱之心,那就是人們最為良善的一面。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我不是救世主,我要賺錢”

當影片快要收尾時,程勇為了尋找藥物再次去到印度時,在一片煙霧中佛像被抬著與其擦身而過,看見佛像的那一刻才明白,能救人的,只有人。

爭議,只因我們都是人

影片上映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僅僅是因為電影的好壞,更多是題材——醫藥。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抗癌藥格列衛

不過,在我國有專利法的保護是不允許仿製與銷售的。所以,可怕的不是『病魔』而是『貧窮』,那些貧窮卻又有生的需求的人,只能選擇購買通過夾帶鋌而走險帶來的藥物了,這就是現實你認同也好,不認同也罷……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四、五百能救一條命,你救嗎?我不是藥神,我只是想救人

評論截圖圖片

一部好的電影可能不僅僅只是展現人間的殘忍,而是在這之中讓人們看到善意與希望。現實的1000餘名的白血病患者為陸勇的請求,電影中目送程勇離開摘下口罩的患者,都是人們在表達著善意。

陸勇曾說過:我始終敬畏法律,感恩於時代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